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华营正在给客人按摩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北京报道

拿揉、点揉、按压、滚拍、叩击……虽然看不见,但陈华营一整套推拿动作行云流水。

如今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但时间往回倒几年,那时的陈华营哪里能想到,经过“139”全周期就业服务培训后,靠着按摩这一“手上功夫”,自己竟然也能过上月收入近万元的生活,迎来“光明人生”。

所谓“139”,即“一人一策”提供个性化精准就业服务,“三重考核”跟踪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九道措施”全面推动盲人就业创业——这是山东省济宁市残联为盲人提供的按摩就业培训妙招。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残联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以更好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整体目标,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2024年,针对盲人这一特殊就业困难群体,济宁市残联专题研究,积极对上争取,将“盲人按摩就业培训”纳入济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又沟通济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济宁市“盲人保健按摩培训规范”地方标准。

记者了解获悉,济宁市是全国、全省首个首次将“盲人按摩就业培训”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的地市,经过需求调研、培训实训、实习实践、跟踪服务、就业指导,实行“139”工作法,为包括陈华营在内的538名盲人,免费提供盲人按摩培训,促进就业400余人。

“一人一策”与“三重考核”

按摩事业是残疾人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盲人走向社会,平等参与,展现自身价值和才智的重要阶梯之一。

但是,济宁市残联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称,盲人按摩工作职业技能专业性强,上手难度大,想要实现顺利就业,并不容易。为此,实行“139”工作法,为盲人群体提供专业的就业服务是为必须。

首先就是“一人一策”,为盲人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济宁市残联全面开展需求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为每位学员建立“一人一档”个性化服务档案。培训中,通过学员技能展现、培训成绩、教师反馈,对学员职业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培训后,通过持续跟踪学员就业状态及需求,进行“一人一策”个性化职业指导,及时调整就业服务策略,形成“人随技能变需求,服务随需求变策略”的服务模式,多样化、灵活化帮助培训学员明确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意在通过“三重考核”跟踪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

济宁市重点民生实事盲人按摩培训,实行培训实训、实习实践、按摩学会检验的“三重考核”制度,以此跟踪记录学员每个阶段学习成果,查找短板弱项,为技能提升再突破、日常实践再巩固明确目标。培训实训期间,通过理论测试、实操检验等方式,对学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形成初评档案;实习实践期间,通过工作表现,对学员理论实践运用情况进行二次考核,形成复评档案。实习实践结束、自主学习期间,邀请中国盲人按摩学会赴济宁对学员实地考核,考核通过的学员,由中国盲人按摩学会颁发盲人保健按摩师等级资格证书。

据济宁市残联介绍,“三重考核”跟踪检验阶段性成果为调整下一步工作目标,提供了有效依据。尤其是“实习实践”是关键环节,也是当前促进就业的应时之需。以济宁市任城区残联为例,任城区通过走访调查,联系了14家按摩机构为培训学员提供“实习实践”岗位,为下一步稳岗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华夏时报》记者从济宁市残联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陈华营未失明前,是一名检车线上的车辆检测员,负责车辆外观检查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意外失明后,家庭经济状况更是困难,一时间,陈华营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随着济宁市残联实行“139”工作法,开展全面需求调研,工作人员排查了解到陈华营的情况,通过多次深入沟通交流,为其建立了“一人一档”个性化服务档案。当时的陈华营已经43岁,失明前从未接触过按摩行业,对于能否掌握按摩技术,靠按摩来支撑家庭,他全无信心。

后来,在市、县残联工作人员及家人的鼓励开导下,陈华营还是坚定地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参加了残联组织的盲人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实训期间在多重考核下,残联根据其掌握技能的程度,适时调整职业指导方向,也帮助其找到了人生方向。

“全周期就业服务”助力创造光明人生

为了不断增强盲人按摩工作活力和竞争力,强化重点民生实事盲人按摩培训效果,聚焦培训后就业服务工作,济宁市多措并举,努力实现促进就业“软着陆”,构建人才“蓄水池”的工作目标,以此推出了九项措施。

精准培训,盲人按摩人才辈出。通过盲人按摩培训,涌现出“腰间盘突出症五步整复疗法”创始人、盲人按摩世界冠军王俊、全国“星原建设杯”盲人按摩技能竞赛第三名魏允斌等残疾人能工巧匠。规范建设,树立按摩机构典范。开展“齐鲁手创·济宁盲按”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济宁市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数量、建设时间名列全省前茅。组织考试,激发就业内生动力。自2010年首次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至今,济宁市连续组织14次考前活动,300人次参加考试,111人通过考试,参加全国考试、继续教育的盲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点民生实事盲按培训班(下同)

政策保障,助推就业之路畅通。做好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盲人按摩就业培训有关就业工作,落实助残惠残政策,鼓励有能力的盲人自主创业,至今累计114家按摩机构获得扶持资金。组织竞赛,选拔储备优秀人才。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山东省共获得8枚金牌,济宁市派出4人参赛,其中3人获得金牌,金牌数在全国、全省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培育人才,积极争取表彰奖励。按照有关规定,济宁市残联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在各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盲人按摩人员协调争取表彰奖励。

树立模范,发挥“传帮带”作用。济宁市残联指导成立国际按摩大师王俊“传帮带”工作室,帮助带动更多的有志盲人实现规范经营、稳定就业,进一步激发盲人朋友就业创业热情。利用资源,铺垫盲人就业基石。充分发挥盲人协会沟通、传导、引领作用,营造你追我赶、互促互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效能,增添就业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国家级盲人保健按摩实训基地效能,增添服务队伍力量,扩大盲人受益面。

在九项措施的推动助力下,陈华营的故事也随之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培训结束后,通过济宁各级残联的就业帮扶,陈华营进入到国际按摩大师王俊开办的盲人按摩店实习,实习期满后顺利上岗就业。今年,陈华营又参加了济宁市重点民生实事盲人按摩培训班,通过了中国盲人按摩学会考试考核,获得了由中国盲人按摩学会颁发的中级盲人保健按摩师等级资格证书。如今,陈华营每月收入近万元,不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还给儿子买了车。

济宁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像陈华营一样受惠于“139”工作法,获得“全周期就业服务”的盲人朋友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光明人生’,我们为他们铺就‘幸福就业路’”。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