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2024年的一个初春清晨,上海市中心一栋老式公寓里,78岁的张书恒坐在书桌前,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目光深邃。照片上是一个年轻姑娘的笑脸,明媚如高原的阳光。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老张,你在家吗?快开门!"门外传来好友李国强焦急的声音。

张书恒慢慢起身,拄着拐杖走去开门,门一开,李国强就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老张,医院打电话来了,你的检查报告出来了,"李国强喘着气说,"医生说情况不太好,让你尽快去一趟。"

在医院里,张书恒静静地听着医生宣布他的诊断结果:肺癌晚期。医生说,即使立即开始治疗,他可能也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了。

走出医院,张书恒的脸上却没有太多的悲伤和恐惧。

"老李,"他突然开口,"我想去趟西藏。"

李国强惊讶地看着他,"西藏?你这身体状况怎么去西藏?再说,你去西藏干什么?"

张书恒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要去找一个人,一个我欠了五十多年的人。"

"谁?"李国强好奇地问。

"我的初恋,"张书恒的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968年的上海,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18岁的张书恒刚刚高中毕业,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

"书恒,美国那边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张书恒的父亲张国平坐在书房里,神色严肃,"下个月你就可以去美国读大学了。"

张书恒低着头,没有说话。母亲李芸在一旁担忧地看着儿子。

"怎么了?你不想去吗?"张国平皱眉问道。

张书恒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爸,我想去西藏支教。"

张国平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胡闹!你知道西藏有多艰苦吗?你在这里享受惯了,怎么能适应那种生活?再说,你去支教能有什么前途?"

"爸,我不是为了前途,"张书恒坚定地说,"我想为国家做点贡献,我想去那里帮助那些孩子们。"

"贡献?"张国平冷笑一声,"你先把自己的路走好再说贡献吧!你知道我花了多少心思才给你安排好这个机会吗?"

李芸见状,赶紧打圆场,"书恒啊,妈妈知道你有理想,这很好。但是西藏真的太远了,条件也太艰苦了。你一个人在那里,妈妈和爸爸都会担心的。"

张书恒转向母亲,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是我已经长大了,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西藏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

"胡说八道!"张国平猛地站起来,"你懂什么?你以为你去了就能改变什么吗?你只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爸,我的人生应该由我自己做主,"张书恒也站了起来,声音提高了几分,"我不想一辈子活在你的安排里!"

"你!"张国平气得脸色发白,指着张书恒的手都在颤抖,"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

李芸见状赶紧拉住丈夫,"国平,你别生气。书恒,你先回房间去,让妈妈跟你爸爸好好说说。"

张书恒看了父母一眼,转身走出了书房,重重地关上了门。

回到自己的房间,张书恒坐在书桌前,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父母是为他好,但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拿出一张纸,开始写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踏上了去西藏的路。我知道你们会为我担心,会生我的气,但请相信我,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我想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西藏虽然艰苦,但那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教育。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爸爸,我知道你为我安排的未来是美好的,但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希望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而不是一直活在你的庇护下。

妈妈,请别太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等我在西藏站稳脚跟,一定会给你们写信的。

我爱你们。请原谅我的任性。

你们的儿子 书恒"

写完信,张书恒轻轻地把它放在床头,然后便开始收拾行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时,张书恒已经站在了上海火车站的站台上。他的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个旧书包和一个小皮箱。

火车缓缓启动,张书恒靠在车窗上,看着熟悉的上海景色渐渐远去。他的心情复杂,既有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家人的愧疚。

列车一路向西,穿过繁华的城市,跨过广袤的平原,翻越崇山峻岭。张书恒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内心充满了兴奋和忐忑。

在成都转车时,张书恒遇到了一群也要去西藏的年轻人。他们彼此攀谈,分享各自的理想和抱负。

两人很快熟络起来,一路上有说有笑。当列车开始攀爬青藏高原时,张书恒惊叹于窗外雪山的壮丽。

"真美啊,"他不禁感叹道。

王明也点点头,"是啊,不过听说高原反应挺厉害的,我们要小心点。"

