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去年夏天,酷暑难耐。李玉城站在父亲李德山的灵堂前,心如刀绞。就在一周前,她的父亲还是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谁能想到命运之手如此残酷,一夜之间就将他带走了。

"爸,您怎么能这么突然就走了呢?"李玉城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葬礼结束后李玉城开始整理父亲的遗物。在翻找父亲的老皮箱时,一个尘封已久的药瓶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药瓶看起来很旧,上面的标签早已模糊不清。出于好奇李玉城打开了药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咔嗒"一声,药瓶盖被拧开。李玉城倒出里面的内容物,除了几粒早已失效的药片外,还有一张被小心翼翼折叠的纸条。她小心地展开纸条,上面用颤抖的笔迹写着:"去找张士杰,他会告诉你真相。"

这个意外发现让李玉城如坠五里雾中。张士杰是谁?为什么父亲会留下这样一张神秘纸条?她翻来覆去地查看纸条,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但除了这句话,纸条上再无其他信息。

带着满腹疑问,李玉城决定回到父亲的老家,江苏省泰州市的一个小村庄,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她匆忙收拾了行李,订了最早的火车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老家的那天,天气异常闷热。李玉城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唤起了她儿时的回忆。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在乘凉闲聊。看到李玉城,他们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不是德山的闺女吗?多少年没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说道。

李玉城认出了这位老人,是村里的王大爷。她礼貌地打了招呼,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王大爷,您认识我爸爸很久了吧?您知道他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

王大爷思索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德山这人一直很低调,除了工作就是在家,没听说他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李玉城准备放弃时,另一个老人突然说道:"等等,我记得很多年前,好像有个人来找过德山。那人看起来像是当兵的,来了没多久就走了。"

李玉城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您还记得那个人的名字吗?"

老人皱着眉头努力回忆:"名字记不清了,好像姓张……"

"是不是叫张士杰?"李玉城急切地问道。

老人的眼睛一亮:"对,好像就是这个名字!你怎么知道的?"

李玉城没有回答,只是匆匆道谢后就跑回了老家的房子。她的心跳得厉害,感觉自己似乎触摸到了真相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家里,李玉城开始仔细搜索父亲留下的每一件物品。在翻找一个旧箱子时,她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本。翻开日记本的第一页,李玉城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父亲李德山年轻时的日记。

日记的第一篇写于1962年,那时的李德山刚刚18岁。日记中记录了他作为知青下乡的经历,以及他与一个叫张士杰的战友之间的友情。但是,随着日记的深入,李玉城发现父亲和张士杰之间似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带着这些疑问,李玉城决定踏上寻找真相的旅程。她知道这个旅程可能会颠覆她的世界,但她别无选择。因为这是父亲留给她的最后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玉城颤抖着手翻阅父亲的日记,字里行间透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青涩和热血。1962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期,全国上下都在为恢复生产而努力。18岁的李德山响应号召,成为了一名知青,来到了江苏北部的一个偏远农村。

日记中写道:"今天认识了一个叫张士杰的知青,他比我大两岁,已经参军两年了。他说他是为了锻炼自己才主动要求下乡的。我们一见如故,聊了一整晚。"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德山和张士杰的友情越发深厚。他们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学习,一起畅想未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精神上的富足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好景不长1965年的一天,张士杰突然收到了紧急通知,要求他立即返回部队。临走前,张士杰神秘兮兮地对李德山说:"德山,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但你必须发誓,这辈子都不能告诉任何人。"

李德山郑重地点了点头。张士杰压低声音说:"其实我不是普通士兵,我是......"

就在这时日记戛然而止。后面的几页被撕掉了,留下了参差不齐的纸边。李玉城焦急地翻看后面的内容,却发现日记直接跳到了三个月后。

这三个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张士杰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为什么父亲要撕掉这几页日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