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盛夏,烽火连天起,十二万刘邓大军奋勇南下,千里挺进大别山。

将士突破重重阻碍,却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粮草弹药几近枯竭,更有敌人在四周环伺。

孤军深入,没得吃没得喝,眼看大军要活活饿死,刘邓正发着愁,忽然一个高人来指点。

高人洞察情况,提出一招妙计,顿时解决大军缺粮问题。

挺进大别山到底发生了什么,其战略意义是好还是坏呢?

当时弹尽粮绝,野草都吃光了,这神奇的高人又是谁,竟能一招就解决大军缺粮的问题。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别山雄踞百里,地处安徽、河南与湖北三省交界,余脉向西北延伸至秦岭,向东北则与皖南山脉隔江相望。

尽管东西主脉仅约两百余公里,但作为长江流经的最后一座大山,它占据了制高点,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万里长江,至此封喉

大别山内,崇山峻岭内森林密布,非常适合部队躲藏和迂回,若能占据此山,则能够掌控三省的咽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大举进攻陕北,两个拳头攻势下,包围圈越收越窄。

因此1947年7月23日,毛主席提出了一个伟大战略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这个战略当时争议颇大,但毛主席把控着全局,特意给刘伯承和邓小平,发了一封加急密电,直言根本原因。

这密电总结起来,只有六个字:“陕北甚为困难”。

挺进大别山,既是主动出击打出去,更是牵扯敌军回防,解决陕北的危机。

收到这封电报后,刘邓二人终于知道,他们肩负的任务之重,于是迅速恢复表示,休整半月全力挺进大别山。

实际上他们仅休整一周,便星夜出发疾驰大别山。

战机稍纵即逝,部队走得太过匆忙,仅有十余日准备,原计划的后勤补给不足,也为后续大军缺粮,埋下了一个伏笔。

千里挺进大别山,十二万大军人潮汹涌,这路上艰难险阻,岂是那么简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路穿山越水,大军疾行穿过陇海路险阻,来到了堪称死亡区的洪涝地带。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曾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阻止日军的进攻,导致黄河洪水泛滥,形成堪称死亡区的黄泛区。

尽管时间流逝,黄泛区的洪涝逐渐静止,但水淹没的区域已难以辨认,只剩下一些崩塌的屋脊,作为模糊不清的遗迹。

大军行走其间,双脚频繁陷入泥泞陷入则随时可能死亡

刘邓大军忍痛舍弃部分重武器,但仍寸步难行,幸得周边民众慷慨解囊,全家鼎力相助。

他们每经过一处,当地民众就迅速行动,捐赠大树、桐油及各式物资,甚至贡献自己门板造船,帮助大军前行。

不少民众还非常热情,捐赠担架、车辆、牲畜及粮食,更有多名青年毅然加入南下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益于民众相助,大军终于穿过黄泛区,不久后又面对沙河、涡河、汝河三道大河天险。

与此同时,国民党终于回过神来,派出了无数军队回防阻拦。

刘邓大军南下途中,与敌人发生不少战役,在鲁西南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歼灭国民党军九个半旅,并缴获大量物资。

艰难渡过三条大河后,刘邓大军的后方,有国民党十几个旅的追击,而他们的前方,则是挺进大别山的最后一道天险。

那就是穿过淮河,可他们成功占领淮河北岸县城及多个渡口,面临着一个巨大难题。

淮河浩浩荡荡,却是无船可渡,追兵也即将赶至,这如何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正是八月,淮河正值雨季,水流湍急水深莫测,况且大军将士都是北方人,普遍不谙水性,贸然渡江无疑风险重重。

在此危急存亡之际,邓小平果敢提出,由刘伯承亲率部队渡河,而他与李达则留后,负责阻击国民党追兵。

刘伯承临危受命,赶至淮河边,看到淮河水深流急,恐怕难以徒步涉水而过。

但是他并未就此放弃,决定亲自上阵,踏上竹排手握竹竿,前往淮河探查水深,惊得岸上战士胆战心惊,生怕他出了事。

过了一会,刘伯承眼神一亮,果断下令:“水深尚浅,即刻渡河!”

