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卿心君悦
面对不利于自己的局势,个人究竟该如何破局?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权谋大剧中,对此难题给出了极具指导性的答案。
自“改稻为桑”的国策降临浙江,时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的胡宗宪,就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
若任由这项国策在浙江实行,那么事成之日,也就是浙江陷入大乱之时。到时外有倭寇,内有反民,他胡宗宪势必难逃一死。
可他想要抵制,又谈何容易?
多年来宫内开支无度,严党麾下的官员又贪墨横行,以致国库空虚。为了缓解国库空虚,这才诞生了这种带有“剜肉补疮”性质的国策。
也就是说,以当时国库亏空的情况,“改稻为桑”一经通过,就已然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胡宗宪虽为封疆大吏,可若想以个人之力进行抵制,也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
既如此,胡宗宪会如何破局呢?
借力破局失败
随着嘉靖四十年御前财政会议结束,“改稻为桑”的国策落地浙江。
从表面上来看,这项国策似乎确有可行之处。
若真能将浙江一半的农田改为桑田,到时每年多产的二十万匹丝绸,无论是卖在内地,还是远销海外,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库空虚。
但问题是,好的国策,就一定能达成好的结果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要知道,落实国策的是各级官员,而“改稻为桑”中的一个“改”字!就能让以严世蕃为首的严党麾下,借机大肆敛财。
毕竟,在降低所改桑田应缴赋税的前提下,朝廷积极借粮,让百姓无后顾之忧的主动去改,是一种改法。
而逼迫百姓低价卖田,暗中授意浙江的丝绸大户去兼并土地,也是一种改法。
前一种改法,或许真能平稳地填补国库亏空。但严党想要推行的却是后者,而后者就会让浙江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胡宗宪自然不愿浙江在他任期内发生叛乱,从而使他受到牵连,遗骂名于后世。
可面对这种自上层而起的朝廷大势,胡宗宪也清楚凭他一人,根本毫无抗衡之力!
不积极推行,就是抗旨;逾期无法完成,又难逃被嘉靖追责;而若不按严世蕃的意图去落实,自会被严党麾下势力所掣肘。
就在胡宗宪左右为难之际,清流把谭纶派到了浙江。
胡宗宪这位老友的到来,让本就极为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起来。然而胡宗宪却从谭纶的身上,看到了些许破局的希望。
要知道,在当时的这一阶段,清流的主要矛盾就是跟严党的矛盾,其任务便是打着“为了江山社稷”的名义,扳倒严党取而代之。
因此,清流就有阻止严党推行“改稻为桑”的动机。
同时,清流的背后还站着未来的皇帝裕王,即便清流没有能力阻止“改稻为桑”所形成的大势,却有能力遏止严党想要趁机大肆敛财的趋势,让“改”的方法回归正途。
由此,才会有电视剧里的那段剧情——
在杭州知府马宁远率省里派给他的兵马去踏苗之时,戚继光却离奇地赶到,扬言要把兵带走。
见此,马宁远说道:
“戚继光,你的官兵可是部院调给我的,你没有权利带走。”
而戚继光却回道:
“我的兵,奉调要去打倭寇。”
注意!
派兵给马宁远的自然是郑泌昌与何茂才,否则,马宁远就会直接拿“胡部堂”的名号来呵退戚继光。而戚继光所奉的调令,却是谭纶所下。
但问题是,在浙江涉及到调动兵马的事宜,无论是郑何二人的命令,还是时任参军谭纶的调令,若没有胡宗宪的默许,都不可能落实下去。
而胡宗宪在暗中默许这两道截然相反的命令下发,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激化浙江百姓的民愤,然后借此上一道“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危国”的奏疏。
当然,胡宗宪并不指望他的这道疏能改变什么,但是这却能给清流提供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
只要清流抓住这次机会,在阻击严党的同时,间接为浙江的百姓说上几句话,未必不能阻断严党借机揽财的路,从而让浙江免去一场灾难。
只是可惜,即便胡宗宪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来当支点,但清流却没有抓住机会去撬动严党。
机会初显端倪
谭纶:“那我这次本不该来?”
胡宗宪:“你是不该来!”
