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两千多年前,西汉都城长安,金銮殿内的刘彻正跟群臣讨论李陵战败的事。

原本就是一起正常不过的军事失误,由于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事情立刻变得复杂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迁的《史记》成为后世史学之开端)

最终,普通的战败事件,以株连多位朝臣,司马迁被处于宫刑而收场。

一件小事演变成大事,不但被后人议论了两千年,甚至把汉武帝时期大量的胜仗光芒都遮盖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难道真是因为史官只描述败仗,胜仗却一笔带过吗?

一、好事记,坏事也记

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史官是记录者,在他们眼中没有好事坏事之分,只有每天发生的各种事件。

因此有人说古代没有胜仗的记录,完全是一种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破釜沉舟便是古代胜仗的记录)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胜败都记录了,为何有人却偏偏记住了败仗呢?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跟人的心态有关。

二、坏事更有轰动性

同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权臣崔杼,因为头上那顶绿色的帽子而对国君怀恨在心。

彼时的齐庄公看上了崔杼的老婆,于是国君和大臣的妻子就勾搭成奸了。

崔杼被绿,于是杀了庄公,另立了新国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官)

虽然解了心头之恨,可这件事一定会被史官记录在案的。

崔杼于是找来齐国太史,询问他是如何记录这件事的。

而按照夏商周时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史官记录的内容,不要说当世的朝臣,就是国君天子没有正当理由,也不能随便查阅。

因为历代的史料记录,都是留给后世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杼杀了史官,也未能将弑君的黑历史掩盖)

但崔杼是权臣,他要看,史官又不能不给。

当看到“崔杼弑其君”几个字,崔杼的脸色比头上的帽子还要绿。

“改掉!”崔杼的语气不容置疑。

“一字不改。”史官拒绝的也是不容置疑。

眼看没有调和的地步,崔杼一怒之下杀了史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本以为杀了史官,别的记录者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

谁想这位史官的二弟接任职位后,依然是如此记录的。

杀红了眼的崔杼,又向第二位史官举起了刀子。

等到新的继任者来到,“崔杼弑其君”依旧没有改,而且又多了一条崔杼杀史官的记录。

他这才意识到,如果事情没完没了,不但原来弑君的丑事遮盖不住,甚至于杀史官这件事,将会闹得更大。

不得已,崔杼只得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官的记录没有感情色彩)

从崔杼的事例中就能看出,原本他弑君的事,就是史书上一段寻常不过的记录。

在他之前的史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并没有什么突出的。

然而,崔杼想把这件事掩盖住,由此便引发了一系列更大的变故。

正是随后发生的变故,让事情闹的不可收场。

换言之,坏事的轰动性,是做了坏事的人想遮盖而造成的

历史上,类似这样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案例比比皆是,有很多还跟打了败仗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杼弑君千年不改)

三、想篡改黑历史,反倒让自己更黑

时间来到东晋,权臣桓温想废了司马氏皇帝自立。

为此,他开始篡改甚至删除自己过去的黑历史,以便为自立寻找正当性。

彼时,早年他指挥的一场败仗如鲠在喉。

公元369年,桓温曾率领大军讨伐北方的前燕政权。

由于他的失误,那场仗东晋惨败,伤亡超过了3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温是东晋权臣)

一名参加过战争的参军孙盛,随后写了一部名为《晋阳秋》的书。

书中,孙盛详细记录了桓温指挥的那场败仗。

得知有这样一本书,桓温非常生气。

可此时的孙盛早已退休回家,桓温只能找到孙的儿子孙潜。

他告诉孙潜,那场战争并非像孙盛记录的那样,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臣)

接着桓温话锋一转,让孙潜转告父亲孙盛,赶紧把书稿修改了。

临了他还恶狠狠威胁孙潜:不改就灭你全家!

孙潜赶忙告诉父亲,修改书稿保命要紧。

谁知孙盛是个头铁的人,对于儿子的劝告丝毫不答应。

彼时的孙潜估计捅了父亲的心都有,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只好瞒着父亲将书稿偷偷做了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书未改)

看到修改后的书稿,桓温很是满意,他以为自己的黑历史终于不会有人知道了。

可谁料孙盛早预见到了这种情况,他把书稿准备了好几部,其中有一部,还送到了东晋的敌对国家前燕收藏。

到了东晋孝武帝时期,这部书稿从辽东又辗转回到了东晋的朝堂上。

就这样,桓温费尽心机篡改黑历史,也未能得逞

事实上,如果桓温当初没有威胁孙盛,事情或许不会闹到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晋疆域)