这时晨曦初照,河水渐渐退去,大军闻令而动,毫无迟疑涉水而过,奇迹般横渡了淮河,做到了当地人都不敢去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刘邓大军全部渡河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匆忙赶到,但他们面对汹涌的河水,却显得犹豫不决。

就在此时,河水再度猛然上涨,上游猛然袭来一波洪峰,使得淮河彻底无法徒步穿越。

国民党军队只能哀叹不止,眼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却因淮河阻挡,再也追不上了。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区。

可这还远远没有胜利,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严重缺粮食。

当时,刘邓大军采用分区供应的后勤体系,此体系在抗战期间成效显著,但面对大范围且长距离的军事行动,其弊端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军区及纵队各自为政,仅负责区域内供给,若部队远离基地,后勤补给会成为困扰。

尤其棘手的是,刘邓大军出发太匆忙,还来不及设置副职负责战时后勤事务。

如今深入大别山区,地形非常复杂居民分布稀疏,部队的行军和作战变得尤为困难。

往往前面部队一旦通过,吃完了当地粮食,后面的部队跟上来,就没有任何补给,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比喻,那就是吃一条线。

更为严峻的是,国民党军队实施了合村并寨的政策,导致了百姓大量逃散,进一步加剧了物资匮乏的局面。

大军不仅买不到粮食,甚至连炊具都没有,随着战事深入,后勤系统全面瓦解,一系列严峻问题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装备也遭到重大损失,四千辆大车作废,近万头牲口丧失,弹药非常短缺,手榴弹成为仅剩的重火力武器,且数量也即将耗尽。

没有兵器弹药,没得吃没得喝,眼看就要饿死了,这可怎么办呢?

刘邓大军不得不采取游击战术,选择化整为零,艰难地维持生存。

可这压根支撑不了多久,大军随时可能会崩溃。

在大军陷入绝境时,一个神奇高人突然出现了。

这个人便是邓子恢,一名红军资深革命家,是我党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邓子恢曾任中华苏维埃政府财政要职,此时专门负责我党的各类后勤工作。

他来到后敏锐观察着,一下看清问题核心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军在大别山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此困境源于政策的过度激进,而且财经管理混乱不堪,进而引发货币体系的混乱。

支前工作模式显得尤为滞后,后勤工作也远远跟不上,这些问题交织影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这可怎么办呢?刘邓二人连忙请教,终于得到了一个高招妙计。

邓子恢以其独到的眼光,提出“八步三头”的巧妙策略,瞬间解决了大军缺粮的问题。

那什么是八步?

这是发动民众的八项程序,从亲近民众,到洞悉民情,从确立口号,到广而告之,从发掘积极分子,到构建农会,从构筑基层政权,到最后稳固正确。

每走一步都是坚实稳固,相互衔接形成完整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什么是三头?

这更是精妙绝伦,包括点头摇头杀头。

最初时对地主劣绅点头示好,以安其心稳定局势;待群众运动兴起,他们若来求庇护,则应摇头拒绝以示立场。

如果地主劣绅勾结国民党,甚至组建还乡团,则必严惩不贷,坚决杀头。

这套方法外表朴素,实则蕴含深厚智慧。

它要求既要激发民众参与热情,又需精准掌握行动的分寸,既要坚决打击敌人,又需避免过于激进。

邓子恢深刻体恤民众利益复杂难题化为简易,基层战士迅速掌握并有效运用

这政策与国民党推行的合村并寨不同,不是迫使民众迁居,而是让民众真切感受实惠,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

这招堪称绝妙,不仅力挽刘邓大军于危难之际,更为解放战争全面胜利铺设了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这招妙计,刘邓大军很快解决了粮食危机,实现了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那么,这个意义到底是什么?

是解放战争的伟大转折也是历史转折关头

其意义远不止于在该地区进行战斗,更是一次突破重围的勇敢尝试。

这不仅让蒋介石倍感压力,牵制大量国民党军队,极大地缓解了陕北地区的压力,还解决了困扰解放区的后勤补给难题。

这一行动战略意义深远,不仅带来局部战场胜利,更从全局角度出发,为战局注入了新的活力,被视为战略反攻的序幕。

革命先辈以无畏之姿,引领大军挺进大别山,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以生命鲜血为代价,为我们铸就了今日的锦绣河山。

巍巍大别山,铮铮英雄魂,今日之盛世繁华,正如先辈所愿!

听到这儿,您有何感想呢,欢迎关注留言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