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0日至22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的专家教授,对位于沂蒙山腹地的东安古城及周边遗迹进行了现场考察,听取了相关单位的汇报,经充分讨论,专家组形成一致意见,确认位于沂源县东里镇的东安古城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3000多年城建史的重要遗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次论证会上,专家们初步确定“东安古城是春秋时期纪国的浮来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定“东安古城是春秋时期纪国的浮来邑”, 意味着位于今天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的东安古城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古浮来”,意义重大。“浮来”之名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鲁隐公和莒国人有一次著名的会盟,会盟地点就是“浮来”。《春秋隐公八年》记载:公及莒人盟于浮来。鲁隐公八年,是公元前715年,辛卯日据推算为(九月)二十五日。

今天东安古城及周边,已经没有“浮来”的地名,但在山东日照莒县,尚有“浮来山”的山名。莒县浮来山如今是AAAA级景区,山上有一棵树龄4000余年的古银杏,历经20个朝代,被人们称作“活化石”。盛传于世的说法是:莒鲁两国国君会盟,就在浮来山这棵古银杏树下。如今古银杏树下,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书法家武中奇1979年重游浮来时所书。

其实,从史料记载来看,莒县的“浮来山”得名要比今沂源县东里镇东安古城的“浮来邑”称谓,晚了整整两千年。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任相宏考证,今天莒县的浮来山,最初名为浮丘山,浮丘山被称作浮来山,最早出于元代于钦(1283~1333)所著《齐乘》一书。

于钦是元代地理学家,他曾官至中书省兵部侍郎,奉命赈济山东,为益都田赋总管,所著《齐乘》,是山东现存最早的方志。《齐乘浮来山》载:莒州西三十里,春秋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即此也。俗讹作浮丘山,山半有莒子陵,又东南马鬐山,又东屋漏山,浮来之北则洛山,黄华水发源于此,合浮来众水潴为莒之西湖,湖西复有定林山,山有定林寺亦名剎也。

于钦生活的年代距鲁莒会盟已经过去了2000年,其据何称莒县浮丘山为浮来山,并认为鲁莒会盟在此,不得而知。但这成为莒县浮丘山改名浮来山的渊源。

于钦此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就被学者叶圭绶否定。叶圭绶所著《续山东考古录》指出,“莒州之浮丘并非浮来”。《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沂水县》载:“周,纪浮来邑,一作包来,作邳来。浮来邑在县西北八十里,《春秋》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公(羊)》《谷(梁)》作包来……《沂水县志》有浮来山,《隋志》名松山,今名闵公山。《齐乘》以莒州南之浮丘山,当之非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圭绶在《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沂水县》说“浮来邑在县西北八十里”,“县”指沂水县城,“西北八十里”,正好是今天东安古城所在地。

叶圭绶的说法,其来有自,可以上溯到魏晋时期的军事家、经学家杜预(222年-285年)的判断。杜预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春秋隐公八年》鲁莒盟会“公及莒人盟于浮来”的记载作注曰:“莒人,微者,不嫌敌公侯,故直称公,例在僖二十九年。浮来,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杜预的注释,比元代于钦《齐乘》的鲁莒会盟“莒县说”早了1000余年。除了杜预,南朝宋时期的范晔(398年-445年)编撰《后汉书郡国志第二十一》中亦载:“东莞有郓亭,有邳乡,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

任相宏教授根据清代《沂水县志》和实地调查确定:邳乡,是汉代邳乡县治所,位于今沂水县沙沟镇后朱雀村南,古城遗址尚存,但部分城墙早已被沭河洪水破坏仅剩部分墙体,所以当地称之为半壁城,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县之所在,时为沂水县城,而邳乡在其北,公来山又在邳乡西,那么春秋时的“浮来山”就应该在今天沂源东里镇东安古城东部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预将“浮来”明确为纪国的城邑,也提到了“公来山”—— “公来山”是鲁隐公来“浮来山”会盟之后产生的别名,意即鲁隐公来过的山,所以“公来山”就是春秋时的浮来山,这在后来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更明确的阐述。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66-527年)生活的年代比杜预又晚了200多年,但在其名著《水经注》中,关于鲁莒会盟地点浮来山,和杜预有相同的判断。

