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忆长春丨“一日之差”是怎么回事

作者:徐振泽

编者按:

1948年10月18日,长春获得解放。10月19日定为长春解放纪念日。为纪念长春解放76周年,找到徐振泽老师一篇有关长春解放纪念日的文章,了解一下解放日与纪念日的“一日之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春解放纪念碑,资料图片。↑】

瞻仰过长春解放纪念碑的市民可能会发现,标牌上明确指出,纪念碑基座的边长尺寸“象征着长春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八日获得解放”。既然如此,长春解放纪念日为何确定在10月19日呢?

其实,这个“一日之差”很正常,因为按国际惯例,通常都把事件结束的次日作为纪念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春解放的瞬间,留下永恒的记忆。资料图片。↑】

例如,日本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签字投降,由此,9月3日被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德国于1945年5月8日由陆军元帅凯特尔向苏军元帅朱可夫递交了投降书。苏联也是根据投降仪式次日为纪念日的国际惯例,将5月9日确定为“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后,拆除市区之内的碉堡。翻拍自2018年纪念解放长春七十周年档案图片展览。↑】

有人可能知道欧洲实际是将“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定在5月8日,这是因为在5月7日,德国已经在兰斯向包括苏联在内的盟军递交了投降书。可是斯大林要求德国在第二天单独与苏联举行一次受降仪式,于是,5月8日和9日就双双成了“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但日子都是对手签署投降书的第二天。

(原载《长春日报》2017年10月19日第15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初期的长春街头,图源同上。↑】

作者简介:徐振泽,省直单位退休干部。吉林省作协、长春作协会员。曾任吉林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1975年发表作品,著有《新中国与苏联高层往来》(上、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车臣之鉴——俄罗斯恐怖事件根源及教训》《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姓名——苏联十月革命领袖传略》(2017年)《民国时期中苏关系新解》(2019年)。近年在报刊发表人物传记、散文、短篇小说、杂文80万字,部分作品结集为《念想儿》《见字如面》。另有作品收入《中国散文选粹》《永远的长白山赋——历史文化名人的吉林足迹》。

编者:李春昌

【胡同长春】编发长春记忆图文,欢迎阅读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