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公众号推送规则变了,文章在下午三点钟前发出,你不一定能及时收到。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请将本号设为星标:点击本页面题目下方的蓝色字体“讲基学社”,再点击右上角的“···”,在跳出的选框中,选择“设为星标”,如下图所示:

正文:

【今日个人操作】

(文中提到的某题材基金的仓位,不是指该基金资产占总账户的比例,请知悉!)

所有基金都在定投。

今天仍然是所有基金在定投。还是老样子,如果后面有明显回落会考虑手动小小再加点,当作是定投的补充,没有明显回落就继续这样定投了。前面已经有很小加了3次的0.1成仓位,所以没有什么怕接不回来的心理。

后续要是有回落,可能会优先考虑加科技题材。

今天市场情况是红利等题材偏弱,科技股稍强,所以这两天玩出了跷跷板的感觉,而且波动挺大,无论是当天的波动,还是两天之间的波动,都不小了,这基本符合我们之前跟大家提到的预期。

这种状态应该还会持续,短期难结束。场外难操作,基本我就只能定投了,场内做当天的还挺合适的,这种行情。

至于为什么我们能准确预判行情的波动,你可以看前几天的文章,都是免费教给大家的,不是很晦涩难懂,也不是奇货可居,希望大家能珍惜免费的东西。

所以目前也没什么好的对策,就是等了。

最近有挺多人问到他某只基金亏了30-40个点的,该怎么办?

首先你要确定这个基金是不是已经是僵尸基金了,如果是僵尸基金那就没办法了,不想割肉也得割了。僵尸基金就是那种人家基金公司都不想管的,盘子很轻,随时有清盘的可能的那种,一般混合基的这种情况比较多。指数基金留意规模不要太小,跟踪误差不要太大,一般不会有这个问题。

如果是确定不是僵尸基金的情况下,可以用补仓的终极大招——两次对半补。

很多铁粉应该都知道我们讲过这个。本质也不是什么奇货可居的东西,但我们会把这个东西该注意的地方讲得更加透彻一点。我花了挺长时间才把我以前的文章找出来,所以有时候感叹,可惜了有些新粉现在才遇到我们,很多策略不一定后面会再重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两次对半补要注意的细节。要熟读细节,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不要做超过自己心态承受能力的事。

这是终极大招,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不可妄用。就像《倚天屠龙记》里面赵敏的那招——天地同寿。

另外为了照顾新粉,我再附一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仓位的匹配是经过多次思考的,可以留意图片上面的日期,文章是2021年写的。你回过来看这3年多的行情,假如你就按照上面的仓位比例来做,市场可以把你伤得很透吗?

不会,甚至可以跑赢绝大多数基民。

无论是前面阴跌行情还是最近的拼命反扑,这个仓位控制比例完全可以囊括。

当然,上面这个仓位比例没有考虑投资者心态承受能力的问题,这个当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做适当调整。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另外,这个仓位比例实际上已经是部分照顾到牛市的情况了,即使来牛市了也不至于踏空很多。假如牛市七八千点的,确实后面就基本空仓了,但我们也不可能为了把七八千点甚至是一万点的情况都囊括进来吧,那就会导致3700点这种点位仓位也很重。

所以上面的仓位比例已经部分照顾到了牛市的情况,仓位比例已经适当上移了,特殊牛市不能完全覆盖,确实有点短板。但是,这种行情在A股极其少,心态平和点的人也不一定要去赚那种人声鼎沸的点位。

以上,望新粉多加斟酌损益。

另外,顺接着上面这个知识点,讲一下平时整体控仓(减仓)的策略性问题:

整体控制仓位的时候还是认为基本上所有题材都贡献出一点仓位出来,这样比较合适,要靠个别题材的话,那就会导致它被减掉很多,不符合均衡配置的原则。再就是一开始你是很难预判市场接下来哪个题材强弱的。

尤其是起初仓位比较重甚至满仓的时候,我们认为可以不必对赌个别题材的机会,整体减仓比较中庸之道。当然,无论哪天赌赢赌输,我们也还是这个观点。策略的东西是多少有点机械的。

主要是一些波动大的题材,起初可能看起来很强势,实际上喜欢追逐和热炒的资金,他并不是立场坚定的多头势力。只要行情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马撤走资金,那么短期强势的有可能成了回落最多。当然,如果盘面不那么慌的情况,确实这些资金会不走,继续高举高打。

所以,客观来讲,对赌也不一定会输的。但这种对赌最好是在整体仓位已经控制下来的情况,比如仓位总体剩下2-3成或者4-5成之类的,想把认为最有希望的苗子留多一些下来,那也是可以的,对赌一下不对称优势的收益。这种情况,即使对赌输了,也还有很大的余地斡旋。

最近网上关于四川的那件传闻沸沸扬扬。我查看了一些资料,不能说百分百确认,因为这种事上面也不可能直接定义、定位,但看起来有那么回事。

不过是不是像网上说的是为了预防将来战争风险,这个未必。只能说是客观上有这个作用。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实际上就已经转移过一次重工业了,比如成飞(成都飞机)就是那个时期成立的。那时候确实为了应对战争,因为当时东北成了前线,怕被打烂,所以把一些重工业移到成都。

但这次是不是像网上传闻的那样,我认为未必。因为中西部实际上就已经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了,甚至东南亚国家也在承接我国的产业转移,已经不太需要通过像上个世纪的方式来进行。

我其实经常看我国的地图,容易陷入一个沉思,就是要怎么样才能盘活整个中西部的经济?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一定要在中部地区打造一个超级强市甚至是强省,这个省市因为地域相对靠近东部可以得到容易东部的经济辐射和支援,同时这个省市强大以后又能将自身的经济辐射到所在的中部和西部。

因为我们都知道辐射,随着范围的扩大,外围影响力是会越来越递减的,所以由于我国地域经度跨越很大,东部经济的影响力实际上在中部偏东的地方基本影响就不是很大了。

所以说白了,在中部就是要打造一个内陆强省,从而激活带动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市场。与其泛泛而带,不如集中力量以点带面。说白了,是时候需要一个强市最好强省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想法,不清楚上面是否也这样想,但或许有相似之处。所以并不认为,四川那件事单纯就是为了备战,但客观上可以有这个作用。

【更文不易,请多分享和转发

免责声明:本账号仅记录个人内容,不作投资建议,不构成投资咨询等服务,据此操作者盈亏自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请务必根据自身风险测评结果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文中提及的个股或基金仅为方便说明,并非推荐投资。文中提及的各种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或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