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吴秀才

沙白女士的事情,我也跟风写一篇,

我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网络上的那些守旧的思维,譬如抨击沙白只是一个不遵从医嘱的任性自私者的,也不反驳,因为每个人对死亡的角度不同。‍‍‍‍‍

有的人对生死的执念很深,因为毕竟几千年的教育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写,是因为身边有着太多“活着却心已经死掉”的朋友存在。就拿我的好友M来说,在他经济最困顿的那个时候,父亲生病,他因为情绪也好,各方的逼仄,最终没能救回父亲,即便现在生活有了起色,也依旧活在煎熬之中。尤其是身边的亲属会有着一些言语上不太礼貌的那些,譬如当年不是你那么作,你老爹怎么会死之类的。‍‍‍‍‍‍‍‍

沙白的事情昨晚我看女记者的文章,接着便转发给了朋友,尽管我昨天也是需要安慰的时候,但还是与M聊了很久,说得自多的是,即便当年你有着经济能力,就老人顺利做了手术,那么活着的话未尝不是一种痛苦,因为那个病很明显的是受罪的大病。‍‍‍‍‍‍‍‍‍‍‍‍‍‍‍‍‍‍

这样的例子,不仅仅是M,去年我分享的一位算是我至交,也算是亲人的那种朋友,父亲突然脑溢血,在那个晚上我也是发了很多的友圈咨询医生,但等到朋友从上海赶回去,医院已经无法挽救了。在那一段时间,朋友的心也算是随着父亲的去世而消亡了,整日自责不该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吵了一架,不该不给父亲的电话置顶自己的,因为她的父亲在突发的时候拨打了一个邻居的电话,随机拨打的那种,但在凌晨,不知情的邻居挂断了那通可以救命的电话。而这些种种生前不在意的细节,等到人没了之后,都成为了刺痛活着的人内疚的根本。‍‍‍‍‍‍‍‍‍‍‍‍‍‍‍‍‍‍‍‍‍‍‍‍‍‍

在网络上,也有人看到沙白的事情之后,忽然就放下了。因为自己的妹妹也有着和沙白一样的经历,一样的红斑狼疮患者,而作为姐姐的自己却因为妹妹的死亡而内疚半生。现在看到沙白的事情之后,她和老公深夜聊天,说:或许大师说得对,妹妹是因为我们为她积了福所以她离开了。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或许我们这一次把她救回来了,可是,代价是她必须去过那种没有质量的生活,她每天要透析,脑损伤,生活不能自理,活得很痛苦。。。或许,离开也不是一件坏事,对不对?‍‍‍‍‍‍

在她帖子的评论区,是她朋友的留言,‍‍

“是的,我早就想这样劝你了,但怕不妥,一直没说。因为妹妹后来也蛮严重的了,如救回来,有后遗症受病痛的折磨过没有质量的生活,所有的人都蛮痛苦的,所以这样体面的离开,也是你们的福报,但确实一下接受不了,蛮心疼的。”

也就是说,沙白的死亡让人们面对死亡,不再讳莫如深。让活着的人,少部分煎熬着的人,能够在沙白从容面对死亡的态度下得以解脱。‍‍‍‍‍‍‍‍‍‍‍‍‍‍‍

抛开这个死亡的概念,‍‍‍‍‍‍‍‍‍‍‍‍

沙白的事情之所以在网上引发探讨,还有着一定的社会元素。‍‍‍‍‍‍‍‍

即,面对病痛,尤其是大病,其实国人的应对能力太差太差了,现实是大多数的家庭是没有应对大病风险能力的,而面对生病的家人,死亡的讳莫如深,其实稍微有着道德情操的人,都是活着的煎熬。一方面是面对亲人的病痛,一方面是自己生活的逼仄。‍‍‍‍‍‍‍‍‍‍

一场大病毁掉的可能便是一个中产家庭的未来。

而沙白的故事便是在这样的轻松中,让很多的人产生了一丝丝这压抑气息下的片刻舒缓。‍‍

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是没有着沙白这样的经济也好,态度也好,而是满目狼藉,面对这样的病痛,甚至可以说,连潇洒活一把的机会都没有。也所以,沙白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例,大多的人,是没有选择机会的。起码的一点是,甚至买一张去瑞士安乐死的门票都没有资格的。‍‍‍‍‍‍‍‍‍‍‍‍‍‍‍‍‍‍‍‍‍‍‍

也所以对于生命负责也好,任性也罢,其实没必要讨论。

我个人对于死亡的看法,很多年前便于亲属讲过,生病了,啥的,一旦发生,顺遂即可。人生这几十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其实是很快的事情,而这个行进的过程,中途即便抛锚,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是的,生命,也不过是一场运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