谭纶:“看起来,还是他们知人。”
胡宗宪:“你说的是裕王身边那几个人吧,那就恕我直言,他们也不过高谈阔论,书生而已。”
胡宗宪想借清流来破局的打算破灭之后,对胡宗宪来说,谭纶于浙江的存在再无任何正向的意义。
然而胡宗宪并不知道,就在他借着“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危国”的上疏被驳回一事,来敲打谭纶之际,一场由人祸引发的天灾正在向浙江逼进:
严世藩:“郑泌昌、何茂才他们的信你写,告诉他们不要理胡宗宪,死活也就端午汛这一个机会了,先把那九个县淹了。”
那么,这场即将发生的“毁堤淹田”,又会给浙江的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而深处漩涡中心的胡宗宪,又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得到严世蕃的密令,郑泌昌、何茂才立马联系司礼监外派浙江的大太监杨金水商讨“毁堤淹田”的具体事宜。
之所以郑何二人要先联系杨金水,背后的原因有三点——
其一,杨金水份属司礼监,而司礼监又是嘉靖的代言机构,多了这一层干系,真有事发的那天,也能多层防御的屏障;
其二,“毁堤淹田”只是推行“改稻为桑”的手段,并非结果。若想让这项国策落地且能从中取利,就必须得靠杨金水所管辖的那些官商出钱购田。
其三,要想顺利毁掉新安江的九个堰口,有两个衙门是必须要提前通气的,其中就涉及到了杨金水的干儿子,时任河道监管的李玄。
几人一番商量过后,随后又叫来了必须要提前通气的另一个关键人物——胡宗宪一手提拔的下属,时任杭州知府兼新安江河道总管的马宁远。
原本,马宁远并不想背着胡宗宪办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可在杨金水三人打出严嵩、严世蕃的旗号,谎称这是在保护胡宗宪之后,最终马宁远勉强答应了此事。
注意!
千万不要认为,此时马宁远答应“毁堤”,是受了杨金水三人的欺骗,真相信“毁堤淹田”不仅不会被追责,还能帮胡宗宪完成“改稻为桑”。
相反,在这件事上却是马宁远“欺骗”了杨金水三人。
从马宁远答应“毁堤”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事后他难逃一死,而他之所以还要这么做,就是想“以身为子”,来助胡宗宪破局!
在那之前,若没发生胡宗宪不惜得罪严党和织造局,也要上疏“无田则失民,失民则为国”的事,马宁远或许真以为胡宗宪本意就是要推行“改稻为桑”,只不过是受了清流的掣肘,因此他才会去率兵踏苗。
可在胡宗宪上疏之后,后知后觉的马宁远才逐渐意识到了胡宗宪的所陷僵局——胡宗宪是被大势裹挟着不得不改,可真到改成的那天,浙江出了三十万反民,就是胡宗宪身死之日。
而正是马宁远这一次的选择,让胡宗宪看到了破局的又一个可能。
得益于胡宗宪当机立断的分洪,“毁堤淹田”最终并没有席卷浙江九个县,只淹了一个半县。
事发之后,马宁远主动向胡宗宪坦白。
起初,胡宗宪并不清楚马宁远此举的背后深意,见其一再扬言,称毁堤淹田是为了让他过关,替他分忧,恼怒的胡宗宪为此还狠狠抽了马宁远一记耳光。
直到胡宗宪一再追问背后指使,而马宁远却缓缓道出:
“您不要问了,问下去我大明朝立时便天下大乱了,部堂您担不起这个罪。堤不是毁的,是属下们去年没有修好,才酿成这场大灾。但愿淹了田以后,改稻为桑的国策能够实行,部堂您不再夹在里面为难,属下这颗人头赔了也值。”
胡宗宪这才从马宁远的话中,品出了此举暗含的别样深意——原来马宁远一再强调的“分忧”,是想牺牲自己来坐实严党和织造局“毁堤淹田”的罪名,以此来助他破局。
那么,胡宗宪手握马宁远用命换来的可以挟制严党以及织造局的“刀”,又将如何开始他的破局之路呢?
