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他精通十几种语言,荣获13个博士学位,文化素养非常人可比。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留着清朝的长辫子,身穿长衫,与当时追求自由与新思想的社会格格不入。

1917年,他应蔡元培之邀来到北京大学讲学,初登讲台,头上的辫子和传统装束让年轻的学子们哄堂大笑。

面对嘲讽,他不怒反笑,说:“我头上的辫子有形,但你们心里的辫子无形。”

这种幽默反击让大家哑口无言,而他的深厚学识更让学生们折服。

他不仅比肩泰戈尔,还对嘲笑他的外国人不屑一顾。

这位神秘的学者究竟是谁?他为何敢如此与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辜鸿铭的语言天赋,机智的反击

1857年,马来西亚一个小孩故呱呱坠地,这个人就是辜鸿铭。

他的父亲是一个福建人跑这里经商,母亲却是个葡萄牙裔的女人。

他从小就在这个多元文化家庭里长大,每天听着父亲说着闽南话、马来语,母亲则用流利的英语和葡萄牙语跟他说话。

他们家里的仆人也来自不同的地方,语言更是五花八门。

这种环境让辜鸿铭耳濡目染,才四五岁的时候,他就能用几种语言交流。

到了10岁那年,辜鸿铭的留学之旅正式开始。

那个时候,他还留着传统的辫子,穿着清朝的服饰,前往英国。

对于年纪还小的他来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既令人兴奋,也充满了未知的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他适应得很快,到了英国不久,他就融入了寄宿学校的生活。

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英语,还开始接触法语和德语。

英国的生活让他视野大开,而他学起这些语言来也特别轻松,就像学走路一样自然。

他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完成了文学硕士的学习,年纪轻轻就已经掌握了多种语言。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出国留学的还很少,像辜鸿铭这样,不仅留学,还能把欧洲的几种语言学得这么好,真的是少见。

他的语言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能够说这些语言上,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些语言背后文化的理解。

辜鸿铭能够把莎士比亚、歌德的作品读得津津有味,还能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写诗,完全超越了普通人的语言学习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英国的时候,他还遇到了不少嘲笑他的人。

19世纪末,西方人对中国人有很深的偏见,特别是看到辜鸿铭的辫子和传统服饰,总是认为他是个“老土”,不可能懂得西方的文化和语言。

可辜鸿铭并不在意这些,他甚至觉得这些嘲笑挺可笑的。

有一次,他在伦敦的公交车上拿着报纸看,几名英国人看到他装扮奇怪,便开始对他指指点点,笑话他看不懂英文。

结果辜鸿铭没有生气,反而把报纸倒过来,然后用流利的伦敦腔读了起来,还故意说:“你们的字母太简单了,倒着看更有意思。”

这一下,嘲笑他的人顿时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正是因为他在英国的这些经历,让他逐渐意识到,掌握语言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为了展示文化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看得很清楚,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傲慢和误解,而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些人证明中国人不比他们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辜鸿铭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20世纪初,正值中国内忧外患,清朝政府软弱无能,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社会上“崇洋媚外”的情绪日益高涨。

不少中国人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先进的,中国的文化已经落伍。

然而,辜鸿铭有着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见解。

他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并没有过时,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西方更为深邃。

在他看来,西方的文明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远不如中国文化。

比如,他曾经与英国作家毛姆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对话。

当时毛姆访问中国,得知辜鸿铭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后,便急切地想见到他。

然而,辜鸿铭却没有给毛姆好脸色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认为毛姆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仅仅是带着猎奇心态来看待东方。

两人的对话让毛姆意识到,辜鸿铭不仅仅是个懂得多种语言的学者,更是一个有着强烈文化自信的人。

这种文化自信也表现在他对西方世界的深刻洞察上。

辜鸿铭深知,西方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科技和军事上,还有他们对外文化的侵蚀性。

他在德国留学时,曾遇到过一位自称“文明传播者”的西方学者,这位学者自负地告诉他,西方文化迟早会统治全世界。

而辜鸿铭的回应则简洁有力:“你们所谓的文明,顶多只是表面上的浮华,而真正持久的力量,是我们中国的精神。”

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从未动摇,甚至在面对西方世界时愈发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播基督教。

面对这种西方思想的渗透,辜鸿铭用流利的英文翻译儒家经典《论语》《中庸》《大学》。

还在书中加上西方文学巨匠的注释,让这些经典在西方读者眼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这种对比和渗透,他希望西方人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不仅仅是通过表面的接触进行片面的理解。

不仅是在这些层面,辜鸿铭对中华文化的坚持也影响了无数中国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讲学

1917年,辜鸿铭受蔡元培之邀,来到北京大学任教。

他的穿着仍然是长袍马褂,头上留着一条辫子,完全是清朝遗留下来的装扮。

这让北大的学生们感到极不理解,他们认为这样一个“封建残余”的形象不该出现在北大这样开放进步的校园里。

因此,许多学生对辜鸿铭充满了质疑和嘲笑。

然而,辜鸿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外在装扮并不能掩盖他内在的学识和文化自信。

他在课堂上用极其地道的英文教授英国文学,不仅引用莎士比亚的经典段落,还能随口引用歌德的诗句,甚至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原著都信手拈来。

学生们原本的不满和偏见,在他渊博的学识面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尊敬与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辜鸿铭还曾在课堂上对那些嘲笑他辫子的学生说:“你们笑我头上的辫子有形,但你们心里的辫子无形。”

他认为,现代社会追求西方的表面文明,却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理解,内心的“辫子”才是对真正文化认知的束缚。

这一番话让学生们陷入了深思,也成为了北大校园中流传的名言。

通过他在北大的教学,辜鸿铭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自信的理念。

他希望这些新青年不要盲目崇拜西方文明,而是要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可以说,辜鸿铭并不排斥西方文化,但他坚信中国的智慧不应该被轻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中西文化的对话与融合,用他那独特的文化自信抵抗了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

正如他自己所说:“文化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传递智慧的。”

参考资料

弦歌断,风流绝”系列 || 辜鸿铭的辫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