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支付时代到来之后,你有多久没在路边看到乞丐了?所以,那些消失的乞丐都去哪了?

4S店恐怕有话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一场关于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的大型战役,拉满了弓弦,终于还是血腥开打了。

“网络乞丐又改成线下了?”

“白嫖还好意思发上网?”

“缺德事干多了,离报应就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刺耳的语言见血封喉,刀刀见骨。

也许,每天想尽法子抢外卖优惠券的我们,已然沦为他人的手下败将。“蹭吃大军”在各位毫不知情的时候,如蝗虫过境早已吃遍4S店的免费大餐,比你省下了一辆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网上,搜索“试驾蹭吃”、“试驾蹭车”,就能看到许多博主,将自己去4S店蹭饭的亲身经历,做成了“课件”,手把手教会更多人——如何分币不花的饱餐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驾的羊毛,你会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大,勇闯4S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挑战在4S店,看看能吃到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兜比脸干净的大学生来试驾》

所以,这些人教的试驾蹭吃,究竟是怎么操作?想了想,51君还是写出来,万一您家里的鱼翅鲍鱼吃腻了,也想去4S店吃点儿“清粥小菜”呢?

试驾蹭吃的实际门槛很低,只要18岁以上成年人+有驾照即可。但对脸皮的厚度,要求就比较高了。

时间建议:10:30左右到店→看车30分钟→试驾20分钟→谈价30分钟→4S店包饭。

为什么要10:30到店?因为据攻略表示11:40左右的菜色最齐全。不过,恐怕i人看到“谈价30分钟”,就已经全员放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各位以为,这些只是博主们为了博眼球搞出的噱头,那可能看完评论区,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就被彻底踹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斯拉上门试驾,我试着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再开回家,往返一共15公里,销售再开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对象月薪8k,居然带我去玛莎拉蒂那里看,赶上人家的饭点还蹭了一顿,还跟我说保时捷中心那里的饭菜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去试驾自己开到家楼下,然后让销售开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刚毕业口袋就剩700块钱,就去试驾911销售还邀请我去博饼,蹭了一顿茶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有人试驾蹭吃都总结出了攻略:“宝马管饭,深蓝管饭,极氪不管饭,理想不管饭。”

啊?为什么一个个的语气如此稀松平常,合着是真有不少人用行动在试驾蹭吃蹭车?讲真,一个敢于试驾蹭吃蹭车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不过像这种行为,反对与质疑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畸形的行为也值得称赞?这种行为只能说真恶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时代的羊毛党,搞这玩意的都是心穷的人,一辈子摆脱不了穷人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这脸,这帮白嫖车的人跟退货不退款的那帮人一样无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样的好政策,都能让这些爱贪小便宜的人玩坏。”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要说了, 4S店销售巴不得人去蹭吃蹭车好吧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于是,51君随机在评论区抽调了一些销售对于“蹭饭大军”究竟如何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4S店做过一个月销售,确实有试驾任务,而且如果中午去试驾不仅管饭,还有饮料水果和礼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蔚来干过,这些新能源车企都是这样。试驾积分待遇月底考核很重要,我们可希望你们试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车的,确实是这样。但你可以直接挑明说你的想法,反正东西是公司的。但你不能假装看车,会伤害我幼小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别来,拜托了。我得接待真正想买车的客户,想要礼品直说。这月能不能赚到钱就靠这几个周末。”

综上所述基本可知,某些车企4S店确实下达了试驾KPI。因此理论上,蹭饭蹭车的确ojbk。然而,销售对于蹭吃蹭车的欢迎态度,也并非始终绝对。

曾经有一名男子在15天内,试驾了奔驰20多次,一到饭点就出现,令当地某家4S店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无奈,最终销售团队只好下达了一个指令:不再主动接待这位男子,但也不直接驱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案例或许极端,但恰好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经济下行的一种典型心态的缩影。一些人虽然无力享受真正的高端服务,却渴望体验“上流生活”。

他们认为,只要不触犯法律,通过利用企业的服务漏洞,占些小便宜并无大碍。

站在企业的视角,过度强调“顾客就是上帝”,是否主动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如何在提供优质服务,与防范此类大肆利用规则的行为之间,寻求巧妙的平衡点?

享受优质服务是每一位消费者的权益。但凡事无非讲求一个“度”,在适度范围内,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为前提的享受服务。

过度占用车企资源,看似只是损害了一点车企利益,吃又吃不垮这些公司。但从长远看,势必将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最终受伤的是更大的消费群体。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官方网站

www.51qc.com

18750019420 林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