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或许没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名,但是论杂交水稻研究推广成就,他足以与袁隆平比肩,他就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

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挽联中有这么一段话,“英才翘楚首创红莲播四海,国士擎天长留教泽伴人间”。

朱英国在武汉因病逝世后,6位常委表示哀悼,中央和省、市级相关部门领导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表示哀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公开资料显示,朱英国1939年11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植物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8月9日2时5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朱英国将其毕生的精力主要投入到了植物发育遗传、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研究领域。在植物发育遗传方面,他深入探索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制,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观测,揭示了许多隐藏在植物发育背后的神秘遗传密码。

例如,他对某种特定植物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影响植物形态建成的关键基因。

而在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中,朱英国不辞辛劳,开展了无数次的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他细致入微地观察植物雄性器官的发育异常现象,致力于找出导致雄性不育的根本原因。

其研究成果为农业生产中的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比如,他成功鉴定出了多个与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位点,为培育优良的杂交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国际公认的三系杂交水稻类型中,主要有袁隆平的“野败型”、朱英国的“红莲型”、日本的“包台型”,但只有中国人培育的“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英国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励,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39年11月1日,罗田县河铺镇的一个贫寒农家迎来了新生命,一家人既欣喜又忧伤,贫苦的家庭条件养活一个孩子很是吃力。

在朱英国的少年记忆中,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情,他也曾目睹过因为粮食引发的悲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默默许下了誓言,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学习成绩优异的朱英国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武大生物系”,被武大录取后,朱英国选择的专业是植物遗传。

大学毕业后,朱英国选择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1964年,他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汪向明,湖南醴陵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56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生物系副主任,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汪向明长期从事植物发育和遗传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水稻播种密度、光照长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稻属遗伟资源、红莲型水稻雄性不育等方面的研究获得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有论文《试论遗传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植物遗传学的历史渊源》。

为了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朱英国和同事们先是前往海南,而后又奔赴海南,等到稻谷收割后,一行人又将其带回湖北转育,秋后又继续转战广西南宁。

面对这样的周波劳顿,朱英国也调侃自己是“水稻候鸟”,一年过三个春天。

2015年,朱院士被诊断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他仍坚持工作。直到2017年8月10日与世长辞,才结束了“水稻候鸟”的生活。

1973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不到40岁的朱英国,成为湖北省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领军人物。

面对没有电灯、没有煤气、住在草棚的艰苦环境,朱英国带领大家上山砍柴做饭;20世纪末90年代初,经费紧张请不起插秧工人,朱英国亲自操控机械整田、插秧。

“红莲型”杂交稻种子出口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多个国家,还在非洲育种,不仅惠及5亿中国农民,还走出国门,香飘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菲律宾,“红莲型”种子占该国杂交稻种子进口总量的70%,早在2020年,全球“红莲型”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2667万公顷,累计出口种子30万吨以上。

“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谈到为什么痴迷于水稻科研工作,朱英国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疾苦,我要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到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