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保城地灯戏

保城地灯戏是流行于四川东北部地区古老的汉族歌舞小戏。它生长于民间,反映民间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喜闻乐见于山乡民众中,故又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灯戏是民间的一种庆仪活动,是从傩戏的“跳加官”“端公跳坛神”的表演形式演化而来的。地灯在明代嘉靖年间就传入南部县,灯班由一人到六十余人组成,分“正灯”“地灯”“浪浪灯”三类,表演时唱多白少,载歌载舞,风趣诙谐,风格独特。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而且也细腻温柔。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出时用锣鼓、二胡、唢呐伴奏,曲调多数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等。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深受群众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家坪地灯戏在傩戏中的“跳加官”“端公跳坛”的基础上,综合了花灯的一些技能和特点,表面看起来跟花灯差不多,而实质是有区别的。花灯以灯为主,人数多,选择的场地比较大,而地灯一人到十人都可以表演,并不是以灯为主,表演时不分地点大小、白天黑夜都可以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家坪地灯由清代传入,宋家坪地灯演出的剧目有《灯官审灯》《借鸡》《回门》《请长年》《借亲配》《太平年》《丈母娘上轿》《包公照镜子》等40余个,至今活跃在升钟、大坪一带的乡村,农民自编自演,农闲时走村串户,在农舍院坝即可演出,深受广大村民的喜欢。宋家坪地灯现列入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