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写稿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如何投稿还有和编辑联系的事情。有些人知道以后私信联系我,询问我如何写作赚钱。
当时我还比较耐心,也很热情,会给他们介绍这里面的注意事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曾经越好奇、热衷于想要投稿的人,到最后都杳无音讯,没见他们有什么作品出现。既没有自媒体撰稿的经历,也无继续创作的想法。
后来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想写了?他们会说“没动力”,投了几篇编辑退稿就不想干了,觉得没意思,有半途而废的想法。
在生活中工作也是,我也发现很多人存在“畏难”情绪。一开始雄心勃勃,后面遭遇挫折就不想干了,打退堂鼓。
万事开头难,或许指的就是这样的现象吧,意志力不够坚定导致失败的结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什么很多人始终无法踏出第一步,坚持下去?总的来说会跟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关系。
第一,意志力薄弱方面的问题,这方面能力较差。曾经写心理学文章的时候我有讲过,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就会有的,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训练当中养成培养这样的习惯。
而且需要从小做起,身边的小事着手,慢慢地养成这样的性格。
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在这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然后达到能力成长的目的。
然而国内教育这方面较为缺失,对于意志力方面的培养缺乏科学理念的认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会过多关心孩子成绩,而忽视了意志方面的培养。
这也导致了孩子从小到大并没有学会这方面的能力。
等到进入社会,以后开始工作,会慢慢显示出这方面的困境,做事情常会半途而废。
第二,趋利避害、功利心的困扰过于强烈。许多人做事请不成功,往往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他们做事开始抱持的不是兴趣,而是利益。
就是“这件事情能不能有利可图,我才会去干”,而不是说“我很喜欢这件事,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
这两种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有利可图,存在的基本动力是外部因素,也就是金钱物质层面。有利益的时候人就会行动,但如果外部因素的存在消失,那么人就会即刻失去动力,无法坚定内心去做想要做的事情。
后者则不同,喜欢发自内心去做来自内部,与自我能动性的动机在里面。做事情不是为了利,也不是为了钱,是出于喜欢才会坚持。
由于真心热爱,所以就会持续做下去,即使没有钱也愿意做。通常人要做成功一件事情,是需要内在动力的,也就是真心喜欢的过程。
不管是做事情还是人际关系,皆是如此。太强的功利心往往并不持久,动力消失殆尽就会做不成事。
第三,畏难情绪。这种畏难的情绪,主要来自“结果的完美”。做事情的过程中,太多人是从结果推过程,先想着这件事情我得做好,要达到什么成就才去做这件事。
事实上,人要成功是先有过程再有结果,都是“干了再说”之后的事。
做一件事,先不要想着结果,而是如何思考把事情做好。认真做好、完善以后再看看这件事是否成功。
要是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有好的发展,那就继续做下去;要是做了没有好的反馈,做了效果很差,那就得改进方法,或者彻底不干了转行去做别的事情。
成功都是“边做边看”,一边发展一边进步的过程,从来没有说“我做什么事就一定会有好结果”的心理过程。
太过于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这是人半途而废、觉得完事开头难的原因,心态得调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