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国军在拥有八十万精锐部队,武器装备遥遥领先,又有名将亲自指挥的巨大优势下,竟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被六十万的解放军消灭殆尽。
这一战,成为了世界大战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也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感叹。
要说这其中的原因,自然离不开我军的英勇作战。可同时,蒋介石屡屡搞出的“神操作”也多次帮了我们“大忙”。淮海战役中,蒋介石把自己的微操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时常让部下哭笑不得。
1948年9月24日,随着济南战役进入尾声,华野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在此时,粟裕将军看到了战机,便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即刻进行淮海战役”。
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的建议,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就这样,华野和中野共同成立了淮海战役前总委,进行联合作战。
此时,国民党这边也有大动静。南京国防部对国军将领传达了作战指示:按当前情况来看,国军部队沿东西走向一字排开,这样的布局极容易被两面夹击、陷入被动。所以,为了扭转局势,国军必须要收缩防线,由东西横向改为南北纵向。
这样一来,部队的灵活性更强。北面有傅作义的部队呼应,南方有南京这个大本营,进可攻退可守。这一指示得到了许多将领的认可,于是国军纷纷向徐州集合,准备整合部队。
就在国军刚开始转移之时,华野一方抓住了机会,组织主力部队率先对黄百韬兵团发起围攻。这一进攻,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本来黄百韬兵团距离华野主力较远,有机会能够撤走。
但由于先前第九军区战败,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决定解散第九战区,将其中的两个军划归为黄百韬兵团。黄百韬由于贪图这两个军的兵力,便在路上多等了几天。这一等,也让华野也有足够的时间追上他们,顺势将其团团围住。
为了解围黄百韬兵团,刘峙派去了徐州的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他又将宿县的孙元良兵团调到了徐州。就在这时,中野找准时机攻占了宿县。
宿县是国军的交通要道,补给和兵力都需要通过宿县周转。可以说,中野的出击直接打到了国军的七寸上。宿县一丢,引起南京的将领们一片哗然,他们上报蒋介石要求对刘峙进行革职查办。
令人没想到的是,刘峙这个人虽然指挥打仗不行,但是却很听话。而蒋介石很喜欢这种听话的人,因此也就没有对刘峙实行什么处分。但宿县毕竟是丢了,淮海的局势不容乐观。
蒋介石只好把杜聿明从东北调了回来,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杜聿明一来便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他表示,当前形势对国军很不利,但共军也不是什么弱点都没有。
黄百韬兵团已经吸引了共军的大量兵力,因此我们可以趁此机会集中力量,先把中野消灭掉,然后再调头与华野决战。即使是牺牲了黄百韬兵团,也是值得的。
在场的将领都很明白他的意思,也知道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他们心中还有顾虑:一旦这个计划出了闪失,上面的蒋先生怪罪下来可是不得了的。一旁的刘峙对杜聿明说:我们理解你,但是你不理解蒋先生。
蒋先生要的是全胜,所以你的方案肯定行不通。看到众人都是这样的态度后,杜聿明心想还是算了吧,赢了是大家的功劳,出了岔子是自己担责。没道理去冒这杀头的风险,还是听蒋介石的指挥吧。
于是,南京政府一边派邱李兵团从徐州向东打,解救黄百韬兵团,另一半则派黄维兵团、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夺回宿县。邱李兵团拥有大量的机械化装备,是国军的重兵集团,因此攻势十分凶猛。
而我军的粟裕也早就料到了他们会来,早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设下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邱李兵团虽然武器装备先进,但遇到我军的坚决阻击后,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深陷包围圈中的黄百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早就听到了援军的炮火声,却迟迟不见人影。而南面的黄维兵团此时也并不好过。黄维本人极其信任蒋介石,自从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仗着自己十多万的精锐部队,立功心切的他命令兵团火速启程冲在最前面。
也因此与后面的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脱了节,在双堆集被刘邓大军围困住。中野和华野虽然包围了二黄兵团,但如果不能迅速消灭掉,一旦情况有变,自身的处境也十分危险。
