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名单。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办法(试行)》,经过组织申报、资格审核、会议评审、答辩评审等环节,教育部研究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等34个创新团队为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启动

据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立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高校遴选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有效提升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支撑力、贡献力,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根据要求,创新团队主要依托的学科应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原则上须为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或在相关评价中处于前列的学校优势学科。团队至少应涵盖2个(含)以上一级学科,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与理工农医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其资助周期为三年,连续资助期限不超过两个周期。资助周期内,教育部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依托高校支持经费每年不少于100万元。

据湖南大学发布,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名单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选首批建设名单的部分团队信息汇总如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马赛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重大工程设计协同创新团队”成功入选

该团队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集聚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未来实验室、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在内的多个科研院所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创新团队将赓续清华大学学术精神,围绕学术前沿与现实关切,以艺术与科学融合为发展特色,探索设计学与工学的学科交叉发展路径,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背景多元、实力雄厚的创新队伍,产出一批具有高度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

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陈云松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数智创新研究团队”获批建设,这是江苏高校唯一入选的创新团队

近年来该团队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的应用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截止目前,团队核心成员先后承担重要科研课题数10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国社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社科和国自然一般项目多项。在国内外中英文一流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同济大学

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设计赋能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创新团队”获批建设

该团队将研究人工智能时代“设计”这一新质生产力如何全面赋能中国未来的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自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我国下一阶段城市发展、建设和治理找寻具有范式转型意义的新思维、新范式、新理论和新方法,进而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中国思路和中国路径。

湖南大学

其中,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跃军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碳定价机制与智能决策创新团队”入选,这是在湘高校唯一入选的创新团队

张跃军教授领衔的湖南大学“碳定价机制与智能决策创新团队”长期聚焦碳交易与碳减排机制、能源金融与碳金融、能源环境政策绩效评价等领域,近年来承担重点项目、专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20余项,提交20余份资政报告被党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其中10余份报告得到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孙庆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申报的“文明传承与交流互鉴考古学阐释创新团队”获批建设。

“文明传承与交流互鉴考古学阐释创新团队”坚持以物证史、正本清源,面向“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立足中国文明观、“文明交往论”的东方视角,开展“丝绸之路”历史内涵与特征研究、农牧互动与文明演进模式研究、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与比较研究,深刻挖掘丝绸之路的时代价值,构建丝路文明中国阐释的话语体系,为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局“文明冲突论”提供中国智慧。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财政基础理论创新与财税改革研究团队”获批建设。

该团队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重大研究团队。团队以中国特色财政基础理论构建、财税改革与政策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攻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并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科学理论体系,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锻造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

新文科建设,正当其时

不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近年来,国家层面为推进新文科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全面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应势而动的新文科建设工作得以全面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教育部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2020年11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

2021年11月,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公布了首批101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涉及22个大类,其中与文学研究直接关联的文史哲研究单列一类,内含21个项目。

2 022年,中共中央连发两份重要文件,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发展: 4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作为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该文件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 5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

而截至2022年7月,教育部已布局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5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30个、哲学社会科学各类协同创新中心40家;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2—2021年累计投入繁荣计划专项资金47.9亿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文科的引领下,近些年,地方政府、各大高校纷纷发力文科建设。

2023年10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十四五”期间,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现代金融、数字文旅、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全球治理等领域新增80个左右新文科专业。

同月,江苏省出台意见,提出优化本科高校文科专业布局,推动文科学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打造一流新文科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江苏省:加快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

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都拿出了各自的建设方案,释放出学校加快文科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参与者,我国高校早已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托。所谓“新文科”,就是破除学科壁垒走向各学科“大融合”的文科,由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

或许未来的某天,哲学社会学科会在高校长久的探索与努力中,萌发出繁荣发展的新芽。

来源:教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