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近日,英国反脱欧人士在伦敦市中心举行游行活动,他们称脱欧是一个“巨大错误”,英国应当争取重新加入欧盟。

当天,反对“脱欧”的英国民众手举欧盟旗帜和各色标语,从海德公园附近出发,游行至议会广场集结,呼吁英国重新加入欧盟。不少参与游行的民众表示,“脱欧”对英国经济和普通民众的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据英国舆观调查公司8月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统计数据,假如英国就重返欧盟举行全民公投,59%的民众将投票支持。

不怪乎民众如此反复,实在是脱欧影响太大了。

据参考消息,英国阿斯顿大学研究人员估计,2021至2023年间,同未脱欧情况相比,英国对欧盟的年度商品出口额减少了17%。报告说,从2021年起,大多数行业的出口均下滑。

研究人员在近日发表的报告中写道:“这项研究强调,脱欧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加剧,2023年的贸易下滑比前几年更明显。”

“这表明脱欧后英国-欧盟贸易关系的转变不只是短期中断,而且还反映出很可能持续存在的结构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首相的斯塔默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脱欧后想重新入欧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英国自1973年加入欧共体、融入欧洲大家庭以后,部分民众想要离开的呼声一直未断过。相比其他成员国,英国确实疑欧心颇重,既想享受统一大市场的好处,又不想承担更多责任和更深一体化。”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认为,八年来英国尝够了“脱欧”的苦,要求重返欧盟的民众数量有所回升,但也未出现压倒性的返欧民意,再次举行返欧公投缺乏共识,政治操作上也不可行,可谓与欧盟“离婚容易复婚难,还得做邻居”。

回归欧盟,何其难哉?但生活还得继续!

在这种背景之下,斯塔默似乎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

据观察者网援引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报道,英国工党资深政治家、英首相斯塔默的“亲密顾问”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表示,过去十年英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对华态度急转,“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现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称,十多年来,在历届保守党政府的领导下,英国与中国的关系有所下降,因为英国越来越将中国视为一个安全挑战。

曼德尔森这位前贸易大臣和副首相,可不是随便说说。

曼德尔森也十分清楚,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关系可谓如影随形,尝试抵制对中国的经济联系,无异于自毁长城。“中英贸易额每年都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头犀牛撞在了丛林规则里,准备与如此庞大的市场断了往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疯狂!是的,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奇诡,前些年对中国的“急转弯”,可得负上的代价着实让人心痛。

那么曼德尔森是如何看待中英关系的呢?曼德尔森先是肯定,中英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甚至有时也会挑战中国,但英国依旧需要与中国建立联系,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跟中国合作。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曼德尔森承认,当今贸易越来越多地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但英国不能因此抵制中国。

比起英国此前几届保守党政府,斯塔默政府的对华态度确实还算理性,很难得的做出了相对独立的判断,毕竟美国对英国的影响可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普遍选择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之际,英国却敏锐地没有效仿。《经济学人》评价称,工党政府“明智地选择了尽可能与这种保护主义行径保持距离”,中国是英国高端汽车制造商的重要出口市场,倘若中方反击,英国恐遭痛击。

综上可知,工党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大致采取“总体务实”的策略,并不说要两国关系有多么亲密,而是尽可能从中英关系中谋利,而不是意识形态上脑,宁愿放弃本国利益也要触怒中国。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政府的这一表态不仅对中英关系起来了促进作用。对于欧洲各国也有着非常强劲的带动作用,欧盟各国也开始重新评估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各国,对于加税的态度都抱有迟疑态度。

加税最多只能获取一点点关税收入,但是对于整个欧盟的新能源行业发展并不利。

最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英国对华政策的调整,无疑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而我们作为旁观者,除了关注事件的进展,更应从中看到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迎接充满智慧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