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一天,解放军军事学院迎来了一位新的老师,这个新老师的出现引起了所有学员的注意,因为这个人正是被关押在功德林的战犯廖耀湘。军事教师大家倒是见了不少,可是让战俘来给学员讲课,这可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别说学员们惊讶,就连作为教师本人的廖耀湘,在接到院长刘伯承邀请的时候,内心也是诚惶诚恐。刘伯承为何突发奇想,让廖耀湘这个前国军战犯来解放军军事学院讲课呢?
刘伯承
抗战名将
刘伯承找到廖耀湘当军事学院的老师,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军事学院当年的教师资源确实极度稀缺。
军事学院是1951年1月挂牌成立的,当时中国刚成立两年不到,还是百废待兴的阶段,虽然我国的将领中不乏比廖耀湘水平更高的,但当时所有人的工作都非常繁忙,一个人恨不得拆成三个人用,很难抽出时间再来军事学院讲课。
廖耀湘
而且,即便有时间,也还面临着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能打好仗的将领不一定能当好老师,虽然将领们自己上战场都是百战百胜,可是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讲课水准不一致,所以未必能把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因此刘伯承要找的是那种既能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又有一定实战经验的老师。可是这样的人到哪儿找呢?想来想去刘伯承忽然灵光一闪,他想到正在接受改造的廖耀湘就是一个非常符合条件的人才。
廖耀湘
廖耀湘这个人,首先他受到过比较专业的军事教育,文化水平比较高。他曾经考入黄埔军校,后来又到法国留学,可以说他早年接受到的军事教育是比中国大部分人都要超前的,而且廖耀湘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在抗战期间,廖耀湘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1939年11月,中日双方爆发昆仑山战役,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此前日军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攻陷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现在军心正盛。可是,中国军队这边指挥混乱、军心涣散、物资不足,看起来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
但正是在这种绝境之下,中国军队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反而成功阻止了日军的攻势。在这场战役中,廖耀湘亲赴前线,冲锋在前,带领自己麾下的64团一举攻占了日军的马鞍山阵地,使昆仑山守军无法求援,立下了大功。
这次英勇表现使廖耀湘全国扬名,不久廖耀湘升任国军22师的师长。
1942年3月,廖耀湘带领22师的战士远赴缅甸作战,但是由于初期准备不足,战事变化等一系列原因,第一次作战没多久,22师便遭遇失败,匆忙撤离到印度。但是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击廖耀湘的信心,他带领战士们在印度日夜训练,终于等到了第2次缅甸战役,在这次战役中22师遭遇到了日军的王牌部队——18师团。
18师团因为长期在丛林作战,对我军造成的伤害非常大,所以被称之为“丛林之王”,开战之前,对方十分嚣张,他们认为借助丛林战的优势可以一举击垮中国军队,但是廖耀湘很快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军队的厉害。
在这次战役中,18师团在22师的包围打击之下完全失去了优势,甚至在自己擅长的丛林作战地带被22师追着屁股打,整个部队溃不成军,18师团团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在战场上自尽而亡,18师团的大印被22师缴获。
当时廖耀湘在军中可谓风头无两。
蒋百里曾经高度评价过:“廖耀湘为蔡松坡以后湖南军人之第一人,诚非过誉也。为国家报恩,为国家效命,不下忠烈之士;宅心仁厚,廉洁自守,不失君子风范。若仅以为将之道而论,则智、信、勇、严之武德,无一德不具,更无一德可责。”
兵败被俘
但是廖耀湘的辉煌随着抗日战争一起结束了。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廖耀湘率军驰援锦州,但是廖耀湘还没到,解放军已经成功占领了锦州,廖耀湘顿时成了无头苍蝇,陷入了严重的被动。廖耀湘试图带兵逃往沈阳方向,但是我军早有准备,在我军的围追堵截下,廖耀湘被拦在了黑山一带,这个时候,国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到了10月25日左右,廖耀湘已经指挥不动自己麾下的部队了,而且能够救援廖耀湘的部队也基本上被我军所围,因为迟迟无法成功突围,所以国军部队每天都有大批人员投降。
廖耀湘逐渐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在失败来临之际廖耀湘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为了瞒过解放军的盘查,廖耀湘乔装改扮出逃。我军在战俘中没有发现廖耀湘,便猜到了他的逃跑企图,所以开始对包围圈内的旅店、饭馆进行盘查。
不久之后,便有人上报,某家旅店来了一群形迹可疑的人,我军前往旅店排查之后,发现其中有一个中年、体型较胖,戴着眼镜的男子,外貌特征基本和廖耀湘一致,而且他一开口就是一嘴的湖南方言。
不错,这个人就是乔装改扮之后的廖耀湘,他谎称自己是商人,是在战乱之中逃难至此,可是我军不是这么好骗的,解放军要求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廖耀湘倒还真准备了一个假证件,但很可惜,这身份证上的照片和廖耀湘长得完全不像。
眼看自己要露馅,廖耀湘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从布包里拿出几根金条,试图贿赂解放军,不过他的贿赂当然失败了,很快,廖耀湘就被带回了战俘营。
