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是什么照亮了晚期胃癌患者的曲折抗癌路?

胃癌作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死亡率虽在近年来因早筛、早诊及综合治疗理念的推进而有所下降,但仍占据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胃癌治疗策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胃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为推动我国胃癌诊疗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不同区域医生间的经验交流,并促进消化道肿瘤治疗新理念的推广,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心策划的消化道肿瘤治疗专家论坛,适时推出了“突破·胃来可期”—胃癌靶向治疗全程管理治疗理念优化项目。该项目旨在搭建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聚焦于胃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进展,让医生们能够分享真实的规范化诊疗经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共同为提升我国胃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贡献。

本期“突破*胃来可期”将分享2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全程诊疗经过,期望为临床诊疗实践提供参考。第一个病例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提供,第二个病例由福建省肿瘤医院提供。

病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一、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64岁

病史回顾:2019年5月13日,患者因腹胀1个月,于外院查胃镜提示“胃角溃疡”,病理活检提示“腺癌不除外”。外院CT提示“胃角增厚,伴肝胃间隙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肝右叶占位”。我院病理提示“中分化腺癌,Lauren分型肠型;免疫组化(IHC):HER2(3+),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EBER(-)”。患者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史,长期烟酒史,无家族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2019年6月11日,基线腹盆CT

临床诊断:胃角腺癌(T3N1M1,IV期,HER2阳性)

二、治疗经过

1.一线治疗:

治疗方案:2019年6月21日至2021年6月8日,患者入组III期KEYNOTE-811临床研究,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安慰剂+曲妥珠单抗+(Cap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35周期。

最佳疗效评估:治疗2周期后,胃周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一线治疗2周期后,评效PR。

复发转移:2021年10月28日,CT提示淋巴结较前增大,疗效评估:疾病进展(PD)。

无进展生存期(PFS)1:28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一线治疗35周期后,评效PD。

■ 2.二线治疗:

治疗方案:一线治疗进展后,患者再次活检,提示:高分化腺癌,Lauren分型为肠型,IHC: HER2(2+),PD-L1 CPS=3。入组TIGIT相关Ⅰ期试验。

复发转移:2021年12月23日、2022年1月4日、2022年2月23日,复查均提示淋巴结缓慢增大,较基线进展,末次发现肝脏新发病灶,整体疗效评估:PD。

PFS2:1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二线治疗后,淋巴结缓慢增大,肝脏新发病灶,评效PD。

■ 3.三线治疗:

治疗方案:2022年3月8日,患者入组II期“DESTINY-Gastric06”临床研究,采用“德曲妥珠单抗 6.4mg/kg→5.4mg/kg”药物治疗。

疗效评估:治疗后,胃周淋巴结较前缩小,肝转移瘤较前缩小至消失,整体评效PR。

PFS3:12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三线治疗后,胃周淋巴结较前缩小,肝转移瘤较前缩小至消失,评效PR。

■ 4.手术切除:

多学科讨论(MDT)意见:患者肝脏转移灶几乎消失不见,PFS时间持续1年,化疗耐受逐渐下降,可行原发灶切除术。

手术探查:2023年3月15日,手术探查:无腹水,肝脏未见转移,腹盆腔未见转移结节,结合术前纳米碳定位,肿瘤位于胃角,约3×3cm,未侵及浆膜。

术后病理

  • 中分化腺癌,Lauren分型:肠型

  • 浸润深度:黏膜下层;黏膜下层浸润深度:0.2cm

  • 治疗反应:粘膜下见少量腺癌浸润,周围可见间质纤维增生,伴无细胞黏液池形成,符合治疗后反应;癌残存比例:约20%;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退缩分级(TRG)分级:2级

  • 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6

  • 病理分期:ypT1bN0

随访复查:患者术后未行药物治疗2024年5月复查未见新发病灶,DFS 12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术后7.5个月的腹盆CT报告

病例二:福建省肿瘤医院

一、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52岁,ECOG评分1分。经济条件差

病史回顾

手术切除:2018年5月15日,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 术后病理:(全胃):胃贲门后壁近小弯侧溃疡型中分化腺癌,含70%中分化管状腺癌、20%微乳头状癌和10%中分化乳头状腺癌,侵及浆膜下层,伴神经及脉管侵犯。多个淋巴结转移:贲门右淋巴结7/9个、幽门上淋巴结1/1个、第1组1/4个、第3组3/5个、第7组3/3个、第9组1/2个。

  • 免疫组化:Ki67(40%),CK7(+++),CK20(-),villin(+++),CDX-2(个别细胞阳性),SATB-2(-),CD56(神经+),CD34(血管+),HER2(3+)。

  • 病理会诊(广州某检验中心):PD-1肿瘤细胞(0),PD-L1肿瘤细胞(0),免疫细胞(<1%)。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法(FISH):HER2扩增阳性。基因检测:微卫星稳定(MSS)