一来二去,经过决策,粟裕决定先集中力量消灭掉黄百韬兵团。黄百韬尽了全力反抗,在无险可依的平原上依托河流、村庄和工事坚守了12天,最终在碾庄被全部歼灭。20里外的邱李兵团也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
黄百韬兵团被消灭掉后,华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支援中野,一起进攻黄维兵团。蒋介石得知前方战事吃紧后,下令国军全面撤退。
其他将领都很听话,只有杜聿明坚决反驳:徐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这里拥有完善的防御工事,以及三十万精锐部队,要守的话并不难。反倒是如果这时候撤退出去,没有物资和工事,极易陷入险境。
蒋介石听到后很是生气,连夜将杜聿明召回南京。违抗命令的杜聿明早已经做好了和蒋介石的错误决策抗争到底的心理准备。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见了他之后,一个劲地夸赞他为国做出的贡献。
巧的是,此时正好到了杜聿明的生日,忙于征战的杜聿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蒋介石却牢记着。生日当天,蒋介石携带全家老小并邀请了几百名国际要员,给杜聿明过了一个隆重的生日。
而几天之后,是杜聿明母亲的生日,蒋介石大手一挥,让蒋经国给杜母送去十万大洋作寿礼。如此一番过后,杜聿明可谓是挣足了风光,再无法开口拒绝蒋介石的命令。
当蒋介石再次要求撤军时,杜聿明二话没说。不过杜聿明却提出了一个条件:既然现在已经决定放弃徐州了,我们就不可再恋战。要打就打,要撤就撤,一边打一边撤,那样将彻底处于被动中。
蒋介石听到后也表示同意。回到徐州后,杜聿明命令部队进行撤退。但此时国防部给他的撤退路线是东南方向,但这条路水网密布,并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行进。
而如果往西南方向撤退,部队可以快速前行,并且几乎无可阻挡。于是,杜聿明即使是违抗命令也要向西南方向进发。之后,华野虽然追上了杜聿明,但由于实力有所差距,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只能先行消耗。
就在此时,战场又出现了转机。按照原本的计划,杜聿明负责带领徐州军团撤退,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前去营救黄维。没想到这两个兵团被打怕了,一路上磨磨蹭蹭不敢前行,遭到华野三个纵队阻击后,这两个兵团趁势找到借口撤退。
蒋介石急于解救黄维,再也顾不上此前和杜聿明的约定,要求他去解救黄维兵团。而杜聿明也料到了蒋介石会变卦,便提前下令关闭电台,到了指定位置再开启。杜聿明以为这样,蒋介石就再也无法在撤退的这段时间对他下令了。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竟然派去了一架飞机将他的手令投给了杜聿明,要求部队停止前进,立刻去解救重围中的黄维兵团。在信中,蒋介石指责杜聿明,你的部队有三十万人,怎么能不顾战友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呢?
看完手令之后,杜聿明只能深感无奈。原本已经快要撤走的徐州军团三十万人就这样调头走回了包围圈。
后来,据杜聿明回忆说,他当时第一反应是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不去救黄维,而自己的部队又在中途受解放军截击而损失,蒋介石一定会让自己来背徐蚌会战的锅。
一犹豫,终于下令大军停止前行,得知杜聿明军团前去营救黄维,粟裕马上调集全部兵力,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终于将杜聿明军团在陈官庄四面合围。
杜聿明原本想着和孙元良兵团、黄维兵团一起,突围的胜算还比较大。可没想到孙元良这个人胆小怕事,只想赶紧逃走活命,率先突围的他被华野打得七零八落。
而黄维兵团由于遭遇持续的打击,最终被消灭殆尽。杜聿明集团被困在了陈官庄无计可施。此后,遭遇了十天大雪的他们失去了补给,机械化部队成为了一堆废铜烂铁,部队失去了战斗力。
又饿又困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走出来投降,杜聿明也被活捉。走到这一步,与蒋介石的神操作分不开。原本想坚守徐州的杜聿明被蒋介石下令撤退,快撤退完了又被下令调头回去。
乱指挥、朝令夕改是蒋介石的一大缺点,这一缺点是他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主要原因之一。民国首任副总统李宗仁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蒋介石这样评价:蒋先生没有实际的作战经验,本身并不擅长调兵遣将,但是他却非常喜欢坐在统帅部里,打着电话对前线战事呼来喝去。
发出的命令往往是一时心血来潮,因此就避免不了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有时候,军队调动到一半被告知又要原路返回,这样的决策出现得多了,只会让部队的指挥系统变得更加混乱。
许多将领都知道蒋介石的这个毛病,他们也都明白如果听从蒋先生的调令,往往会吃败仗、背负战败的后果。
但是,如果不听他的调遣出了乱子,后果会更严重。
这样一来,很多人干脆自己就放弃提意见,只需乖乖听令就好,而蒋介石也正喜欢这样的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