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的父母都想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培养孩子,去把孩子培育成才。不过,太多的父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么做是为你好”,而所谓的“为你好”用的不过就是陈旧的经验,来指导今天的孩子,方法简单粗暴,糟糕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成功把孩子“养毁”。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时的希望,就是他能幸福健康过一生。但在内卷的裹挟下,不得已加入“军备竞赛”,失去了教育的初心。

在一个心焦气躁、人人抢跑的时代,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有幸福力的人?大家迫切想要一个答案。

今年春节,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的一段发言上了热搜,他说:“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没有教孩子怎么去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时候竞争激烈、学业繁重,好不容易冲出重围,走上职场,很难听到谁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多出于生存和责任,抱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

这样的环境下,想培养孩子的幸福力,不仅事关教育技巧,更多是父母需要建立稳定内核。

是的,孩子成为幸福的人,快乐的人,热爱生活的人,答案就是父母的稳定内核。

他们不会随环境变化而乱了心神;也不会因为“别人家孩子”的优秀,质疑孩子的节奏;面对干扰,他们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我采访了两位学霸的妈妈。

其中一位的孩子进了耶鲁大学,另一位的孩子刚毕业就拿到了年薪40w+华尔街工作的offer,是美金哦。

两个孩子从小就省心,一个为啃下托福,暑假缠着老师给他背单词,不背完不让走;另一位钻研游戏,写上万字的攻略,古早贴吧传奇一枚。

总之,生到这样的孩子,做梦都会笑醒。

跟两位妈妈聊了聊,我感慨:果然没有无缘无故的学霸,别人家妈妈的境界,真的不一样。

她们的内核都很稳定,说白了就是不会计较一时得失,她们对孩子有基本认知,只要不偏离正轨太多,一切尽在掌握。当情绪袭来不乱心神,不会迁怒孩子。

“有天下班我心情很糟糕,回家跟孩子打个招呼,就回房间默默消化负面,不会因为孩子这时候打游戏就暴跳如雷。”其中一位妈妈说。

另一位妈妈说,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稳定的内核,也曾慌乱和焦虑。后来她去学了心理学,不断自省和归纳,逐渐领悟出来。

当家长放下了浮躁的心,孩子的自我就会发展起来,很多教育的问题则迎刃而解。

父母如何修炼出稳定的内核?

5年前,蓝橡树制作了「教育日历」,很多粉丝从第一本就开始购买,连续5年每天学习一点点,有启发、有疗愈、有共鸣的句子,收获越来越稳定的内核。

有一位家长跟我说:

“从孩子刚入学,到现在进入青春期,教育日历给我很多情绪价值。许多低落的日子,许多自我怀疑的时刻,多亏有蓝橡树教育日历每天陪伴,缓解了我的焦虑,让我相信孩子,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正是读者们的鼓励,支持我们继续把这件微小的工作进行下来。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蓝橡树「教育日历」陪伴你们走过的第六个年头。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5

预售开启

父母稳住内核,孩子就能稳住人生

(点击图片,开始选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个教育话题

从根源上理清思路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意思是: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另外90%则是由你对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想想和青春期孩子的斗争场景吧!闺蜜的女儿7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只有66分,她那天因为工作原因心情也不太好,就把女儿大骂一顿。

女儿成绩滑坡自己也不好受,本来以为能得到妈妈的安慰,却没想火上浇油,也奋起反抗。从那天起,跟妈妈的关系就出现裂痕。

闺蜜事后后悔不迭,跟我说:“那次月考班上只有十几个人及格,题目太难了。好像从那次争吵后,女儿有什么心里话都不跟我讲了。”

每一件小事中,父母如何应对、处理、沟通,构成了家庭教育的全部。

在2025年的教育日历中,我们精选出青春期、性别教育、友情、健康生活等12个话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洞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既有脑科学的原理、也有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认知科学的发现。用这些专业知识去武装大脑,成为内核更坚定的父母。

碎片化的学习到底好不好?如果你有时间、精力,当然是阅读书籍收获更大,但如果受限于客观原因,那么每天一点点学习,依然有启发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图片,开始选购)

比如,很多父母忧心青春期的孩子追星的问题,担心会影响学习。当孩子说,周末想去参加一场漫展,父母却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一些你难以理解的兴趣?

