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奶树

编辑:蝌蚪

2015年10月5日,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卡罗林医学院宣布,来自中国的女性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诺奖颁奖典礼上的屠呦呦

无独有偶,屠呦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大众所熟知,也是因为一个奖项——2011年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在获得这些奖项之前,屠呦呦其实一直都籍籍无名,可能只有极少数从事青蒿素和疟疾相关研究的人了解。

但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在国际的舞台上早就声名大噪。2007年,青蒿素疗法已经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疟疾的最佳方案。也正因为青蒿素,疟疾的每年死亡人数在这段时间出现拐点,开始下降。

同年,美国疟疾研究的专家路易斯·米勒,来到中国开会讨论青蒿素相关的研究进展。会后,米勒老先生就满会议室逮人问:“诶诶,你知道吗?你们中国人,是谁发明青蒿素的?你们这青蒿素咋发明出来的?”

米勒教授问了一圈,所有人的头都摇得像是一排拨浪鼓:“好问题,你问了个好问题啊!我们也不知道。”当然,在弄清楚了青蒿素的研究发展历史以后,米勒先后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提名了屠呦呦。

那当时的屠呦呦在干嘛呢?根据其官网上的履历,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直到1980年50岁的时候,才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71岁的屠呦呦担任博士生导师。直到现在。她总计培养硕士生4名,博士生1名。

单看这个履历,我们可能很难把她和中国第一个本土诺奖得主联想在一起。

“普通”的前半生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屠家。单看这个姓,其实还蛮少见的,据考证她家祖上也算是名门大户,在明清两代都是官宦辈出,比如尚书、巡抚等等。她的母亲姓姚,据说还和明初明成祖靖难时的元勋——姚广孝的弟弟有关系。

回到屠呦呦本身,光听她的名字,不难猜出其来源是《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可以想见家里确是文化人出身。如果再仔细品一品,我们也不由感慨:缘,妙不可言啊!“食野之萍”中的“萍”,其实就是指的某种蒿属的植物,所以有的诗经版本会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而青蒿,正是来自蒿属的植物。

既然生在书香门第,屠呦呦的童年教育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很早便接受了当时西化的教育。不幸的是,屠呦呦16岁时感染肺结核,被迫停学了两年。

18岁,疾病好转的屠呦呦进入效实中学,高三转学到宁波中学。当时的屠呦呦,很难说得上成绩特别优秀,有人找到了她当年的学籍档案,上面的成绩是语数英平均70分出头,化学67.5分,生物比较高,80.5分。当然我们也不知道排名咋样,只能说,大概率不是什么神童一样的人物。

而且据说她本人也有点那种“平平无奇”的感觉,通常梳个麻花辫,穿着朴素,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也不爱说话。根据这些描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正常,或者说普通的女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学时的屠呦呦

但是1951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并且选修了里面的生药专业。所谓生药就是天然药物,一般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里提取药物的研究。生药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植物化学、生物化学,以及一些药物提取方法等等。

四年之后,“普通的”屠呦呦从大学毕业,“普通地”接受当时的分配,进入刚刚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开始了“普通的”科研工作生活。玩笑归玩笑,这样的教育经历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很不普通了,毕竟能读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只不过放在今天,这是一条生物科研人很常规的职业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时的屠呦呦

做生药自然会接触到中药,但是屠呦呦是现代医学的背景,对中医其实不是很了解。1959年,已经工作四年的屠呦呦报名了“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学习班”,开始对中医药进行系统性的补课。在本科毕业后十几年的时间,她参与编著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也做了半边莲和银柴胡等一些中药关键化合物的提取工作。

学成之后,她继续回到中医研究院工作,直到1969年初,一个叫523办公室的组织,找上了39岁的屠呦呦。

这也是屠呦呦和疟疾,和青蒿素,最开始结缘的时刻。

“523秘密任务”的由来

要说清楚这个523任务,我们得把时间线往前稍微倒一下,回到五年前,把目光转向1964年的东南亚,这里也是当时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因为这里在打仗啊!美国入侵越南,越南战争爆发了。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越南的内战慢慢演变成了美国与中国、苏联之间的战争,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当然,战争相关的细节不是我们今天故事的重点,只是为了补充说明一下当时的背景。越南的气候条件很特别,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所以蚊子特别多,进而容易传播疾病,其中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就是疟疾

