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转斗移
物是人非
1971年,当了两年知青的李稣从汉源回成都当工人。
可回城了,干什么呢?
李稣曾经说过,如果自己也进了银行,那全家人都在银行工作,他家门口就应该挂块牌子叫「银行之家」。
他有机会进银行,因为除他以外,银行宿舍的知青们几乎都内招进了银行。但他就是不去,也谢绝了招工人员让他到一家事业单位的建议,坚决要求到工厂去。
原因有二。
一是认为应该改改家里的成分了。
二是受父母遭受迫害的影响,认为机关和银行太复杂,整人害人风气太浓,工厂单纯些。于是,他来到北郊一家生产磨料磨具的小厂。
「工人阶级下班啦!」他和小许在下班的路上,情不自禁地高呼了一声。
小许就是前几年和李稣一起冲锦江宾馆的「九二一风暴」成员,恰好也被招在这家工厂。
这种自豪感、满足感、高兴劲是发自内心的。
想一想,身着有为人民服务标记的劳动布工作服,不需要自己煮饭、不需要上山打柴、粮食定量45斤、工资18.5元(第二年22.5元,第三年31.5元,第四年35.5元),骑自行车上下班,多爽啊!李稣知足了。
「咱们工人有力量……」他和小许唱着歌儿回了家。
高兴归高兴,有一个问题他搞不懂;工人阶级不是领导阶级吗?不是大哥吗?但为何工厂里还有「军宣队」?还有军人在那里指手画脚地走来走去呢?当兵的解放前排行第八,人称「Q八」;解放后地位提到和农民并列第二,人称「解二哥」和「农二哥」。怎么老二领导起老大来了?真是乱了套!
这家国营工厂开初只有100多人,招进100多个知青,就有300来号人了。工厂生产还处于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阶段,劳动条件和环境也比较恶劣。
李稣被分配到磨料车间冶炼班当班长。
选自家传出品《成都老英雄》
我写了那么多家传,发现许多成功的家庭,祖辈要么是读书人、绅士,要么是企业家地主。
或者,平民家庭一代人突起奋发,通过读书等方式逆天改命,从而实现阶层跃升。
又,每6.5个浙江人就有一个老板,山东湖南常出将军,且举族生长,郁郁葱葱。
为什么?
每个人都是大地之子、家族之魂,欲要认识自我、启迪后人,必先追溯祖辈事迹、了解家乡风物。
无论欧美,还是立国仅200余年的澳洲,孩子们入学先讲家传,次学国史。
每一个来过世间的人都应该留下记录。如果上辈已年逾70,请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家庭记忆:
家传系列,请点击关注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