廖耀湘最初非常不配合,虽然被抓回来可他还是百般抵赖,就是不承认自己的身份,我军只好找来许多国军前将领对他进行指认,他这才不情不愿的表明自己就是廖耀湘。但是他心里却觉得不服气,毕竟自己也是一代抗日名将,今天却进了战俘营,还得接受改造。
刘亚楼亲自请他吃饭谈话的时候,廖耀湘十分书呆子气地表示:让刘亚楼把自己放了,自己要再次带兵,公平公正的和解放军打一场。这让刘亚楼哭笑不得。
最后刘亚楼不得不请出廖耀湘的前辈,同样是被我军俘虏的国军将领郑洞国。
廖耀湘一见到郑洞国,心里便有些震惊,因为他明明记得,蒋介石早就宣布郑洞国在和解放军的作战中牺牲了,如今见到活生生的人,廖耀湘才明白过来,老蒋这是强行宣布郑洞国牺牲,以此来稳定军心。
[图片9]
如此看来,自己在南京那边大概也已经上了牺牲名单。想到这里,廖耀湘才转过弯来,不再惹事了。
随后廖耀湘先是被送到抚顺改造,不久之后又进入功德林。功德林里关押的一群国军战犯对我党的政策并不了解,一开始,他们胡思乱想,觉得我党把他们放到功德林里,迟早是要枪毙的,说不准还要受酷刑。廖耀湘自己也是这么想,毕竟,过去国军对待对手的手段,他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廖耀湘发现,情况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解放军不仅没有虐待他们,更不要说杀掉他们了。相反,解放军对他们每天进行思想教育,而且在生活学习上对他们帮助有加,甚至这些国军将领生了病,解放军还非常积极的安排医院给他们治疗,这是他们在蒋介石手底下都没得到过的优待。
廖耀湘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也意识到自己过去对解放军是有所误解的,而且对比之下,他觉得解放军比蒋介石更有人情味,心中也就慢慢动摇了。
特殊的邀请
1951年,廖耀湘得到了来自刘伯承的邀请,当看到刘伯承要自己去解放军军事学院讲课的时候,廖耀湘心里七上八下,他实在不敢相信,以自己如今战犯的身份,还有资格去给新中国的学员讲课吗?
再说了,解放军军事学院里的学生,有些说不定还是廖耀湘在战场上遇到过的老对手,哪有他这个打了败仗的人,去给人家打胜仗的人讲课的道理?所以廖耀湘看到这份邀请之后,第一反应是摇头拒绝,但是刘伯承却坚持要廖耀湘来。
廖耀湘来当老师是刘伯承钦点的,刘伯承有识人之明,他相信廖耀湘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在刘伯承以及功德林工作人员反复地劝说下,廖耀湘终于答应尝试一下。
廖耀湘到解放军军事学院报到的那天,作为校长的刘伯承亲自出门来迎接他。看到自己这位曾经的老对手,廖耀湘心里十分忐忑,但是刘伯承非常热情地把廖耀湘请到了办公室。
刘伯承诚恳地对廖耀湘说:“这次请你来当我们的老师,请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讲讲你在缅甸抗日取得一定成绩的‘小部队战术’、‘森林作战法’及‘城镇村落战斗’;二是讲讲你在辽沈战役的体会,实事求是,作战中双方的优缺点都可以讲;三是讲讲你对我军建设的建议。
[图片12]
廖耀湘非常担心自己讲不好,上课不受欢迎,但是刘伯承大手一挥,鼓励他大胆讲、放心讲,只要站上讲台,所有的人就都是他的学生。有了刘伯承的鼓励,廖耀湘心里也有了些勇气,第二天,廖耀湘就站上了解放军军事学院的讲台。
之前学员们已经听说廖耀湘将担任他们的新讲师,大家心里对廖耀湘多少都是有一些偏见的,觉得他不久之前还是我们的敌人,现在却来给大家讲课了,一时间都有点抵制的意思。
但是,刘伯承却为此亲自出面对大家说:“我也是旧军官出身,也当过四川军阀嘛!我和朱老总都是半生军阀、半生革命。毛主席说过:革命不分早晚,不分先后,站到革命队伍中的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这些教员是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由我请来的,他们积极为我们传授军事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就要尊敬他们。”
校长都这样说,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同意让廖耀湘来讲课。要说讲课,还真就是廖耀湘所擅长的工作,他本就是文人出身,又受过高等教育,过去在国军中,他也经常给手底下的将领上课。
只不过,由于国军从根上烂透了,所以就算廖耀湘是个好老师,也救不了国军一溃千里的质量,但是现在,廖耀湘这个专业的老师遇到了合格的学生。第一堂课,廖耀湘讲的就是自己引以为豪的缅北战役,这场战役有许多值得参考的经验价值,比如说地形作战、跨区域作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等。
学员们最初对廖耀湘的水平抱有怀疑,但是廖耀湘一讲起课来,大家也都放弃了偏见,纷纷举手提问。这堂课廖耀湘激情十足,走下讲台之后,讲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刘伯承元帅笑着走上前来对廖耀湘说:“你这节课讲得很好,很生动!以后我要多多请你来讲课!”
[图片14]
这一次讲课的经历让廖耀湘思想上也大受震动,之前因为被俘虏,廖耀湘已经觉得心灰意冷,有些自暴自弃的意思。但是,这一次讲课却让他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这一刻,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自己还能有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那真是求之不得。
同样,两边对待战俘的差距也让廖耀湘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共产党之所以得人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今时今日,即便他是一个战俘,共产党人也可以放下偏见,宽容地接纳他,这样的一个党派当然会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而且,那种课堂上的蓬勃生机也感染了廖耀湘,他感受到了人们对于新中国的那股凝聚力,他开始憧憬自己自由之后的生活,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真正的和大家站在一起,投入到对于国家的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