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丁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由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书、宰相于志宁撰文的“皇甫诞碑”常引观众驻足细看。鲜为人知的是,这块名碑“暗藏玄机”,除了碑阳由欧阳询书外,碑阴部分由“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父亲——黄庶撰文“复唯识廨院记”。这件国宝不仅承载着书法艺术的精华,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它跨越隋、唐、宋多朝,如同一页纸的AB面,合起来才是这件国宝完整的故事。

碑阴内容鲜为人知

在揭开这块石碑的神秘面纱之前,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它的背面——碑阴,石碑的B面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员杨烨介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皇甫诞碑”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中的甲等,因碑阳有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所以历来颇受多代书法家所重。

这块碑的碑阴部分一般人很少关注,以往多数人的注意力都在这块碑的碑阳“皇甫诞碑”上,而背面碑阴的“复唯识廨院记”却鲜为人知。

碑阴由黄庶撰文,大雅立石,张遵刻石。文共14行,每行30字,楷书,碑文首行“复唯识廨院记”,碑文记述了宋皇祐年间洪集等人修复蓝田县龙泉寺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甫诞碑”碑阴“复唯识廨院记”拓文

由于这块碑石背面的内容资料较少,很多观众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黄庶也并非宋代普通百姓,他是著名诗人,曾担任过县令、州官等职务,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有一定的政绩。那么为啥他要在前代的碑刻上进行“再创作”,会对原碑内容产生影响吗?

杨烨推测,在宋代对前代碑刻的“再创作”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金石学盛行的时期。人们常在旧碑的背面或空白处刻写新的文字,并非对原碑的破坏,而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这种行为在当时并不被视为不敬。黄庶所撰文的“复唯识廨院记”记载了他从鄠到蓝田的路上,听到了当时“唯识廨院”的修复工作过程,可能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就把这个故事记载了下来。

杨烨认为,黄庶由鄠到蓝田,把途中听到的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刻写在前代名人书家作品石碑的背面,可能也有他的“私心”?能将自己的作品跟欧阳询作品同列,这也是其用心。

“昔惟胜地,实唯梵场;庠序之设,实为我邦。”黄庶在文中提到的“庠序”就是廨院,有点像今天的学校。宋代唯识廨院破败荒芜,后经大家集资修复。但唯识宗已经衰微,因大兴儒学,大家都想科举考个官,所以一度改成了庠序。所以这个名字是两层意思,唯识寺庙和庠序廨院。

杨烨说,虽然碑阴部分不如碑阳那般引人注目,但它的书法同样精美。黄庶的楷书,清晰易认。可能多数人对黄庶不太了解,但对他儿子黄庭坚可能比较熟悉。

黄庭坚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米芾、蔡京并称为“宋四家”。他的诗、文、词均有很高成就,尤其以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奇崛,语言精练,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书法独树一帜,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他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推崇儒学,重视道德修养,对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文与书法均自名家

了解完这件国宝碑阴,我们转向石碑A面,也就是碑阳。它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展现了唐代书法的卓越成就。碑阳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初唐宰相于志宁撰文,记录了隋末忠良皇甫诞的生平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甫诞碑”碑阳 碑林博物馆藏

杨烨介绍,欧阳询一生跨越了动荡的南北朝和隋唐的繁华盛世。隋炀帝即位之初,欧阳询以其卓越的学识出任太常博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杨烨推测,他可能在大业十三年(617年)完成《西林道场碑》后不久便归顺了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619年),他所书写的《苏玉华志》可能是他初入唐朝时的作品。同年,他娶徐氏为少夫人,进一步证明他在武德二年之前已经加入了唐朝。此后,他的仕途一帆风顺,先后担任侍中、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等职,最终册封为渤海县男。在公务之余,他还曾主持编撰了《艺文类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贞观十五年,这位书法巨匠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85岁。欧阳询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闻名于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他的书法以其平正中见险绝的独特风格,被誉为“欧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甫诞碑”碑阳拓文

他的楷书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虞恭公温彦博碑”、行书作品“仲尼梦奠帖”等都是书法艺术瑰宝。尤其是“皇甫诞碑”与“九成宫”等其他欧书碑版相比,用笔更为瘦峭险峻,又是现存欧书碑刻中保存最完好者,所以堪称“国宝”文物,历来受到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后世临习欧书,多以此为范本。

“这块石碑上的文字是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写文案的人也不简单,碑阳的文案是由初唐宰相于志宁撰写。”杨烨说。

于志宁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是隋朝内史侍郎于宣敏的儿子。他在初唐历任多个要职,包括中书侍郎、散骑常侍等,后来官至宰相。

于志宁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参与了《隋书》的编修工作。作为唐代编纂的官修正史,《隋书》详细记载了隋朝的历史,是研究隋朝历史的重要资料。在唐太宗时期他参与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是唐太宗的重要顾问之一。

于志宁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文风朴实,著有文集二十卷。他在教育方面也有所贡献,曾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国家教育等事务。

石碑主人因忠殉国

能请到当朝宰相写文案,大书法家欧阳询誊写石碑书法,这石碑的主人到底什么来头?

从碑文可知,石碑的主人是隋末忠良皇甫诞,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曾是北周的仪同大将军。自小皇甫诞就以忠诚和正直著称,在隋末唐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皇甫诞坚守忠诚,不屈不挠。当汉王杨谅起兵反抗炀帝,企图篡位之时,皇甫诞作为并州的总管司马,他不希望国家百姓被战争牵连,选择忠诚于大隋,所以他率领着并州的军民,誓死捍卫着这座城市。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皇甫诞最终因兵力悬殊而被俘。最终在隋大业三年,皇甫诞惨遭杀害,以身殉国在当时的并州治所太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甫诞碑 拓文局部

皇甫诞的忠贞不渝,感动了隋炀帝。炀帝追赠他为柱国、弘义明公,并赐予谥号“忠”,以此表彰他的忠诚。皇甫诞的儿子皇甫无逸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被赐予平舆侯的封号,继续传承着家族的荣耀。

从“皇甫诞碑”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于志宁对他的评价很高。碑文提到皇甫诞“衔须授命,结缨殉国”,显示了皇甫诞为国献身的勇气和决心。于志宁认为皇甫诞具有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所以用了“量包申伯,禀嵩山之秀气材兼萧相,降昴纬之淑精”来赞美皇甫诞。“锋剸犀象,百练挺於昆吾;翼掩鸳鸿,九万奋於溟海”,反映了皇甫诞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推动政治发展方面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甫诞碑”也是欧阳询除“九成宫醴泉铭”最满意的作品,但该碑却无书写碑石年月成为千古之谜。据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路远考证,因碑主皇甫诞死于山西太原战乱,3年后迁葬长安万年县鸣犊镇。

路远认为,碑文作者于志宁署衔“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是贞观十年(636)之后,请求立碑的皇甫无逸在贞观十二年(638)已经去世了,贞观十五年(641)85岁的欧阳询也去世了。碑石是贞观十年至贞观十二年(636-638)欧阳询在80岁左右书写的。

皇甫诞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中国古代崇尚忠诚和节义的价值观。他因坚守忠诚而殉国的历史,成为后人赞颂的典范。

本文首发:文物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