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一般的童年
1971年,9岁的布林肯遭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危机。
那一年,他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
他的父亲唐纳德·布林肯是匈牙利裔犹太人,是一名那个时代稀缺的风险投资家,那时候的硅谷初具雏形,布林肯的父亲果断押宝在新兴的半导体行业,他坚信用沙子做成的硅片能彻底改变世界。由于事业心太重,无心顾及家庭,他与布林肯母亲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选择了和平分手。
布林肯的母亲出身在纽约的一个中产家庭,卫斯理女子学院毕业,知书达礼,温文尔雅。
布林肯从小就是一个温和但却异常坚韧的孩子,他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只要认准的事就会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优越的家庭条件让他就读了纽约名校道尔顿学校(Dalton School),学校校规严厉,特别注重孩子们的演讲能力和领袖气质的培养,布林肯在学校里的表现不算耀眼,没人知道这个安静的孩子内心深处藏着怎样的一座火山。
父母的离婚让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对于这个情感细腻敏感的孩子,他一时无法接受家庭的破碎,虽然没有在脸上流露出这种悲痛,但母亲知道自己儿子内心的翻江倒海。
夜晚的时候,他经常在草坪上躺着看月亮,直勾勾的看,一直到夜深人静,他酣然入睡在了草坪上。母亲把自己的儿子抱回了家。
她很担心儿子会出现心理问题。幸运的是,这个时候布林肯的妈妈又谈了一个男朋友,皮萨律师,他就像一束燃烧的光,改变了布林肯的一生。
皮萨的人生比金庸小说都跌宕起伏,他生于德国,由于是犹太人,他在十三岁那年被关进了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这是纳粹建立的第一座集中营,素以拿活人做各种奇怪的实验而闻名,比如把犯人的衣服扒光泡在冰水里,测量心跳血压,直到犯人被冻死。把犯人关在加压舱里,测试普通人的耐压能力,直到被测试的囚犯眼珠爆裂。甚至有时候还会做活体解剖实验,囚犯凄厉的惨叫声响彻集中营。
十三岁的皮萨还不完全理解什么是恐惧,被关了一段时间后,瘦骨嶙峋的他又被转移到了奥斯维辛。
德国学者阿多诺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那部电影就是按照奥斯维辛的真实历史拍摄的。
阴冷且带着血腥味的空气,高大的焚尸炉烟囱,灰色的建筑和天空,莫名其妙就消失不见了的周边人,牵着狼狗的凶狠党卫军。
这一切让皮萨终身难忘,少年迎着恶风生长,从此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奇异的种子。
1945年,皮萨16岁,被解救时是已知年龄最小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
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皮萨的双亲早就失踪在了奥斯维辛,他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但集中营的恐怖早就让他忘记了悲伤。他开始在欧洲流浪。所幸不久之后,他的一位美国远亲通过美国军方找到了皮萨,于是他来到美国,在亲戚的资助下,开始了学业生涯。
他极为努力,集中营的经历让他倍加珍惜每一次人生机遇,最后竟然考上了哈佛大学,一直读到法学博士毕业。
冷战时期他主张美俄共存,经贸往来。他认为如果让苏联游离在主流世界之外,只会增加彼此的不信任感,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他的言论引起了肯尼迪总统的重视,并被聘为总统的特别顾问。
在白宫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人脉,纸牌屋里的大佬们在台前的人模狗样和背后的狗苟蝇营,也让他尽收眼底,这段履历成了他思考国际政治问题的数据库,并深刻影响了日后的布林肯。
小布林肯在需要父爱的时候,少年即丧失双亲的皮萨对他呵护有加,视如己出。扮演了一个慈父的角色。
他和小布林肯讲述了自己在集中营的遭遇,小布林肯时常沉浸在那段灰暗的历史,反复追问皮萨人性为何会如此阴暗,从此他对希特勒的纳粹集权深恶痛绝。
皮萨还和他讲述白宫的逸闻趣事,风流倜傥的肯尼迪总统,走路像小跑说话像高音喇叭的牛仔副总统约翰逊,喜欢招摇嘚瑟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这些各有特性的白宫掌权者们,以一种鲜活的形象晃动在小布林肯眼前。
