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

自动化系自45班 许竞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竞月进行国旗下演讲

今天,我们在国旗下聚首,回望历史,追寻脚步,将目光投向1950年10月14日。74年前的今天,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我国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开启了新中国治理淮河的崭新篇章。

淮河,作为我国七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居七大河流之首。自古以来,淮河流域居民曾历经洪水肆虐、土地被淹、粮食减产。明朝以来,导淮入江、导淮入海的治水方案接连被提出,但由于历史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许多方案终未能实施。1950年夏,淮河流域出现了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4000多万亩农田被淹,89万间房屋倒塌,1300万人民流离失所。这场天灾,如同一记沉重的拳头,击打在了人民的心头。面对严重的洪水灾害,新中国政府采取了果敢的行动,提出“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的治理迎来了新局面。

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地的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响应,220万民工自四面八方汇集到治淮工地,肩负起重建家园的重任。那是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卷,千里淮河线上,工人们挥汗如雨,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堤坝,筑起了通往希望的桥梁。他们在几乎没有工程机械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完成了一亿多土石方的工程量。1951年七月,第一期治淮工程顺利完成,既保证了流域的麦收和大部分地区的秋收,也为其后的全部治淮工程打下良好基础。据学者计算,如果把第一期治淮工程期间挖的方土铺成长宽高各一米的土墙,其长度约有20万公里,可绕赤道整整五圈。

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个伟大的团结壮举,“众志成城”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治淮斗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千千万万的民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用双手和汗水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时至今日, “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团结精神仍至关重要。嫦娥登月、蛟龙潜海……中国近年来斐然的科技成就离不开其背后庞大的科研团队中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团结协作、共同创新。无论是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还是工程师的默默奉献,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动荡,我们更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成为一股细流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文案 | 许竞月

图片 | 自动化系

排版 | 王璟瑜

审核 | 白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