布局只为思退
得知马宁远的真实苦心,胡宗宪当即利用马宁远“以身为子”献上的刀,跟郑泌昌、何茂才二人谈起了条件。
只要郑何二人说服杨金水交出河道监管李玄伏法,顺带再联名上书“暂停浙江改稻为桑”,他就同意将这次的“毁堤淹田”定性为“河道失修”。
可在胡宗宪请下“王命旗牌”,以“河道失修”罪将涉案人员就地正法的那晚,杨金水在交出李玄之后,却联合郑何二人拒绝上那道疏。
见此,早有准备的胡宗宪立马故技重施,用逼迫郑何二人低头的方法,让马宁远再次现身。
由此才有了胡宗宪领衔上奏,杨金水三人联合署名的那道“浙江三年不改”的疏。
到此,问题出现了:
难道胡宗宪真把破局的希望,寄托在这道疏上了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道由浙江官员联名上奏“三年不改”的疏,真会在朝堂之上砸起巨大的水花,从而逼迫严党低头,嘉靖退步,允许浙江放缓改稻为桑的进度吗?
显而易见,根本毫无可能性。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已经提到了,因大明朝国库空虚,“改稻为桑”这项国策一经提出,就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大势。
面对这股朝廷大势,绝非封疆大吏联合属地主要官员发出相同的声音,就能与之抗衡的。
对此,胡宗宪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既如此,胡宗宪为何还非要上这道疏呢?尤其是胡宗宪为了逼迫杨金水署名,甚至不惜得罪杨金水背后的司礼监。
相信很多看过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人,心中都有这个疑惑。
其实,这就是胡宗宪所布的一个局,而这个局的目的就是要“思退”。
在收到新安江九个堰口同时决堤消息的那一刻,即便没有事后马宁远那含糊的暗示,胡宗宪也能分析出这场人祸是谁的手笔,又有哪些人的影子。
而这就是胡宗宪非要裹挟杨金水三人一同上疏的关键所在。
注意!
当这道疏一层层递上去后,内阁、司礼监乃至嘉靖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他们首先能得到的信息,就是郑泌昌、何茂才以及杨金水受到了胡宗宪的胁迫。
在这个基础上进而一想,就能意识到胡宗宪必然拿到了“毁堤淹田”的相关罪证,否则,杨金水三人绝不会妥协。
当他们想到这一层,自然就会疑惑胡宗宪此举的用意——到底真如奏疏上所说,浙江暂时无法推行改稻为桑,还是说胡宗宪还有其他的目的?
正因如此,嘉靖才会在看完这道疏后,才会说了这么一句:
“朕亦迷也。尔等不迷乎?”
嘉靖陷入“迷雾”会怎么办,出于谨慎起见,就只能招胡宗宪等人进京面谈,而这就是胡宗宪借上疏一事,想要达成的第一步。
而当胡宗宪面圣之后,只要表现出他并不想引爆“毁堤淹田”的态度,嘉靖自然就能解读出胡宗宪的真实意图——
原来,胡宗宪是在以此来表态,他宁愿得罪严党乃至司礼监,也不会继续推行“改稻为桑”。
正是因为嘉靖准确解读出了胡宗宪想要表达的信息,这才会在免去胡宗宪巡抚一职后,说道:
“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我们都勉为其难吧。”
言外之意,朕清楚你为何非要抵制改稻为桑,可是没办法,国库空虚如此只能暂且“剜肉补疮”。至于你不愿推行,那朕就换个人去推吧,你只要保证东南不乱就好。
至此,胡宗宪在自知大势不可挡的形势下,没有选择蚍蜉撼树,更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借马宁远以死提供的机会,成功跳出浙江“改稻为桑”的泥潭……
以上,就是胡宗宪在意识到凭借个人之力无法抵抗大势之时,所做出的选择。
这种选择的思路,正是内敛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就是剧中频频提到的“为官三思”。
所谓“三思”,只有意识到危险,才能躲开危险,就是“思危”;躲到他人注意不到你的地方,就叫“思退”;等退下来之后,再谋求改变,便是“思变”。
而这种极具人生大智慧的思维,绝不仅仅只适用于“官场”!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