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堪称“福将”的传奇将军——张云逸,他的资历之深,甚至超越了朱老总。
却在授勋时与元帅称号擦肩而过,然而,在毛主席的特别关怀下,他得以享受与元帅同等的待遇和尊荣。
那么张云逸的这种遭遇到底是天意弄人?还是我军军衔体系变革预兆?
福将张云逸
张云逸早年以私塾启蒙,之后考入当地陆军小学,追溯他的资历。
最早可追溯至1909年他参加同盟会,据说,他参加革命的时间比朱老总还要早一些。
张云逸19岁那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当时起义军对清军兵力预估过低,导致投掷队的炸药预备不足,手无寸铁的投掷队只得半道撤出战场。
张云逸是投掷队队长,他将队员们安排到一处民宅中躲避,顺便等待时机撤退,自己却冒险外出打探敌情。
谁知天意弄人,队员们所在的民居被清军包围,起义的同志们大部分英勇就义,只有张云逸因为在外而逃过一劫。
黄花岗烈士们的壮勇壮举,既令人由衷地赞叹其无畏的气概,又不免为之惋惜那过早陨落的青春与生命。
而张云逸因为幸免于难,于是关于他在关键时刻得到神秘力量庇佑的传说便不胫而走,为他之后的军旅生涯也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1914年,张云逸在军校培训班毕业后,到海南岛的龙济光军阀部队中就职。
因为张云逸治军有方,所以他带领的军队不仅纪律森严,战力也不可小觑。
1924年他成功地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时,已经凭借军功坐稳旅长之职。
他率领的部队因为常常打胜仗被称为“胜之旅”,“胜之”二字,作为张云逸的别号,开始随他征战四方。
之后张云逸在军事生涯中多次化险为夷,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的部队多次遭遇险境,但却多次幸免于难,这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国人民大多信奉一些玄学,所以张云逸的传奇故事在军民的口耳相传之下。
变成了张云逸常在关键时刻出现,事情便能转危为安,张云逸“福将”的称呼也由此传播开来。
国军少将秘密入党
1924年张云逸因战功被升任为少将,之后参加北伐,表现尤其出色,其战绩就连蒋介石都有听闻,曾一度想要将其招揽至麾下。
但当时张云逸的上级是张发奎,张发奎对张云逸的才干和忠诚深信不疑。
便对蒋介石的提议给予了坚定的拒绝,更是直言,即便蒋介石用一个师的兵力来交换张云逸,他也决不松口。
然而当时蒋介石和张发奎都不知道的是,张云逸其实已经在王之仁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我党。
1927年,国共合作不幸触礁,两党正式分道扬镳,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和堕落的张云逸也对其彻底死心。
之后几经周折,张云逸彻底投向我党,并在1929年领导了百色起义。
起义胜利后,根据中央指示,起义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张云逸被任命为红七军的军长,邓公为政委。
1930年,红七军在邓公、张云逸的指挥下,北上参加长征,长征途中张云逸还曾兼任红八军团参谋长、军委纵队先遣队司令员。
长征结束后,张云逸还协助周总理主持过一段时间的后方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军主力部队除了改编八路军,在南方还有一支红军。
为了适应南方作战需求,中央结合当地游击队将这支部队组建为一支正式部队。
虽然这支部队是我党的军队,但其军长一职却是由蒋介石任命的,当时英勇善战的叶挺因早年与国民党颇有渊源。
我党又十分信任于他,所以他成为这支军队军长的不二人选,而这支部队就是新四军。
1937年叶挺开始着手新四军的筹建,他在中央的支持下从军中招募了大量的军事、政治和后勤人才,包括项英担任政治委员,张云逸担任参谋长等。
1938年新四军正式成立,此后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开辟了广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这段时间,张云逸一直在新四军中服役,战功先不谈,这段时间,他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安排供给部部长胡弼亮,和当地烟草厂合资开办烟厂。
大家看过毛主席早年影像的人都知道,他经常烟不离手,而在抗日时期,主席抽的烟,有一部分就是新四军的烟厂生产的。
大家都知道吸烟不好,但当时战争压力大,在军队中,上到军官下到士兵,便喜欢以抽烟缓解压力。
不过我军当年条件实在艰辛,底层士兵甚至常常捡拾烟蒂抽吸,而军官们也只能抽用树叶卷成的喇叭烟。
新四军和当地烟草厂合作之后,不仅解决了战士们抽烟问题,还一度将生产的香烟销售到日军的敌占区,筹集的资金更是为我军换来大批药品和武器。
之后,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我国的战略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解放战争爆发后,我军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分散游击战转向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进攻。
这时,华东地区因地理位置,成为国共两党军事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之一。
为了保障战争胜利,资历和军事能力没得说,还擅长民生经济的张云逸经中央商议后,被调往华东地区,任副司令员,负责当地的军事领导和作战指挥。
当然张云逸也没有辜负领导所托,三大战役他都有参加,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
张云逸负责领导山东军民的支前工作,他组织了大量的民工和运输队伍。
每天平均运送300万斤粮食和物资到前线,为解放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支持,大战胜利他们功不可没。
为何说张云逸是错失元帅
纵观张云逸的军事生涯中,他的职务有过多次变动,这些都导致张云逸的贡献在评定时过于分散。
没有形成连续的高层指挥经验,算是影响他获得元帅军衔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1955年大授勋之前,我军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军阶评定工作。
这一过程从建国后开始筹划,经过几年的准备,包括制定评定标准、收集将领的资历和贡献资料等。
而军阶评定除了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表现、所任职务、所立战功之外,还包括建国后在军队中的任职情况。
而张云逸在授衔时已经63岁了,而且在建国后因积劳成疾,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当时张云逸虽然担任广西军区政委,但是以养病为主。
1952年和1953年更是远赴苏联治病,此行虽短暂,却对他的军衔评定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是以,在1955年的大授衔仪式上,张云逸将军仅荣获大将军衔。
授衔结束后,张云逸对于大将军衔没有表示任何异议,但毛主席以其非凡的气度和远见,特批张云逸将军享受与元帅同等的尊崇待遇。
这种特殊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参加重要的国家活动、享受特定的生活待遇、获得相应的荣誉和礼遇等。
结语
张云逸的待遇在当时堪称独一无二,其尊荣程度足见毛主席对他的特别尊重和信任。
而主席这种神来一笔,不仅是对张云逸过往辉煌岁月的致敬,更是为他的军旅生涯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