  • 术后分期:pT3N3bM0,IIIC期

辅助化疗:2018年7月5日-2018年10月4日,患者接受“SOX”方案化疗4个周期。然而,在最后一次用药后,患者出现了3级腹泻及恶心呕吐,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随后定期复查。

复发转移:2019年4月12日,患者复查PET-CT,结果显示:左颈、左侧咽旁间隙、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后转诊我院,完善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基线影像学

临床诊断:胃贲门后壁近小弯侧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术后(pT3N3bM0,IIIC期,HER2阳性,MSS,PD-L1阴性) 化疗后纵隔、右肺门、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TxNxM1 IV期)

二、治疗经过

1.一线治疗:

治疗方案:2019年5月23日至2019年11月20日,患者入组III期临床研究,采用“帕博利珠单抗/安慰剂+曲妥珠单抗+(Cap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8周期。

不良反应

  • 休克:第8周期治疗当天,约奥沙利铂输注结束半小时后患者出现休克(考虑感染性休克可能性大),患者拒绝再次使用抗肿瘤药物。

  • 免疫相关性肠炎:距末次用药3月余,患者出现腹泻(超10次/日),激素治疗后好转。

  • 甲状腺炎:治疗期间先后出现甲亢、甲减,治疗结束后好转。

最佳疗效评估:疾病稳定(SD)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一线治疗前后变化

复发转移:2021年9月7日,CT提示胰腺新增病灶,最大横截面积约1.8cm×1.0cm;腹膜后多发淋巴结部分较前略增大。疗效评估:PD。

PFS1:27个月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一线治疗进展(新增胰腺病灶)

2.二线治疗(外院):

治疗方案:2021年9月23日至2022年2月17日,接受“曲妥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替吉奥”方案治疗6周期。

不良反应:第3周期起,患者因反复腹泻,后续停用“替吉奥”后好转。

2022年3月起,因无法耐 受停用抗肿瘤治疗。

复发转移:2022年4月9日,当地CT示: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较前增大。疗效评估:PD。

PFS2:6个月余。

3.三线治疗:

治疗方案:2022年4月26日至2022年9月2日,接受“德曲妥珠单抗”治疗7周期。

不良反应恶心、食欲下降,体重下降

剂量调整:初始剂量6.4kg/mg,400mg*3次。4周期治疗后,由于体重下降至60.5kg,剂量由原本的6.4mg/kg降为5.4mg/kg。后由于体重下降,最低至59kg,患者不愿继续治疗。

最佳疗效评估:SD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三线治疗前后变化

复发转移:停抗肿瘤治疗3月余后,患者复查CT示:纵隔及右肺门肿大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部分较前稍增大,胰体部病灶较前增大,左肾上腺占位,考虑转移。疗效评估:PD。

PFS3:8个月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1. 三线治疗进展(左:新增左肾上腺病灶;右:胰腺病灶较前增大)

4.四线治疗:

治疗方案:2023年2月2日至2023年3月28日,予以“伊立替康+阿帕替尼”方案治疗4周期。

疗效评估:2023年4月12日复查胸腹部CT,左肾上腺病灶(2.8cm*2.1cm→3.7*3.3cm)和胰腺病灶(1.9*1.6cm→2.8*2.0cm)较治疗前进一步增大,疗效评价:PD。

PFS4:2个月余。

5.五线治疗:

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检测CLDN18.2,结果表达阳性(半定量评分系统H-SCORE:205)

治疗方案:2023年5月6日至2023年6月15日,患者入组CLDN18.2 ADC的I期试验,治疗3周期。

复发转移:2023年9月,发现脑转移。

PFS5:1个月余。

OS:3年8个月。患者于2023年12月9日因肺炎去世。

总结

胃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和预后较差的肿瘤,其治疗靶点多样[2],其中HER2阳性率约为17.5%[3],使得抗HER2药物的研发最为热门,主要集中在ADC领域。德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种创新ADC药物,专为靶向HER2设计,其独特的三部分结构:一是新型且高效的喜树碱类似物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DXd),作为强效的细胞毒性载荷,抗肿瘤效力是伊立替康的活性代谢产物SN-38的10倍,还可有效克服与紫杉类药物交叉耐药;二是新开发的酶切割连接子,确保药物在到达目标细胞前保持稳定,并在到达后精准释放载荷,实现了高达8:1的药物抗体比(DAR),增强了药物的抗肿瘤效果;三是高度人源化的抗HER2抗体,能够精准识别并结合HER2过表达的肿瘤细胞。这种设计使得德曲妥珠单抗能够同时杀伤目标及其邻近的肿瘤细胞,展现出强大的旁观者效应[4-6]。

其次,DESTINY-Gastric01研究[7]初步验证了德曲妥珠单抗在胃癌后线治疗中的显著疗效。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GC/GEJ腺癌患者中的疗效。患者的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44.4%的患者接受过至少3线治疗。结果显示,与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德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ORR和OS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改善:ORR为51.3% VS 14.3%,中位OS为12.5个月 VS 8.9个月。两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5.7% VS 62.5%。在后续的随访中,德曲妥珠单抗继续展示出可控的安全性特征