小布林肯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白宫一员,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舵手之一。
没人知道他内心藏着怎样的一座火山。
【二】风华正茂
由于继父皮萨被调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小布林肯和母亲随着继父到了巴黎。
所以小布林肯的成长经历里深深打上了法兰西的烙印。
法国人看起来浪漫,实则骨子里有股子楞劲,他们总是能凭着一腔热血干砸所有事儿。曾经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被他们搞成了断头台杀人秀,最后连刽子手们都感到了恐惧,每个人都在担心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于是马上合起伙调转枪口干翻了罗伯斯庇尔。
去年新冠疫情闹的最凶的时候,法国人为了抗议政府管制,集体把口罩撕掉,举着大旗上街游行。乌泱泱的人群一闹就是大半夜。
我在视频里看着这帮人都为他们捏一把汗。可人家毫不在乎。对于法兰西人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能上街抗议。要知道,人家和教会明争暗斗了一千多年才获得这份抗议的权利,所以他们格外珍惜。
布林肯一直在巴黎读到中学毕业,他从一个内向柔弱的孩子,渐渐长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翩翩少年。
他擅长打曲棍球,团队意识极佳。还曾偷偷溜出家和一个姑娘去看滚石乐队的演出。他疯狂的喜欢上了写作和阅读,尤其擅长写诗,学校里的巴黎妹子们热辣辣的眼光把他的脸灼烧成了粉红色。
更重要的是,继父皮萨经常带他参加派对,继父社交圈的牛人们太多了,都是联合国以及欧洲各国的名流政要,聪明漂亮的布林肯特别招人喜欢,他的见识和格局一下子就上了几个维度,将大多数同龄人远远甩在了身后。
1981年,布林肯考入了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特权阶层的摇篮,它每年只招生1000——1200名学生,且预留相当一部分名额给全球权贵政要或者校友的子女。
布林肯能考入哈佛,除了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有继父在哈佛的影响力,入学之后,他不但是学生日报《哈佛深红报》(Crimson)的编辑,还与他人合作编辑文学周刊《做什么》(What is to be Done)。
在哈佛这样一个全球学霸云集的大学,布林肯也算最耀眼的一个,虽然他主要攻读法律专业,但他对文学艺术,音乐,摄影等专业的涉猎也不浅。这些艺术素养成了日后布林肯在白宫如鱼得水的法宝。
他毕业后初到白宫的时候,正赶上克林顿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伯杰卸任,布林肯仿照星球大战主题,把平日录制的白宫工作人员的视频编辑成一部告别视频送给伯杰。伯杰当场飚出一串泪。以后逢人就夸布林肯。由此事也可见布林肯情商之高。
这个世界绝没有白费的辛苦,只要努力的方向是对的,终究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1988年,布林肯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是《盟友对抗盟友:美国、欧洲及西伯利亚石油管道危机》,也正是这篇文章,为他日后去白宫工作留下了伏笔。
这是一篇震动欧美政坛的大作。
【三】惊风破浪
1982年,前苏联,远东地区的乌连戈伊 - 苏尔古特 - 车里雅宾斯克天然气管道发生了强烈的爆炸,
巨大的爆炸甚至引发了一场微型地震,夜晚的天空一度被照的亮如白昼。
美国的侦察卫星一度以为苏联又在试验新型核炸弹,但美国军方却搜集不到核爆之后的电磁脉冲,据五角大楼估计,此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3000吨TNT炸药。
难道苏联是在试验新式武器?
关于爆炸的新闻立即在欧洲媒体飞传开来,再加上媒体的夸张和想象。立即让欧洲政要们坐卧不安。
但美国人却出奇的对此事缄默不言。
冷战时期,对苏联最畏惧的其实是西欧列强,尤其是法德两国,从地缘的角度来说,苏联的核武器分分钟可以毁灭欧洲,但却很难对隔着半个地球的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恰在此时,法国情报部门招募了克格勃叛逃特工弗拉基米尔·韦特罗维,他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原来,苏联的科技成果虽然出了不少,但大部分是西方技术的复制品,为维持苏联的技术优势,苏联在西方布下了庞大的工业间谍网络。
美国中央情报局岂是吃素的?
