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谈过北魏的元恪登基执政根基是不稳的,所以才有了宗室元禧等人的夺权的问题。而结果是元恪联合了勋贵掌管禁军的于烈等人,才废掉了宗室势力,并对宗室进行了清洗。

但元恪巩固了权力之后,开始重用自己的舅舅高肇,由此在北魏内部宗室和高肇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烈。公元512年就发生了司空元怿和高肇在朝堂上矛盾激化的问题。

那么高肇和元怿矛盾激化的背后暴露的北魏的哪些问题呢?为什么元恪要如此的保高肇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原文和译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仅放置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罗马不是一天崩塌的,北魏也是如此。我们读《资治通鉴》,会发现北魏在元恪在位时,很多矛盾就暴露得非常充分了。

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权力平衡的问题,就是元恪要重用谁,依靠谁,平衡谁的问题。

要知道一个政权内部,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最终就会形成不同的势力报团取暖。最终在一个组织内部就会形成不同派系的争斗。而对于统治者而言,反而是默许甚至是鼓励这种争斗,因为只有争斗,才有平衡,才会在这个过程中让皇权变得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元恪接手北魏,要不是元禧,元详和于烈这些人之间有矛盾和分歧,元恪也不会有机会联合于烈父子做掉元禧等宗室势力,实现对于想要夺权的宗室势力的清洗。

但元恪当然也不会让于烈父子做大,否则他们同样会变成自己执政最大的威胁。所以元恪在这个过程中又扶持了外戚势力,也就是自己的舅舅高肇来做平衡。

而高肇本身在北魏实际上是没有根基的,他相当于就是元恪扶持起来压制其他势力的工具罢了,而高肇显然对这个定为也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一般的脏活累活都是高肇出头了,所以也就导致高肇成为了朝堂内其他势力针对的对象。

之前将后宫高皇后扶正,打压于皇后,背后其实也是元恪借高肇打压于忠势力。而之后高肇打压元恪的弟弟元怿和元愉以及叔叔元勰其实背后也是元恪的意图罢了,因为高肇的权力是元恪给的,但是元勰,元怿,元愉这些人是随时可以接掌自己的帝位的。

之后元愉谋反被杀,元勰也被杀,元恪放过了元怿,任命元怿为司空,实际上也是要在朝堂内部达成平衡。

所以为什么元怿借和元恪兄弟喝酒的时候,又构陷高肇,而元恪却笑而不答,其实高肇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替不方便出头的元恪所做罢了,而元怿和高肇之间的争斗,其实也是元恪想要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时还发生了一件对北魏之后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就是元恪违背了祖训,立了元诩做太子,但没有按照祖训杀掉其母亲胡充华。按照北魏的祖制,立了谁为太子,就要把其母亲杀掉,以防止太子当政后母后擅权。这一措施确实有效果,但也产生了弊端,就是后宫这些女人都不愿意生儿子,如果发现怀了儿子都要处理掉,就导致皇帝年龄比较大了还没儿子的问题。毕竟哪个女人也不想生个儿子然后自己死掉。

所以最后就出现了胡充华这样愿意孤注一掷生儿子来博取未来的现象。也正是胡充华这样的性格,才导致了后来的胡充华擅政导致的北魏的分裂,这是后话,我们还会讲到。

当然也是这个原因,元诩出生的时候元恪已经二十七岁了,在古代平均年龄比较低的情况下,元诩的到来就有点太迟了。而且历史上元恪三十二就驾崩了,那时元诩才五岁,最后政权落在胡太后手里就成为了必然。这才是北魏后来乱局的关键。

当然元恪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寄予厚望的,所以他让尚书右仆射郭祚当帝师。后来又拜中书监崔光为老师。这两个人都是不简单的。郭祚出身太原郭氏,崔光出身清河崔氏,都是当时知名天下的豪门士族。所以元恪此举其实也是在笼络这些汉族的豪门势力,希望他们来辅佐元诩,支持元诩。

所以理清了这些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元恪所做的这一切背后其实都是有道理可循的。但是最可惜的就是元恪死得太早,太子太小,导致北魏的政坛迅速失衡,最终才出现崩塌,

而在公元512年,《资治通鉴》还记载了南梁萧衍制定五礼并诏令执行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什么是五礼呢?中国古代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军礼。

吉礼:祭祀以祈求吉祥的礼仪。(如:祭祀天神地祗和宗庙(祖 先)的祭祀。封禅是历代最大的吉礼。)

凶礼:伤亡灾变之礼。(如: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丧礼最为重要。)

宾礼:主宾相见场合的礼仪。(如:朝拜,会见,会盟,中国 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

嘉礼:“喜庆”之礼。(如: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 等。)

军礼:军武之礼。( 如: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

为什么古代如此注重五礼呢?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行为准则,而这种规则和行为准则不可能全部依靠法律来实现,法律应该是最低的标准,而且应该是红线,触碰之后要收到严格的惩罚。但在法律之上,实际上就是道德的标准。在中国古代,这种道德标准就是通过礼来实现的。所以我们才说古代中国是礼法社会。

我们也知道从周代开始中国迈入宗法制社会,而这种宗法制的长幼尊卑的规则实际上也是来源于礼。比如古代的丧礼的要求是非常多的,谁应该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情,背后实际上都是基于宗族的秩序来决定的,而全国能采用一样的标准,背后就是靠国家制定的礼来约束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礼法,就势必会造成秩序的混乱,最终造成文化的割裂甚至走向分裂。所以萧衍等统治者才会如此重视五礼的制定并严格执行。

其实不仅中国是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任何国家的秩序都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在法律基础之上一定是道德的制约。而在国外在过去因为是宗教社会,所以道德的约束都是通过宗教的教条来完成的。如果没有道德层面的约束,仅仅依靠法律,那么如西方一样出现各种思潮和乱象就非常的正常了,法不禁止就可为其实也不正确,法律无法对比如插队这种事情做处罚,那么就意味着不需要遵守插队等秩序了吗?毕竟如果任何事情都要通过法律来解决,执法机构,审判机构要庞大到什么样子是非常可怕的,而成本也是一个社会不可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