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解读——白细胞篇

血常规检查有20多项指标,发现有“箭头”时,免不了心存疑惑甚至紧张焦虑,为此,我们进行血常规报告的系列解读,给大家答疑解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细胞数量和分类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本期将带大家了解白细胞相关检查报告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周血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机体状态变化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和分类发生改变。白细胞数量变化的意义如下:

1、白细胞数量增高:

(1)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等;新生儿和婴儿高于成人。

(2)病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机磷农药等化学药物急性中毒,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也会导致白细胞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白细胞数量减少:

(1)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应用药物,如磺胺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等。

(3)可见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原虫感染(黑热病、疟疾)、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更能反映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1、中性粒细胞

(1)生理性增高主要见于年龄、妊娠、运动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局部感染(脓肿、阑尾炎等)、全身感染(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等)。

(3)降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抗肿瘤化疗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嗜酸性粒细胞

(1)增高常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某些恶性肿瘤等;

(2)降低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严重烧伤、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嗜碱性粒细胞

(1)增高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转移癌、铅中毒等;

(2)减低常无临床意义。

4、单核细胞

(1)增高常见于伤感感染、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2)降低常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

(1)增高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百日咳、肿瘤、结核病、传染性肝炎等;

(2)降低见于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淋巴细胞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但也要借助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白介素-6(IL-6)等炎症性指标来进行鉴别诊断。

经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血常规报告单中白细胞指标有了初步了解。没有临床症状且数值在参考区间内上下波动,不必过于担心,关注身体变化并定期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