疟疾的感染源,是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寄生虫,它通常寄生在蚊子体内。当蚊子吸血的时候,疟原虫会顺着蚊子的口器进入到人的血液中。进入人体内,疟原虫就开始大杀四方,入侵血细胞、肝细胞,然后大量繁殖,继续大杀四方,周而复始,直到碰着下一只蚊子来吸血,部分疟原虫会顺势回到蚊子体内,进入新的传染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疟原虫传播周期

残留在人体里的疟原虫,会导致发热、头痛,以及战栗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反复发生。倘若两天发烧一次的情况叫间日疟,症状相对较轻;如果每天都发烧,则属于恶性疟疾;严重到一定程度,烧到脑子叫脑疟型。但是如果人反复发烧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肝脏、大脑、肺部、肾脏严重衰竭,更有甚者会因此死亡。

相关又不相关的小知识: 镰刀型贫血症,又叫地中海贫血,属于遗传病,但也是一种天然对抗疟疾的方式。简单来说,这类疾病患者的红细胞皱缩得像镰刀一样,与正常红细胞类似甜甜圈的形态不同,导致这些畸变的红细胞存活时间变短了。入侵红细胞的疟原虫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感染周期中断。

疟疾的恐怖不容小觑。即便进入21世纪,平均每年依然有大约2亿例疟疾感染病例,其中数2005年尤为严重,有接近200万人因此而死亡。在越南战争的时候,按照不完全统计,美军和越军每年因疟疾的死亡人数,可能甚至要比因为真枪实弹死亡的人数更多。

虽然在五、六十年前的1920年代,当时科学家已经从金鸡纳树上提取出了抗疟神药——奎宁,后来也开发出了衍生物氯喹,但是“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强大”,这些神药神了快四十年,被杀剩下的疟原虫可都是氯喹杀不掉的了。于是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氯喹不那么顶用了。

而且打仗都在山沟沟和树林里,这种药物的生产和供给也跟不上。于是美军这边就想办法,开始筛新药。据统计,越战十年期间,美国的军事研究所筛了21万种化合物,愣是没筛出什么好用的新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规疟原虫检测方法,直接观察血细胞

那越南怎么办呢?筛药是不可能筛药了,刚刚开始独立的越南共产党没有钱,也没有场地开发新药,光打仗已经够费劲了。越南政府没办法,就只能找个大腿抱一下了。于是他们就找到了中国,找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当时的毛主席大手一挥:**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时间点,是1964年。

但是吧,这事还涉及军事机密,肯定不能对外公开,于是当时这项任务最早是交给了各地的军事医科院。开展了一段时间以后,军事医科院产出了不少成果:他们综合国外的研究进展,开发了一种叫CI-501的新药,并结合已有的疗程,做出了一款预防药物,简称“防1”,每七天吃一次药就能预防疟疾发作。

与此同时,中医层面也有了突破。但并不是我们今天都很熟悉的青蒿,而是一种叫常山的药物,就是“常山赵子龙”的那个常山。

常山这个药草,在大部分中医典籍都提到过,能抗疟。当时已经有研究,提取了常山里的有效成分,叫常山乙碱,抗疟效果还凑合。但是,药效凑合归凑合,患者吃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凑合”。常山乙碱的作用那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吃这个药的人会有个副作用,就狂yue不止。这也是中医典籍里记载的 ,常山,能抗一些疟,但催吐。

我们现在知道,生物碱,那往往不是“是药三分毒”,而是大概率都有毒。类似的比如我们以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抗癌神药,紫杉醇,确实能抗癌,但是容易导致脱发、腹泻,以及对骨髓和心脏造成副作用。

那说回这个军事任务,干了两三年了,领导觉得你们这进展忒慢了吧!这样下去人家越南仗都打完了,你们估计都帮不了人家!于是,毛主席又是大手一挥:光是军队搞,不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大家一起来!于是各个研究所、制药厂都加入进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23任务组织框架

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饭店,举办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这个全国大协作的抗疟疾任务,但是任务还是个军事任务啊,要保密,所以起个代号,既然开会是5月23号嘛,那,就叫523任务了。

523任务后续会如何发展?而屠呦呦又是如何与523任务结缘的?又有哪些工作者参与其中?我们会在《青蒿素往事》的后续篇章中,继续揭开这段往事的来龙去脉。 如果你想提前了解后续的故事和细节,也欢迎在各个主流中文博客平台以及苹果Podcast中,找到我们的播客平台,生物漫游指南,收听完整的音频节目,可能比文字更加有趣和生动。 (可点击原文链接收听,这确实是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