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马街社区供图

10月9日,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马街社区举办“中医稻谷”丰收节。广袤的稻田里,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低垂,谷穗颗粒饱满。这是马街社区首次栽种“中医稻谷”。现场洋溢着水稻丰收和试种成功的双重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董顺文是该项目的指导专家。他告诉记者:“中医稻谷就是将中医‘固本培元’‘预防为主’‘未病先治’的理念用在了水稻的栽种上。提取中药材中的抗菌、抗虫有效成分,用于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解决对化学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水稻生长过程中,用中药制作的生物菌肥代替化肥,用中药代替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马街社区“中医稻谷”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用到的中药材包括黄莲、鱼腥草、苦参、川连等。董顺文表示:“我们利用具有抗菌、抗虫的中药材,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比如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控,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促进生长。同时中医农业技术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使土壤中的重金属钝化或处于惰性状态,有助于土壤修复。中医讲究养生,中医稻谷讲究养苗、壮苗,提高水稻抗病虫害、抗逆境(如持续高温、倒春寒、低温寡照、极端干旱)的能力。今天我们收获的稻谷可以确保没有农药残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开镰收割,董顺文非常兴奋,他回忆道:“当年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正在收割水稻。今天是我时隔三十多年后再次下田(收割)。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我很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收节仪式结束后,现场举办“丰收宴”。此前收割的部分“中药稻谷”成了餐桌的主角。新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蒸煮现场香气很快飘散开来。“我是米饭的重度爱好者,对大米的口感尤其敏感。今天吃的‘中药稻谷’细腻滑润、入口筋道、口感无可挑剔,而且香气浓郁,确实非同凡响。”参加丰收节仪式的唐女士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街社区耕地面积大约2200亩,党委书记邓微微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和董顺文教授团队达成合作共识,尝试栽种‘中医稻谷’,首批栽种面积约100亩。整个过程,董教授团队派人进行全程指导。为此,我们还成立了两山研究院马街社区专家工作站。首季丰收增添了我们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将发挥董教授团队的专业优势,帮助提升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产量跟质量,把‘饭碗’端得更稳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