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C-H键与CO2直接羧基化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可以合成高原子、高阶和氧化还原经济的有价值羧酸。虽然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叔C(sp3)-H键固有的惰性和显著的空间位阻,催化羧化仍然是一个挑战。基于此,四川大学余达刚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叔苯基C(sp3)-H键与CO2通过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直接羧化。在药物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全碳季羧酸(ACQCAs),以高收率成功地制备出来。这种直接羧基化的特点是官能团耐受性好,底物范围广,操作条件温和。
此外,该方法能够高效、快速地合成关键药物或生物活性分子,如碳戊烷、焦酚和PRE-084(σ1受体激动剂),并利用目标羧酸的定向能力促进C(sp2)-H键的各种功能化,从而突出了其实际应用。机理研究表明,碳离子作为与CO2反应的关键中间体,是通过连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通过单电子还原苯基催化生成的。
相关工作以《Visible-Light Photoredox-Catalyzed Direct Carboxylation of Tertiary C(sp3)-H Bonds with CO2: Facile Synthesis of All-Carbon Quaternary Carboxylic Acids》为题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
余达刚博士,1986年9月出生,2007.07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2.07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2.10—2014.12 德国明斯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洪堡学者;2015.01(28岁)成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研究方向:二氧化碳利用、自由基化学(可见光化学、电化学)、廉价金属催化。
其他详见网页:https://chem.scu.edu.cn/info/1045/5732.htm.
图文解读
在反应温度为60 °C的蓝色LED照射条件下,在CO2常压下,以2, 4, 5, 6-四(9H-咔唑基)间苯二腈(4CzIPN)作为光催化剂(PC),环己硫醇(CySH)为助催化剂,PivOCs为碱,开始了原料异丙基苯1a中C(sp3)-H键的光催化羧化研究。通过系统地筛选反应条件,包括碱、溶剂、温度和PC的量等,确定了标准反应条件:1(0.2 mmol,1当量),4CzIPN(10 mol%),CySH(20 mol%),PivOCs(2当量),DMF(1.5 mL),在反应温度为60℃、30 W蓝光LED、CO2气氛下照射24小时,2 N HCl猝灭后给出分离产率。
图1.利用CO2羧化合成ACQCAs
表1.反应条件的优化
表2.底物拓展
图2.合成功能性有机分子
通过机理研究,以阐明C(sp3)-H与CO2羧基化的机理。在自由基抑制实验中,在标准体系中加入2, 2, 6, 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检测到TEMPO-加合物12和13,并定量回收起始材料。结果表明,自由基中间体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硫醇和PivOCs在催化循环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当量的D2O,可以得到氘化的底物d-11,产率为80%,氘掺入率为24%,表明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可能形成苯基碳离子。在DMF中使用饱和PivOCs进行了淬火实验,发现CySH的加入对猝灭没有显著影响,说明PivOCs在猝灭光激发光催化剂(PC*)中起着关键作用。
图3.机理研究
作者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催化循环机制:首先PC*I被PivOCs还原猝灭,随后脱羧,生成tBu自由基II和还原性光催化剂(PC•−)III。形成的tBu自由基II随后被硫醇淬灭,生成巯基自由基IV。该巯基自由基IV接着与底物1反应,生成叔苄基碳自由基V并再生巯基。叔苄基碳自由基中间体V具有更大的负还原电位,然后被PC•−III二次光激发产生的高度还原的PC•−*物种VI还原。这个ConPET过程导致关键的苄基碳中间体VII的形成。最后,对CO2进行亲核攻击,并进行质子化反应,产生所需的ACQCAs2。
图4.可能的机理
Visible-Light Photoredox-Catalyzed Direct Carboxylation of Tertiary C(sp3)-H Bonds with CO2: Facile Synthesis of All-Carbon Quaternary Carboxylic Acids.J. Am. Chem. Soc.,2024, https://doi.org/10.1021/jacs.4c09558.
(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