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对越“烈士”突然复活,谁知回到村子后,他的一等功被取消,村民们纷纷对他冷眼相待,几十年来,坚持给自己扫墓。
“我没有死,很愧疚”。
牺牲了就是英雄,活下来的难道不是吗?
1979年,何源海踏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
战场上,枪林弹雨,何源海与战友们一同冲锋陷阵,却不幸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班长陈晓成见何源海伤势严重,气息微弱,在那混乱且紧张的战场上,误以为他已经牺牲。
他们怀着悲痛的心情,用树枝树叶盖在他身上,随后继续投入战斗。
直到战争胜利后,何源海的“遗体”被庄重地运回了家乡,他被追认为一等功,在烈士陵园里为他立起了庄严的墓碑。
村里的人都为他感到骄傲,他成为了家乡的英雄。
没想到,两年后,一个憔悴的人悄然回到了村庄,正是众人以为已经牺牲的何源海。
村民们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疑惑和不解。公安人员迅速赶到,将何源海带走进行隔离审查。
审查的过程漫长而煎熬,何源海被迫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原来,他当时虽然重伤倒地,但并未完全失去意识。越军将他俘虏后,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企图从他口中获取情报。
在无尽的黑暗和痛苦中,何源海无数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自杀都被越军及时发现并救回。他在小黑屋里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直到中越交换俘虏,他才得以重获自由,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温暖的怀抱和热烈的掌声,而是冷漠的眼神和无尽的猜疑。
村民们以为他是主动投降才活下来的,一时间,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四起,甚至有人怀疑他是间谍。
面对这样的境遇,何源海十分心疼。每当苦闷的时候,他都会来到烈士陵园,静静地站在自己的墓碑前,和已故的战友诉说着内心的无奈。
幸运的是,他并非孤军奋战。
连长陈晓成和一群战友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为他奔走呼号,为他争取应有的保障,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有他们的支持,何源海的一生就依然有价值,只要有人记得,那他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信源:《战争与社会》- 分析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观念如何塑造对英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