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升级、丰富生活体验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徐州以提升居民幸福生活为目标,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导向,稳步、有序、系统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培育出多个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让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了高质量便民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优化布局:构建便民生活新体系

徐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首先得益于其科学的布局和优化。通过统筹设计、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徐州市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便民生活新体系。

在徐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涵盖了便利店、超市、农贸市场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还引入了特色餐饮、运动健身、保健养生、新式书店、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在贾汪,早上人们坐在长椅上沐浴阳光,享城市之静、听自然之音。中午提着菜篮子下楼,在社区附近的农贸市场转一圈,新鲜蔬菜就能拎回家。这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贾汪区老矿街道广场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常态。“附近啥都不缺,买菜、吃饭、购物、休闲娱乐,店面距离都不远。”广场社区居民赵先生感慨地说,“这几年,周边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生活也越来越便利。”

“目前贾汪已建成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建设中的有两个。”贾汪区商务局内贸科科长王磊表示。

而在云龙区,“云龙便民100”服务品牌通过整合早餐、快餐、生鲜超市、家政保洁服务、养老服务、自助阅读等主题,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的生活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徐州市还积极推动智慧平台的建设。通过整合社区周边商户服务资源,徐州市打造了多个“智慧平台”,如“马上到家”“泉馨生活”等,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生活服务。

在泉山区,居民通过手机智慧服务小程序,可以预约购买健康早餐、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还可以登录平台预约上门维修服务。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还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补齐设施短板:打通便民生活“最后一公里”

在徐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补齐设施短板、打通便民生活“最后一公里”是关键一环。通过广泛调研和排查,徐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便民商业设施进社区、惠民生。

针对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现状,徐州市积极推进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通过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徐州市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

目前,泉山区已全面建成9家街道级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94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个中央厨房配餐基本满足社区助餐点的要求,全面完成国家试点任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绘就出“颐养在泉”的幸福新图景。

农贸市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徐州市通过对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一批“一站式”购物体验的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沂市城南惠民农贸市场,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采购。市场内不仅蔬菜肉品水果品种特别多,还设有生鲜、熟食、餐饮、缝纫等多种业态,居民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一站式”服务。此外,市场周边还设有集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公厕、健身娱乐场所等为一体的“公园式”配套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购物体验。

创新服务能力:拓展便民生活新场景

创新服务能力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徐州市不断拓展便民生活的新场景,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能力,徐州市鼓励商业网点“一店多能”,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上门服务、租赁等项目。通过跨界经营,商业网点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此外,徐州还注重发展特色服务业态。通过引入文化创意、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新兴业态,打造具有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睢宁县,当地政府精心打造了一批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口袋公园,让周边居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睢宁城区已建成口袋公园30处。下一步,睢宁县将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结合实施城市更新,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加强口袋公园的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不断满足群众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小修小补”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日常需求和生活质量。为了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社区,徐州市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品牌中,特别包含了家电维修、废品收购、裁缝、电动车修理等“小修小补”店铺联系方式。

通过与城管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徐州市让这些“小修小补”服务规范有序地回归百姓生活。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温暖。

文/常山

资料来源:徐州日报、我苏网、徐州发布、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