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 言

地名,真实的情感;地名,幸福的期盼;地名,难以言尽的故事;地名,传承千年的神话;地名,储存着珍贵文化基因,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当地的历史,地名实在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撰写地名故事,也是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略)

一进文斗, 只要和那里的人聊起文斗这个地名,他们都无不流露出一种自豪的神情, 说道:“文斗、文斗,广出贤儒,文光射斗”。原来,这个地方以前并不叫“文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斗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西南边陲,距利川市城区91公里,它东邻利川市忠路镇,南接湖北省咸丰县的活龙乡、重庆市黔江县的黄溪乡、西依重庆市彭水县的连湖乡,北靠重庆市石柱县的马武乡,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川鄂门户”之称,系鄂渝两省市的五县交汇之地。据《利川县志·地市》记载,文斗“一日岩门头场,十一保,又名乐义场,县西南两百里,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设。”集镇上原有禹王宫、关帝庙、文庙、玄武祠等古建筑,后两次遭焚,现只遗址尚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斗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地势高低悬殊,素有“甑子高山在下雪,官渡司河过六月,莫道时令秋已过,艾地坝上仍炎热”的民谣广为流传。到文斗赶集的人绝大多数都要越深壑,上陡坡才能到达。当人们爬到岩门头时,大部分都已气喘吁吁,精疲力尽。由于人们忙着做生意,虽然很累,也顾不上休息,还得要硬着头皮撑下去做买卖,边忙碌边休息,长此以往,人们都感觉到文斗赶场很累,很闷头,于是,便借“岩门头场”的谐音把它叫网(men)头场。久而久之这个地方方就得了一个闷头场的俗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斗古属巴国禀君地,元属夔州路总管府施州清江县忠路吐司,明末清初仍袭旧制,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属施南府利川怀德里。 随着岁月的延伸,时间来到了嘉庆元年( 1796年)。闷头场出了个拔贡贺伯厚,人称贺拔贡,他在岩门头建了一个魁星阁,用于藏书和文贤们交流聊天,拿现在的话说叫文友聚会,在他们的聚会中,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天南地北,春夏秋冬,无所不谈,兴尽方散。贺拔贡学识渊博,身强体健,诙谐健谈,因此到魁星阁赏景聊天的文贤甚多,如文斗当时的贤土柯宇英就是其中之一。一天,几个常到的文贤都到了,贺拔贡猛然间提出了一个问题: “哎,诸位,我昨晚突然想到我们这个闷头场的名字有些不妥,不知大家意下如何?”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家都来了劲,有的说“闷头场左有青龙(青龙嘴)腾飞,右有白虎(猫猫眼睛)掌座,后有朱雀(黄莺岩)高歌,前有玄武(玄武祠)引航,怎么就闷了头了呢?”有的说“在闷头场远眺,咸丰、黔江、彭水、石柱等县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群山璀璨,江水滔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可惜这地名太俗太土,有伤风雅,应该重新冠名。”正当大家你言我一语的时候, 柯宇英发言了,他说:“我也十分赞同此议,贺老兄提出这个问题,想必早已成竹在胸,愿闻其详。”贺拔贡“嗯”了一声,不慌不忙地说:“ 我们在魁星阁商议给闷头场重新冠名的事,一要体现文采,要崇文,二要表达我们对后人寄予多出文贤的厚望,希望这里多出文才,礼仪天下,因此我考虑不妨借王勃《滕王阁序》中‘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典故,取‘文光射斗,之意,把闷头场叫文斗,不知诸公意下如何?”众文贤都觉得拔贡此议境界甚高,立意清新,一致赞同将闷头场改名为文斗。在兴奋之余,柯宇英欣然命笔,写了“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张贴于魁星阁外壁。从此,闷头场叫文斗就在一定的范围传开了。1932年,利川建南张尧余调任文斗七区区长,他也觉得闷头场之名不妥,于是便根据先贤们的意愿以文斗为名正式书面申报文斗为利川县七区区府。现在文斗之名传遍周边各县市,至于它原来叫“闷头场”,人们反而很少提及了。

来源:利川民政

编辑|胡 丽 审核|程庆伟

抖音团购网红经纪|社会服务|智慧教育
商务合作 135977956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