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吃肥肠的人,不要错过金堂。

——今天的编辑 门牙

之前写金堂(回顾戳:)的时候,“肥肠”成了留言区蛐蛐的高频词——

“肥肠粉都没有吃……”
“金堂肥肠完爆成都肥肠。”

我心想,金堂的肥肠那么凶啊?

然后我又扯过背问了我金堂的土著朋友@强娃儿 ,她说论肥肠,担怕比不过大邑,但金堂的肥肠粉是真的好吃,真的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到了本地人接过话筒推荐的环节,@强娃儿 还是在肥肠粉之外给我发来一家专门吃肥肠的馆子。

金堂人到底有好会弄肥肠嘛?我想,一家肥肠粉和一家肥肠,足够回答这一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57车队肥肠粉

金堂人民最喜欢的老字号肥肠粉有三:平安桥肥肠粉,桔园市场,57车队。@强娃儿 说这三家味道都是一样的,都是“张氏肥肠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很多人和@强娃儿 一样走小学就开始吃,但是大家永远都搞不清楚他们和张氏肥肠粉到底有啥关系。

“师出同宗”“好像是三兄弟”……反正不管咋传,终归是代代相传的好手艺。

一到吃饭时间,57车队所在的金龙路一整条街都是香喷喷的。站到街对面都能看清楚它墙壁上多大几个字:张氏肥肠粉。找对了,就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粉儿的人不排队不打挤,但凡能坐的位子几乎被填满,一个人吃完抬屁股,下一个人马上补位,一种紧锣密鼓的节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粉儿就只有素的、肥肠肺片三种浇头。冒节子摆在价目表头牌首位,必然要点一个。锅盔……锅盔喃?

老板儿朝门口努了努嘴,只见一挂买军屯锅盔的小推车。一个戴眼镜的大叔正把他“浓郁醇厚,鲜香酥脆”的锅盔打得火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它,肥肠粉儿三件套才算齐活。

点单处一墙之隔便是厨房。彼时,一口硕大无比的铁锅正在炉灶前冒着腾腾热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边边上无数个漏勺冒粉,正中间,纵横交错的肥肠浮浮沉沉,干净清亮,阵阵飘香。

漏勺一飞,捞粉儿、舀汤,然后把底层的佐料翻拌均匀……冒粉儿的大姐动作娴熟,手脚在小幅度的活动之间,透着一种闭到眼睛都能把粉儿打得巴巴适适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碗粉儿出堂,老板娘打开面前的话筒轻声一喊:23号!23号的粉儿好了!若是这23号10秒钟之内没有出现,她便再追加一句:哪个是23号?

那头,锅儿煮得热火朝天,这边,一个大叔正在现场制作红苕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钵钵头掺的热水,用一双巨长的筷子不断打圈搅拌,造起波翻起浪,期间还要视情况补充冷水,确保钵钵头的红苕粉达到最佳状态——这样边打边烫出来的粉儿,才会Q弹顺滑。

一碗粉儿端上桌,气质温温和和。它不像成都的肥肠粉,看起白丝拉胯,一和,便是一抹红油赭色晃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便你咋和,它就是红润的一碗在那儿,然后亮晶晶的红苕粉儿在豆芽和葱花的清香中徐徐出场,它比成都的粉儿略粗,手工感更强。

看样子,金堂人对肥肠的处理是极其讲究的。

作为臊子的肥肠个头适中,内里层的油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不露一丝马脚。加的冒节子,仅在接头部位打了一个牢固的结,其余部分任其松散,尽情吸附汤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拈起一夹,轻轻一嗦,满口钻香。

粉儿顺滑,糯中带韧,肥肠不腥不油,越嚼,越能吃出它独特的初始原味。

随后,各路佐料厮杀而来,伴着香浓的汤底,激发出更胜一筹的香辣馥郁。咬一口结子,汤汁穿肠而过抵达上颚,到位了。

门口卖的锅盔,交货时就被切成了4个小三角,一咬就是掉渣般的酥脆。因为肥肠粉儿的汤汤没那么多红油的参与,用来蘸锅盔吃,只有老火靓汤之香浓,堪称绝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5车队肥肠粉承载了@强娃儿 读书时候的记忆。那个时候她们学校就在57车队旁边,每次来吃,她必加一个结子。