病例1的患者,初诊即为晚期胃癌伴肝转移,预后极为不乐观,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中位OS仅有12个月,5年OS率低于20%[8]。然而,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ER2阳性,为靶向治疗开辟了可能。患者在一线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PFS达到了28个月,远超传统化疗的预期效果,然而,患者难免出现耐药。此时,德曲妥珠单抗的介入成为治疗的关键转折点。患者在三线治疗中采用德曲妥珠单抗后,胃周淋巴结缩小,肝转移灶甚至缩小至消失,再次达到了PR的疗效,且PFS达到了12个月,既延长了生存时间,也为后续手术创造了条件。2024年版的《胃癌肝转移诊断与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9]指出,对于经系统治疗,即使仅达到PR或SD状态无法实现R0切除,原发灶的切除亦可使病人受益,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其5年OS率有望提升至23.8%-24.7%[10]。上述患者经过MDT讨论,考虑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逐渐降低,遂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期ypT1bN0,未见淋巴结转移,且术后未行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未见新发病灶,这一结果无疑是对德曲妥珠单抗疗效的最好证明。

病例2是一位HER2阳性胃癌患者,该患者早在辅助治疗和一、二线治疗阶段就显示出对化疗等药物的明显不耐受。三线治疗选择德曲妥珠单抗,正是基于其优异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全身性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这点对于已经历多线治疗、身体状况相对较弱的患者尤为重要。尽管该患者三线治疗仍出现了不良反应,但均处于可耐受范围内。德曲妥珠单抗在剂量调整方面也显示出了灵活性。针对患者体重的下降,剂量由6.4mg/kg调整至5.4mg/kg,既确保了疗效,又减轻了药物对身体的负担。该患者三线治疗的PFS达到8个多月,相比二线治疗有所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疾病的进展,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生存时间

科室介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 科室规模:接诊量大,人员、硬件配置完备,拥有强大护理团队。

  • 人才梯队:涵盖初、中、高级人才,是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肿瘤医院。

  • 专业实力:专长于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诊疗水平国内领先,国际享有盛誉。

  • 高生存率: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领先欧美,与日本持平;间质瘤病例治疗记录全球单中心最多。

  • MDT协作:国内最早发起MDT,集合多科室专家,MDT定时讨论,以病人为中心,共商最佳治疗方案,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

  • 临床研究:牵头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内及亚洲久负盛名;参与制定多项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疗规范。

  • 学术影响力:科室成员在多个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举办高影响力学术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内科

  • 科室实力:由23、24区二个病区组成,共有医师20名,床位79张。现有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7名等,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

  • 收治病种:参照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病种及核心技术清单,本亚专科应收治病种及核心技术覆盖率为100%,覆盖大肠癌、胃癌等,与国际同步的诊疗手段,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等。

  • 高生存率:中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中晚期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荣誉认证: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 ,如“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等,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MDT协作:依托多个MDT小组,整合多学科专家,为复杂病情患者提供最优方案。

  • 临床研究:每年新增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高质量SCI期刊,多次在ASCO、ESMO等国际会议进行口头及壁报交流。

  • 规范化诊疗:推动消化系统肿瘤合理用药基层培训工作,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参与制定国内CSCO指南,促进规范化诊疗。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文献:

[1]郑荣寿, 张思维, 孙可欣, 等. 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3): 212-220.

[2]郑宇,潘宏铭.胃癌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24,51(04):234-239.

[3]Ajani J A, D’Amico T A, Bentrem D J, et al. Gastric cancer, version 2.202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2022, 20(2): 167-192.

[4]Modi S,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 Feb 13;382(7):610-621.

[5]Nakada T, et al.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o the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fam-] trastuzumab deruxtecan (德曲妥珠单抗a), for HER2 cancer therapy. Chem Pharm Bull (Tokyo). 2019;67(3):173-185.

[6]Lapoirie J, et al. Irinotecan and its metabolite SN38 inhibits procollagen I production of dermal fibroblasts from Systemic Sclerosis patients. Sci Rep. 2021 Sep 9;11(1):18011.

[7]Yamaguchi K, Bang Y J, Iwasa S,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DS-8201)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GEJ) adenocarcinoma: Final overall survival (O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 2 study (DESTINY-Gastric01)[J]. 2022.

[8]Xiao Y, Zhang B, Wu Y. Prognostic analysis and liver metastases relevant factors after gastric and hepatic surgical treatment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Ir J Med Sci, 2019,188(2):415-424.

[9]高云鹤,宁宁,杨鋆,等.胃癌肝转移诊断与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05):481-489.

[10]Petrelli F, Coinu A, Cabiddu M, et al. Hepatic resection for gastric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Surg Oncol, 2015,111(8):1021-1027.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