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虽然最后被证实只是一场针对管理人员的乌龙,却点燃了大家心中的隐忧,

毕竟之前的许多次改革,最终都是普通员工承受了所有。

节前做了一个调查:关于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你主要担心哪些问题?(多选)”,

截至目前,参与调查的共4001人,结果如下:

“担心问责泛化、致使普通员工‘末位淘汰’合理化”的共2732票,占比约27%;
“担心责任层层下压、基层更加内卷”的2675票,占比26%;
“担心被人利用做文章,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的为2240票,占比22%;
“担心动作变形,变成‘罚酒三杯’”和“担心落实不到位,最后变成‘自由制度没有动作’”的占比均为11%;
选择“没有任何担心”的占比仅1.35%。

也就是说,接近99%的员工都担心这把改革的火,又烧到自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根据本次引起轩然大波的原文:

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要在“更广”“更深”上下功夫。
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

那么,什么是“末等调整”、什么是“不胜任退出”,“管理人员”如何定义?对普通员工影响到底有多大?

博主根据公开信息做了一个整理:

末等调整:指绩效考核排名最末等的人员,根据刚性兑现原则进行调整,调整方式包括调岗、降职、免职、解聘等;

不胜任退出:指经培训或调岗仍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这两个概念实质上是将末位淘汰机制拆分成两个步骤,

先将绩效末等的人员按制度进行调岗、降职、免职,若仍无法胜任工作,就会被淘汰。

那么“管理人员”的概念,会不会被滥用,比如说,机关工作负有管理职能的普通员工,会不会被纳入“管理人员”的范畴?

根据今年5月份颁布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管理人员”主要是指:

国有独资、全资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含金融企业)中,

董监高等高级管理人员;

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领导班子成员;

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甚至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采购人员等。

按照这个定义,“管理人员”的定义就比较宽泛了,中基层管理者,一些特殊岗位的普通工作人员,都适用这一制度。

03

那么,这个制度会波及全员吗?

从法律层面来看,操作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

国资委出台的是指导性文件,具体如何实施还得企业自己出方案,

特别是这个制度明确是针对管理人员的,若想扩大化,企业必须制定一套针对全员的方案。

而根据《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制定、实施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必须履行民主程序,

具体到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换言之,若你所在的企业制定了一套末位淘汰或竞聘上岗方案,

只要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就是不合法的,无法作为安置、处理员工的依据。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记得拿起fa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04

综上所述,“竞争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对国央企普通员工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一是,之所以这一次这么大反响,首先是由于舆论的源头就掐头去尾,隐去了“管理人员”几个字;

二是,对于高管层来说,普通员工本就是案板上的肉,若想治理看不顺眼的人,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就有一万种办法,

有了这个制度只能说是多了一重背书,但这个背书,成为不了法理依据;

三是,若真有企业强推针对全员的”竞争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方案“,

员工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要求召开职代会进行表决,并投出否决票;

四是,国资委直接将刀架到企业管理层脖子上,倒逼他们重视业绩和经营效率,

对于有能力的员工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但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从国家层面来说,国企大变革在所难免,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只是一系列制度中的一个,未来还将迎来更多变革,

“打破铁饭碗”是大势所趋,时刻葆有危机意识,不忘锤炼自己的本领、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05

最后,国央企的治理,一直是个世纪难题。

就拿“竞争上岗、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来说,

若管理层没有退出机制,就成了“终身制”,企业变成“家天下”,

一言堂、立山头、人身依附,甚至将国有资产变成私产的现象,会更严重,

一个尸位素餐的人一直盘踞在位子上,对企业和员工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但有了退出机制,操作过程中一层层执行下去,如何确保不变形走样?如何避免成为既得LI YI者手中的工具?

恐怕也是ZC制定者们在高屋建瓴的同时,下一步需要去做深、做细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