这一绝,就是三十来年。有一回,@强娃儿 在朋友家准备聚餐,路过这家肥肠粉门口,突然想起这么绝的结子,于是就一人打包了一个结子回家。

就有这么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正我觉得57队的肥肠粉和成都的肥肠粉比起来,适口性更强,也更讨喜。没人能拒绝。难怪我上次没吃,那么多人跺脚喊我来吃。不愧!

兵娃肥肠馆

这家肥肠馆是@强娃儿 在金堂的帽根儿朋友推荐的,朋友说她爸妈特别爱去吃。

走到兵娃门口,我又倒退了几步抬头看清楚招牌:对啊,是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银杏树下一方木牌匾:兵娃肥肠馆。下有一排小字:江湖菜,私房菜。从大门口走进内堂,一路上红花绿树的,俨然一座小花园,不江湖,倒是特别私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菜单上,肥肠系列整整十道大菜,从脆皮肠头到粉蒸肥肠,道道精彩。我们就两人,一个小菜一个大菜一个汤,就这样都怕吃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几分钟,头牌花魁-脆皮肠头来了。泡泡臊臊闹闹热热围了一盘。翠绿中生得一簇金黄,乍一眼看,觉得它是烧鹅是烤鸭,是黄金肘子,结果没想到,这是黄瓜条和薯条众星捧月之下,一根肥肠的精华所在。

我上一回吃肠头还是自贡的105肥肠馆,和那个肠头比起来,兵娃家的更薄,更脆,不肥,精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口感肥肠接近于北京烤鸭刚片下来的鸭皮,咬一口噼里啪啦,随着咀嚼,油脂和肉汁浅浅绽放。一阵酥脆之后,便是软糯。好吃!

我很喜欢这份脆皮肠头的原因在于,它不肥也不油,吃起来没有负担,像是把平日里吃肥肠几口就打闷的节奏拉长了也放慢了,一片接一片的吃,一口接一口的香。

若觉得油气不够,就加码一根薯条过瘾,若觉得有点油,就吃一根黄瓜清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盘中,主配角分工明确:一个负责油爆,一个负责过瘾,一个负责解腻——这种神仙搭配到底是哪个小聪明想出来的啊?太绝了!

后上来的是煸肥肠。世间煸肥肠千千万,但是折耳根煸肥肠实为鲜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镬气十足的煸肥肠,有点类似大火炒出来的一份回锅肉。肥肠掩埋在折耳根、豆腐干丝丝和青红小米辣之间,隐隐透着香。

一边和,一股泡椒味钻进鼻子直冲眉心。我才看到里面切得细细的仔姜丝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它,唤醒了青红椒米椒飞歪的烈性,吃一口肥肠,油浸浸,折耳根的味道抢先一步占领味觉高地,咀嚼吞咽之后,辣味延迟抵达,想要赞一句香,却掩不住一阵斯哈斯哈。

两盘肥肠,各有各的脾气。几筷子的功夫,米饭便见了底,足见其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放下筷子,店内放起古筝伴奏的纯音乐,接下来,老板儿要开饭了。吃完肥肠喝口茶,在这古朴雅座之中,再匆忙的人都愿意再多坐两屁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沧海一声笑,兵娃在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趟,终于在金堂吃到肥肠粉和肥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那个感受,金堂人会弄吃,更会弄肥肠。都说肥肠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是因为它软糯弹滑,又臭又香。

乱说!金堂的肥肠,明明就只有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鸣谢 |金堂土著@强娃儿

今日编辑 |每吃肥肠胖1斤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

来自最后一卷胶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Yuki菇凉

三官堂的晴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蓓蓓

一种线条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