《水经注》在《卷二十五泗水、沂水、洙水》载:沂水又东南,螳蜋水入焉,水出鲁山,东南流,右注沂水。沂水又东径盖县故城南,东会连绵之水。水发连绵山,南流,径盖城东而南入沂。沂水又东径浮来之山,《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在邳乡西,故号曰邳来之间也。浮来之水注之。其水左控三川,右会甘水,而注于沂。沂水又南径爆山西,山有二峰,相去一里,双峦齐秀,圆峙若一。沂水又东南径东莞县故城西,与小沂水合。

任相宏认为,郦道元描述“沂水”这部分的文字对考证莒鲁会盟地点十分珍贵:首先,“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明确了鲁莒会盟的“浮来山”和“公来山”是同一座山;其次,说明从鲁莒公元前715年会盟,到郦道元生活的北魏时期,在1200年时间内,浮来山的名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鲁莒会盟之后增加了“公来山”的名称;其三,郦道元也认同杜预所注“邳乡西有公来山”,说明杜预去世后的200多年间,时人关于鲁莒会盟的地点认识,没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浮来山的得名,据说是因为此山为沂河与红水河所包围,沿河上溯而望之,有平地崛起之势,有水上浮来之感。山和城相依,浮来邑城的得名也根源于此。而且根据郦道元所述,可以判断今天东安古城东边的红水河即古浮来水。

《水经注》说浮来之水的特征是“左控三川,右会甘水而注于沂”,正好与今天红水河的特征一致。而且,《沂水县志》载:红水河“左会邵家峪水,大石头沟水,黄家峪水,右汇甘泉,即黑崖水,注入沂河”,和《水经注》的记载正好对应;邵家峪、大石头沟、黄家峪、黑崖水,这些地名现在都有;“邵家峪水,大石头沟水,黄家峪水”和《水经注》记载的三川合拍,均在与今东安村搭界的张家坡乡境内。由此,东安古城以东红水河,可以确定为“古浮来水”。

根据郦道元所述沂河流经地点,鲁莒会盟的地点只能在今天的沂源境内。《水经注》所言“爆山”就是今天沂水的跋山。跋山位于今沂水城西北12公里,有东西两峰,称东跋山、西跋山,东跋山海拔284米,西跋山海拔294米,两山面积差不多,均约1平方公里,这和《水经注》的“山有二峰,相去一里,双峦齐秀,圆峙若一” 的记载完全吻合。《水经注》这段文字说明,沂水在流经浮来山之后,才离开了今天的沂源东里镇,到达沂水县境内,鲁莒会盟的地点就在沂源境内,而不在沂水境内,更不可能到莒县——莒县属于沭河流域,沂河并不流经莒县。

根据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沂水县》所言,浮来山的名字是不断变换的,除了公来山,后又有松山、闵公山之说,因为据说闵子骞曾避季召隐居于此。民国时期,为防匪患,附近村民在此修筑“围子”墙,遂改称保安崮。1980年地名普查时,确认此山的标准地名为保安崮。从2700年前的浮来山到今之保安崮,虽数易其名,但一脉相承,名称沿革十分清楚。

2008年到2010年,任相宏教授多次到东安古城及周边进行专题调查。古城为“日字形”,小城面积5万平方米,大城面积34万平方米,城址利用自然山势和河道,三面绕河,四面环山。大城北面有宫殿遗址,小城内部有储粮窖穴。经对断崖剖面分析,发现了龙山、商末周初、春秋和战国的夯土城墙。从周朝分封、采邑之制来分析,东安古城的规模在春秋时期属于采邑等级无疑,而不可能属于村落一级。

任相宏还主持并对保安崮(春秋之浮来山)西边院峪的4座东周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院峪墓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东周,面积很广,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座东周古墓M2墓中有殉坑,葬具为一棺一椁,还出土了4件精美的水晶瑗,显示墓主人级别非常高,M2北侧的墓葬只会比M2更高,应当是大夫一级,与春秋时期采邑的规格相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历代学者的注释和东安古城考古发现分析,再加上旁边沂水县泉庄镇纪王崮出土了春秋时期国君级墓葬,沂源县东里镇东安古城一带基本可以确定为当时的浮来之邑都。

198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1911-1992)在其所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全图“齐鲁”部分,明确在沂源县东里镇东安古城附近标注:“浮来(包来)”,而处于沂水县城东南的莒县附近并无“浮来”的标注。

在本次论证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徐龙国、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华、任会斌,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暖等,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学院考古系教授任相宏一起论证,将史料记载和出土器物年代及出土位置等统筹甄别识断,进一步确定“东安古城是春秋时期纪国的浮来邑”,是对历代多位学者研究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