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兴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攻下长汀都很疲劳,睡在大街上不惊动群众,不进百姓家。有的老百姓关着门躲在房里。有的小孩出来,红军就同他们玩,小孩越来越多,红军就教他们唱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的妇女站在门口,看着自己的小孩涨红脖子在唱歌,忍不住笑起来。

不久,一位老人端一壶茶水和茶碗,走到正教小孩唱歌的红军面前:“你们红军辛苦了,吃碗茶。”红军忙起来向老人行个军礼,双手接着茶碗:“老大爷太客气了,谢谢!”

于是给红军送茶慰问的群众越来越多,他们把大门打得开开的,请红军屋里坐,红军都拒绝了。有个妇女对红军说:“国民党的兵打不过红军,欺负老百姓才有本事。前几天,一个国民党的小官同两个士兵进到我们的家,小军官左看右看,看到我手上戴有金戒指,就抢,拉得我的手好痛,金戒指抢走了;另一士兵推我的脸,看我有没有戴耳环,我没有耳环,最后就将我老公桌上的两包土烟拿走。”

另一大龄妇女走过来:“国民党的兵和土匪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在大街小巷都贴了一些布告,有的是“三大纪律”的布告,有的是“告商人、知识分子”的布告,群众都挤满了看。一个教师看后,从人群中挤出外围,对青年学生说:“布告讲得好,知识分子的出路也只有同工农一起革命,若肯参加革命,工农是很欢迎的。”

一青年学生插嘴:“我都失学两年了,我想参加红军。”

教师指着布告继续说:“布告说,红军政治部要招收有一定文化的人。能吃苦耐劳、勇敢战斗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可以到红军队伍里面去,红军会根据大家的才干大小,分配适当的工作。”

青年学生说:“张老师,我们可以参加红军的革命工作。”

一青年走过来:“我三叔在井冈山时是红军连的指导员,不知道他有没有来,我要找他去!” 一个个子不高的学生:“我跟你去找他。”

张老师说:“我们一起去找他!”张老师和四五个学生一起,便向红军所在地方走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驻扎在学校周围,一些红军在学校操场训练,张老师几人没有找到要找的人。

红军在学校门外树下设有报名处,接待了张老师和同学。报名处的一红军:“你们来参加红军,我们最欢迎。我们是革命的工农子弟兵,我们是为工农劳苦大众革命的,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奋斗,解放全中国的工农劳苦大众。不过,我把话说在前面,我们的生活是要吃苦的,我原来也是一个小学教师,现在任连指导员。”

一个学生抢着说:“我们不怕吃苦,青年人就要能吃得苦。”另一学生说:“我们本来就是又穷又苦,缺衣少吃。”张老师:“我们即使要教书也教不下去了,学校的教学经费上面给的,像剥笋一样层层剥到学校里,就没有几个钱了。学校也难办下去,我有力也没有地方使。”

红军连指导员说:“我们红军是需要知识分子的,你们来了我们欢迎。大家都在这里吃饭吧,吃饭的时间到了。”张老师和同学:“不必、不必!”连指导员:“我们的伙食不算好,随便吃一点吧!”张老师和同学不好意思:“我们明天再来。”

他们很快地离开了。一路议论:“红军就是好,对人和气,当官的没有一点官架子,是人民的好军队,革命一定能成功。”他们一路走一路赞扬红军,下定决心加入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地方党组织的成员领着两个红军,后面跟着很多穷人,在郊区打开地主的一个粮仓。穷苦人排着队,有的拿着布袋,有的提着木桶,有的端着脸盆,红军站在稻谷堆上,用升筒向排队的人分稻谷,是布袋的就倒进布袋里,是木桶的就倒进木桶里。

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农民,指着自己布袋里的稻谷:“这本身就是我种的稻谷,打下后交到了这里,作了地主的地租,而我自己没有米下锅。”

另一提着半水桶稻谷的农民:“我听说,红军还会把我们租地主的田,分给我们!”

之前说话的农民已把布袋背在肩上:“那我一辈子都要感谢红军!”

一个端着满脸盆稻谷的农民笑嘻嘻走过来:“红军来了打倒地主,我们就翻了身!”他见张老师几个人走过,忙追上去:“听说你们要参加红军,我也去!”

(节选自吴兴傍长篇纪实小说《苏维埃记事》)

摄影小夫(路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兴榜,89岁,烟草公司退休,居江西赣州。1995年起至今坚持个人写作,创作长篇回忆纪实《少年往事》,长篇人物纪实小说《陈赞贤》、《赣南专员蒋经国》(上下册,70万字,香港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小说《苏维埃记事》(70万字),电视连续剧《陈赞贤》等,字数达三百万字。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原创作品,

如需采用,请联系13870789598

微信号:路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路开原创】“当红军去!”(长篇纪实小说节选/吴兴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