而正是由于事情后来闹得太大,不光打败仗的黑历史被人知道,就连桓温他自己如何遮掩的事,也被人知道了。

更有意思的是,《晋阳秋》这部书后来在历史上流失了,流传到后世的,只有前几章内容。

桓温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当初他何必大动干戈去篡改呢。

试想,如果桓温当时没有威胁篡改,人们大概率就不会知道这件事。

可他去威胁了,风波就扩大了,于是有关情况就出现了交叉记录。

就是说不光孙盛有败仗的记录,别的人又会记录桓温如何威胁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败仗更容易被记录)

事情一步步扩大,最终到了不可收场的地步。

这也是为什么,败仗往往更容易产生传播度的缘故。

因为胜仗发生并被记录后,人们只是在事情保持热度的时候传播一下,随后不会围绕胜仗发生次生事件。

败仗则不一样,当事人出于各种目的,总想去遮掩甚至删除。

这样一来,只要当事人做出各种各样的骚操作,都会在无形中让事情扩大。

黑格尔曾说过,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轨迹。

说白了,只要做过的事情,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四、烧书的黑历史被记录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苟太后混乱的私生活)

前秦的苻坚,一直对生母苟太后混乱的私生活而耿耿于怀。

苟太后据说和大将军李威上过床,以至于苻坚觉得自己就是李威的种

越想越生气,他就不管不顾要调阅当世的史料档案。

当他看到相关记录后,更是火冒三丈将生母的所有资料一把火烧了。

由于记录的几位史官都已经死了,苻坚想杀人也找不到对象。

就这样,苻坚掩盖了生母的黑历史,可他烧书这段黑历史,还是被记录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苻坚)

而且由于他烧了最初的档案史料,后世对于他生母的事非但没有停止揣测,反倒出现了更多的流言蜚语。

再比如清朝的雍正,围绕他的皇位继承,有过太多的传言。

除了有些是政敌恶意散播的外,还跟雍正毁掉了很多原始凭证有关。

换言之,普通人想在史书上留名没有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

而皇帝和王公大臣们,他们不管做了什么,生前的很多痕迹都会被传之后世。

凡是其中的坏事,更容易被后人津津乐道。

因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

明知道坏事可能传播的更远,不写史不就行了吗,为何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又最为看重修史呢?

五、修史为当政者服务

我国的史学发展源远流长,还在夏商周时期便出现了专门负责记录的史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官)

商代的史官能记录君王的言行,这些记录可以为当时的占卜服务。

到了周代,周公根据史官的记载来借鉴,从其中发现政权更迭的道理乃至规律。

从这时候开始,史官的记载,就开始为朝廷的正当性提供支持。

史官的记载,可以帮助一个王朝建立正统的世系,同时还能将朝臣的功绩作为政治资源配制的依据,祖先的历史,就成为了子孙后代地位的合理性来源。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要用历史为自己的正统性服务,而士族阶层更要用历史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绍的家世就是一部东汉末年史)

比如三国时期,袁绍四世三公的头衔并非一句空话,因为他有家族的历史记录档案,所以袁绍就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反,刘备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因为他出自平民。为了扩大影响力,只能采用这种办法来太高自己的身价。

到后来汉献帝查了家谱进行了确认,刘备刘皇叔的头衔,才有了一点含金量。

所以说,这便是历史对历代当政者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官对历代当政者有一种监督作用)

正是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好事记录坏事也要记录。

有些败仗哪怕揭了当政者的短处,哪怕出现了各种变故,很多事情还是能通过记录而流传下来。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败仗比如那种灭国的败仗,后代的官修史书,虽然会采取修饰性的写法,但往往由于这种战争的波及面太大,除了官修史书,民间也会有大量记录。

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宋被金消灭。

民间的笔记回忆录,甚至比后来官修的史书还要详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的黑历史一直被后世官方正史避讳,但民间有太多记录)

比如围绕汴梁城被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相关的民间记录就很多。

这些事情,官方即便想掩饰,也是力不从心。

中国人修史,是为了给后人借鉴和警醒,如实记录发生过的一切,是历代史官的工作,更是他们的追求。

而所谓败仗的记录看起来更多,无非是围绕在败仗周围,又发生了更多的事。

当这些事被从各个角度记录在案,千百年后回头再看,便会让人生出更多的感慨。

而这,同样也是历史的隐藏力量。

参考资料:

梅桑榆.中国古代史官的气节与厄难[J].文史天地, 2007(9):3.
白松梅.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J].中国民族博览, 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