随着海拔的升高,张书恒开始感到一阵阵头痛和气短,他强忍着不适,不想在同伴面前示弱。

终于,在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后,列车抵达了拉萨。

下车后,张书恒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的震撼。

蔚蓝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洁白的云朵在头顶游走,远处的雪山巍峨庄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原稀薄的空气让他有些头晕目眩,但内心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同志,您是新来的知青吧?"一个当地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问道。

"是的,我叫张书恒,是来支教的。"

"好好好,我们正缺教师。来,我带你去岗巴县,那里的中学就是你工作的地方。"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典型的藏族小县城,布达拉宫的影子若隐若现地印在远方的天际线上。

就在这里,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格桑卓玛。

那是开学的第一天,张书恒正在整理教室,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您就是新来的汉语老师吧?"

他转过身,看见一个穿着藏装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口。她的长发编成细密的辫子,眼睛明亮如高原的星辰,笑起来时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是的,我叫张书恒。"他有些局促地说。

"我是格桑卓玛,教藏语的。"她用标准的普通话说,"欢迎来到岗巴。"

从那天起,他们的生活有了交集。格桑教他说藏语,带他了解藏族文化;他则给她讲述外面的世界,分享文学与艺术。在高原的晴空下,在燃烧的酥油灯旁,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

03

"格桑,你为什么会说这么标准的普通话?"有一天,张书恒好奇地问。

格桑笑着说:"我小时候生病,是一位汉族医生救了我。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学好汉语,将来也要帮助更多的人。"

"你真是个善良的姑娘。"张书恒由衷地说。

格桑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张老师,您也很善良。放着大城市的优越生活不要,来这里教书。"

"叫我书恒就好。"他轻声说,"在这里,我真的很快乐。"

他们开始了共同的教学生活。每天清晨,一起走在去学校的山路上;课间休息时,在操场边分享带来的点心;傍晚放学后,漫步在村庄的小路上,听着牦牛铃声叮当。

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对方。在一个月圆之夜,张书恒终于鼓起勇气表白:"格桑,我喜欢你。"

格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靠在他肩上。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宁静而神圣。

"在我们藏族的传统里,"她轻声说,"月圆之夜的誓言是最神圣的。"

"那我现在就对着月亮发誓,"张书恒握住她的手,"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你。"

他们相爱了,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白天认真教学,晚上相依相偎,日子平淡而幸福。

张书恒甚至开始计划他们的未来:"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就结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张书恒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但当他推开办公室的门时,看到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他的父亲,张国平。

"爸?"张书恒惊讶地说,"你怎么来了?"

"你知不知道你这一走,把家里搞成什么样子了?"张国平打断了张书恒的话,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你妈整天以泪洗面,我的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你到底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格桑卓玛推门进来。看到办公室里剑拔弩张的气氛,她愣在了门口。

"这位是......"格桑卓玛小心翼翼地问道。

张书恒深吸一口气,"格桑,这是我父亲。爸,这是格桑卓玛,我的......"他犹豫了一下,"我的同事。"

张国平上下打量了一下格桑卓玛,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书恒,"他转向儿子,"收拾东西,我们现在就回上海。"

"什么?"张书恒惊讶地说,"爸,我不能走。我在这里有工作,有责任。"

"责任?"张国平冷笑一声,"你的责任是对家庭负责。你妈生病了,你知道吗?"

张书恒脸色一变,"妈生病了?严重吗?"

张国平叹了口气,"医生说活不了多久,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见你一面。"

张书恒感觉身体一阵发冷。他转头看向格桑卓玛,后者眼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解。

"格桑,"张书恒艰难地开口,"我...我可能要暂时回上海一趟。我妈病了。"

格桑卓玛点点头,挤出一个微笑,"我理解,家人更重要。你去吧,我会照顾好这里的。"

张书恒想说些什么,但在父亲的催促下,他只能匆匆收拾了行李。

临走前,他紧紧拉住格桑卓玛的手,对她轻声说道:"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