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祭是商朝的一大特色,是商王祖甲创立的一套祭祀套路,用来拜祖先。祖甲(?—前1152年)是商朝第25位国王,武丁之子,前任国王祖庚之弟。

祖甲幼年得父亲武丁宠爱,但不愿继位,将王位让给兄长,与平民同住。兄长病死后,他在位33年,善待民众。

《竹书纪年》记载他曾征伐西戎,晚年修订《汤刑》。霍光提到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分别叫“嚣”和“良”。

《史记》称他在位时荒淫无度,导致商朝再度衰落,他建立了周祭制度,并开创了王位嫡子继承制

但未形成长子继承制,也没有像西周那样严格的宗法制度,这为商末王子间的争斗埋下隐患。

周祭有五种形式,分别是鼓、舞、肉、谷和综合。每种形式都有固定的日子,按照天干来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祖乙的日子就是乙日,武丁的日子就是丁日。这样一轮下来,要花三十六或三十七个月才能把所有祖先都拜一遍。全部祭完,周祭才算结束

周祭这么复杂,是从甲骨文里看出来的。甲骨文里有很多关于周祭的记录,尤其是在商末的文丁、帝乙、帝辛时期,他们的卜辞里有很多祀谱材料。

这些材料最早是由董作宾先生在《殷历谱》中发现和整理的。

周祭制度看起来很庄严,但其实也很有趣。想想看,商王每天都要拿着龟甲或者牛骨去占卜各种事情,然后还要按照天干去拜不同的祖先,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还要用各种动物和食物作为祭品,比如狗、羊、牛、鹿、豕、鱼、龟、螺、蚌等等。这些东西都堆放在一起的场面肯定挺壮观的。

这也说明了商朝人对于祖先的敬畏和感恩,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祖先赐予的,所以要用最好的东西来报答他们。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和“礼”的精神发端。史料来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