于是他们想出一招来对付苏联:通过对苏联出口隐藏技术缺陷的工业芯片来搞破坏。
当时,苏联正在积极修建跨西伯利亚通往欧洲的输油输气管道。中央情报局将一批动过手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卖给了苏联。这些系统的计算机模块中安装了有缺陷的芯片,并且没有配备冻土地带特有的紧固混凝土环。而且这套系统经受住了苏联的严格检查。
起初,系统表现很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冻土融化,缺乏混凝土环固定的管道慢慢浮了起来,带有缺陷的芯片也很配合的发出错误指令,于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管道终于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法国总统密特朗知道此事后,立即勃然大怒。指责里根做事不地道,苏联的天然气是输往欧洲的,美国人这样搞,事前也不吱一声儿,这特么根本不把欧洲盟友当回事儿。
里根却有些懵逼,他说这类指责简直是子虚乌有,难道你密特朗认为苏联人是菜鸡吗?他们连这么简单的Bug都找不出来?
至于维特罗夫,他于1982年被苏联执法机构以叛国罪被处决。
总之这件事最后就成了一桩悬案。但却给美欧关系撕开了一点点裂隙。
布林肯的博士论文《盟友对抗盟友:美国、欧洲及西伯利亚石油管道危机》(Ally Versus Ally:America,Europe and the Siberian Pipeline Crisis,1987年出版)就是论述此次事件的。
布林肯提出用“价值观外交”来弥合美欧盟友关系,价值观优于利益,美欧的价值观互信是压倒一切的准则,如果偏离这个航向,美国和欧洲因为五毛钱就互相埋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布林肯的文章引起了美欧政要的重视,从此“价值观外交”成为西方智库的重要概念。
1993年,在继父皮萨的引荐下,布林肯出任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斯蒂芬·奥克斯曼(Stephen Oxman)的秘书,由此开启其从政生涯。
1999年晋升为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欧洲事务的高级主任。
2001年共和党人小布什就任总统后,布林肯任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
2002-2008年他在国会工作,任民主党参议院外委会办公室主任,期间参与制定了国会对伊拉克、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政策及应对达尔富尔问题、伊朗核危机等。当时拜登是外委会民主党首席议员(后任外委会主席)。他俩的交情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布林肯于12月出任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直至2013年。
在奥巴马与军方在阿富汗战略问题上发生分歧时,布林肯坚定地站在奥巴马一边,赢得了老板的信任。
2013年1月25日,奥巴马任命布林肯为总统副国家安全顾问,主要负责中东事务,包括召集国安会副部长级会议。
2014年底,奥巴马提名布接任常务副国务卿一职。
布林肯是个管理大师,他只对关键决策进行拍板,具体事情就完全交给手下人做,赏罚分明且富有人情味,凡是和布林肯打过交道的人几乎都对他赞誉有加,在白宫这样一个精英撕逼小圈子,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就像一管粘合剂,将志同道合者粘合在一起,为将来的雄心壮志提前做了团建。
只盯着短期利益的人,得到的只会是面包,凡盯着长远利益者,必得到整个世界。童年时代在心里埋下的那颗种子,终于到了茁壮成长的一刻。
【三】杀手本色
美国的国务卿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实际权力比表面的职位更大。
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大兵驻扎在哪里,美国军舰行驶到哪里,哪里就是美国自认为的势力范围。
所以美国国务卿相当于大半个地球的大内总管。
在历任国务卿里,布林肯最欣赏克林顿时代的奥尔布赖特,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不但没有胭脂气,而且浑身冒着热气腾腾的杀气。
作为布拉格土生土长的犹太人,纳粹铁蹄踏来的时候,奥尔布赖特一家人急匆匆逃往了伦敦。