在5月「青春期攻略」专题中,5月14日的内容是这样的——

12~18岁的青少年正在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动,他们急于摆脱“父权”的管束,追求自我认同和精神上的独立,但又无法在生活里真正实现,于是通过偶像崇拜的方式来“代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说来,你是不是就能以平常心去看待「追星」这件事了呢?

再比如,低龄段孩子的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问题,想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大部分父母的殷切期待。给他们上更多补习班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呢?

在2月「激发自驱力」专题中,2月2日的内容是这样的——

要想唤醒孩子的大脑,就要少灌输知识,多提问题,诱导孩子主动去探索,因而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只有在孩子主动学习时才会被点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没有?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比起给他们上更多的课程,灌输更多的知识,不如用提问的方式,启发他们思考,激活孩子的大脑。

把培训班的时间空出来与孩子进行对话,有趣的饭桌话题比培训班更有效。

此外,很多父母困扰的是,如何让孩子拥有超强自控力,能自觉去学习,高效完成作业?在7月「高效学习」的主题中,7月21日的内容揭露了自控力的关键——

虽然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养成,就变成所谓的“瘾”,不做就难受,做了反而会感到开心和释然。

我们常说要养成好习惯,却并不清楚背后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12个月过去,在365天的陪伴下,渐渐建立稳定的内核,直面孩子成长带来的各种挑战。

每天一个教育理念

通俗易懂,轻松掌握

越来越觉得,父母的认知高度,决定孩子人生的高度。在有高度之前,你得先有认知。

蓝橡树教育日历坚持6年的初心,就是帮中国家长找回教育常识,把「送分题」答对。

比如:

  • 为什么现在抑郁的孩子那么多,当孩子说“活着没劲”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 让孩子精力充沛、轻松不累的高效学习法真的存在吗?

  • 在人工智能时代,什么职业能让孩子不被淘汰?

  • 最初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但让身体健康的科学方式我们真的了解吗?

6月的主题,我们就围绕着「心理健康」展开,关注抑郁、焦虑、空心病等当代孩子的共同困境,以及当孩子表现得「丧丧」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6月22日的内容中,我们提醒电子产品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当原本用于户外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时间,都投入在虚拟世界时,孩子与真实世界的连接远远不够,而缺失“真实感”心灵,就是抑郁的温床——

电子产品正在偷走他们的时间,正在一点一点地吞噬他们的生命。他们在电子屏幕前度过的每个小时,本应该在户外撒欢,和同龄人交往,观察周围的一切并从中学习;这都是同真实世界的交流,它们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及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科学角度来说,多快好省的学习方式真实存在。7月的主题是「高效学习」,我们提到了「费曼学习法」、「狮子记忆法」、「拖延症」等话题,言简意赅地展开。

7月2日的内容是:

清晨在阳光下的读书学习,远比困在房间里,效果更好。比起“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科学练习”。劳逸结合,才是赢得马拉松长跑的关键。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很多职业会消失,变化远超我们的想象。从事自己的热爱的工作,从爱好到职业,去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

11月21日的内容是——

爱好往往不能成为职业,但以爱好为线索找到兴趣特质,我们便可以探讨如何匹配到符合兴趣特质的职业,或者在现有工作中更好发挥特质重的闪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教育的难度在于,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庭也都不一样。你很难照抄别人成功的经验,只能将这些理念内化,运用起来才能如鱼得水。

待办事项 每日小结

得心应手的每一天

蓝橡树教育日历,除了让你日有所思之外,也可以成为你得力的生活助手。

今年的日历延续去年备受好评的「备忘录」「小结」功能。在设计上大气简约并存。我们坚持多功能、可持续的经典实用、多场景使用路线,送人也非常体面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可以将每日工作、迸发灵感、纪念日记录在上面。帮助你养成梳理思路、存档工作、完成计划的好习惯,记录每一天。

写一写、做一做,配合蓝橡树少年日历,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每一天,让亲子时光变得更有意义,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是需要仪式感的动物,每日一撕,开启全新的一天。

养育孩子路上

有蓝橡树的陪伴

陪伴孩子成长,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有幸福感的人,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过程中有波折,也有惊喜。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内核稳定的大人,就像储殷教授说的:“父母把自己过好,比什么说教都重要。”

提升自己的认知,建立稳定的内容,让蓝橡树教育日历2025,继续陪伴你走过新的一年。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5

开售预售

父母稳住内核,孩子就能稳住人生

(点击图片,开始选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