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丨 八零姑娘 \ 燕长青

聊两个关键词:恶意讨薪和“农闹”。

这两个词非“善词”都与农民有关,至于谁发明的已无从说起。但从文字的深刻含义里我的感受很不好,这个两个词深深伤害了农民的心。

若无恶意欠薪,何来讨薪?

北大教授王福重,曾在《懒惰的农民观》中表述:“农民与文明进步,城市进步没有几乎没有关系。他们一味卖苦力其实是一种”愚蠢“的表现,流大汗是懒惰和愚蠢的。”

农村人入不得他的眼,是最底层的一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说: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总有人把农民,农民工自动归类划分。可既然平等,那欠的钱是否也应该按时给呢?

不给,上门要会不会变成“恶意讨薪”?

网上检索了下“恶意讨薪”这个词,最早见于2004年前后,2005年正式提出严厉制裁恶意讨薪行为。之后类似案例全国多达260余份。

有意思的是,

今天的法律中并未采用恶意讨薪这一词。

这说明什么?说明法律也不承认这一类伤害农民感情的说法。不能让“恶意讨薪”作为把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强有力借口。

欠就是欠,欠了应该支付。

好消息是这一两年国家大力整治,很少再听到这个词但依然存在,可另一个新名词又出现了。

它叫“农闹”,这词挺毒。

字面解释,农民闹事。

我看过相关较为全面的解释是:国家给到农民优惠政策和福利,但有一些看不惯农民的这一部分人跳出来使绊子,反正不让农民好过继而安上的一个词。

以前是“闹农”现在叫“农闹”。

这两个词哪一个词用在农民身上,都是对农民极大贬低和不尊重。农民在学识,认知,生活物质上虽然比不上城里人但也是难得淳朴简单的一群人,当然不排除那种耍无赖的。

不管哪一种,都希望能慎重用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年前,我走入进大城市生活到现在12年,家乡一些族辈大多在务农。12年间家乡变化巨大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农村的集中化住宅规划,城镇绿色发展事业也在逐渐提上日程。总给农民下绊子的是那些见不惯农民好的这一群人。

有时候,想不明白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事实上,给农民下标签的远非这两个关键词,还有“吃白食”“伸手要”等。也不知道这些词从何而来?还是说只是媒体人为博取眼球的噱头,不论怎样这都充满了深深恶意。

没有因哪有果。

至于“恶意讨薪”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挺高的,主要人群范围是进城务工的这一部分,员工或者农民工。他们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城市经济贡献的生源。

前些年总听说某某包工头、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再等等,最后干脆不给。

类似的情况多有发生,农民工成了弱势群体。退一万步讲农民工赚的就是那一份血汗钱,拼体力抗水泥,他们做着最脏的活,挣着最干净的钱。

欠这样的钱,是要遭雷劈的。

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恶意欠薪实属不该那就别怪上门讨薪。

讨薪对吗?当然对自己的钱应该要回来!可往往事与愿违,欠薪的成了大爷讨薪的人最后变成了恶人,落得个恶意讨薪。

对老百姓来说: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养活一家老小就足够满足,哪有那么多的愿景。

也希望能把这些定义的标签从农民身上摘掉。

他们头小,戴不了!

任何群体都有表达合理诉求的权利,农民也不例外。农民可能面临着诸如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尊重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言论自由等,支持农民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正确看待农民群体非常重要,这不仅关乎到公平正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农民贡献了生产、建设力量,理应当怀着感恩之心,尊重他们劳动和付出,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全面发展。

希望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法章昭显天地间,劝和成了万事安。

善待民生,不仅是对老百姓的尊重,更是对社会的最大保护。反之,无视民生者,终为民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