有一次,德国战机在奥尔布赖特所住的防空洞周边扔下一颗炸弹,但却没爆炸,六岁的小女孩爬出防空洞摸着炸弹嘻嘻嘻嘻的笑,她爸爸吓的差点尿裤子。等拆弹专家把炸弹拆除之后,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炸药,只有一张捷克工人写的小纸条:“放心吧,我们制造的炸弹永远不会爆炸”。
奥尔布赖特从小就这么生猛。
1999年科索沃危机时,白宫一堆男人一本正经讨论要不要动武,奥尔布赖特当场拍了桌子,这特么还要讨论吗?F117战机是生锈的铁壳子吗?美国大兵是纸糊的吗?干就完了。
结果美军轰炸了中国大使馆,惹了一场严重的外交危机,奥尔布赖特就此淡隐江湖。
在奥尔布赖特之前,美军有越南战争的切肤之痛,海湾战争的老兵们也力主能不战就不战,军事保守主义在五角大楼很有市场。但奥尔布赖特上任后,一改美军的保守气息,美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攻势。
布林肯深受奥尔布赖特“干就完了”思想的影响,他把军事攻势视为杀手锏。
2021年1月26日,安东尼·布林肯宣誓就任美国第71任国务卿。在接受国会质询的时候,他当着所有国会议员的面讲述了继父皮萨在集中营的故事,讲到最后,布林肯眼含热泪,阐述了其外交思想的核心:美国必须扮演防止残暴的道义角色,坚定的坚持对外干涉原则。
至于何为“残暴”,当然最终解释权在布林肯口里。
布林肯矢口否决了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他认为特朗普到处乱打一耙的外交手段只会让西方盟友分崩离析。他坚持用自己当年首创的“价值观外交”理念对待盟友,只要世界规则的制定权在美国手里,就应该充分信任盟友,各司其职,共赴危难。
毕竟,美国无法独自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
上任国务卿后,在白宫国安会会议上,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超级大国不使诈”(Superpowers don’t bluff),赤裸裸表明自己不懈使用武力的观念,如果美没有意愿动用武力,就不能以动用武力相要挟;而一旦表示不排除动武,就代表着有动武的决心。一战到底。
布林肯是有名的工作狂,且极为谦和低调。在白宫任职期间,他从不轻易接受媒体采访,必须公开讲话时,多是反映其老板立场,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华盛顿几十年来最完美的职员。
但在一次讨论美军战争得失的白宫会议上,和稀泥总统睡王拜登说美国不应该介入当年的利比亚战争,他竟然罕见的打断老板拜登的讲话,直接阐述美国对利比亚动武的理由。让拜登迷楞了老半天。
只要涉及对外战争,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布林肯登时就像变了一个人,这时候的他更像是一个举着RPG火箭弹,不畏生死的战士。
前参议员特德·考夫曼(Ted Kaufm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度说漏了嘴,建议媒体应多关注布林肯,称“这家伙是个人物,他才是白宫的隐形操纵者”。
对于中国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这个温文尔雅的坚硬对手。
布林肯如今作为国务卿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搭班子,两个人都是“渔夫帮”成员,对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协调工作轻车熟路,可以大大减少国务院与白宫及其他涉外部门的决策内耗。
然而,这一点恰恰是最危险的。
正如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曾告诫的,危险在于“当所有人都想的一样时,没有人会认真思考”。
由这样一群世界观相似、对美国主导世界时代有着怀旧情绪的人来主导对外政策,极容易陷入“集体迷思”。一旦缺乏了不同的声音,战争就极易变成他们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
尽管驴象两党的对抗日渐激烈,但在中国问题上,两党难得的保持了一致。自由派智库和保守派智库同时将美国与中国的对抗称为“后冷战时代”。
对于这个名词所潜藏的含义,不言自明。
无论何种情形,我们绝不能低估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男人的韧性与爆发力。
毕竟,他和奥尔布赖特用着同一个口头禅:“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