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乔】从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获悉,《湖北省域战略规划》公众版正式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科教资源丰富,产学研用链条较为完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既是制造业重地又是中部粮仓;拥有绿电可持续发展能源保障,综合要素成本相对较低;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家发展格局中,湖北处于京广轴和长江带两大发展主轴交汇处,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乔】发现,其中,在完善人口与城镇体系布局上:

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实现从大规模增量建设为主,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转变

顺应外地返乡人员回到县城生活、本地农村居民向县城集中的趋势性变化,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型城镇化目标:到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6000-63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善都市圈发展布局。到2035年,武汉都市圈人口规模达3600人武鄂黄黄核心区人口规模超2200万人

将武汉都市圈建设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促进武鄂黄黄共担国际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国家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专业性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职能。

襄阳都市圈人口规模超600万人,增强襄阳都市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设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的核心增长极

构建“一体、两翼”的都市圈城镇空间格局,中部推动襄阳中心城区与宜城、南漳一体化发展,西翼打造丹河谷城市组群,东翼以枣阳为核心联动周边小城镇协调发展。

宜荆荆都市圈人口规模超1100万人,强化面向渝东、湘西、鄂西北的区域辐射势能,将宜荆荆都市圈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的重要增长极

严守三江七水三屏”生态本底,围绕三角绿心形成山水城田有机共生、沿廊道组团串珠式发展的空间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善城市发展布局上,推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武汉主城功能升级,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对全球人才资本、创新等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

推动襄阳、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发展。

建设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十堰、随州、荆州、荆门、恩施等地区中心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依托自然山体、江河水系、重要交通干线、绿地林带等,划分功能明确、面积适当的城市组团,根据组团人口容量和服务需求,优化配置公共资源。

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整合,强化用地标准管控,提高产业园区的经济密度和产出强度,完善园区配套,推动产城融合。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和支撑体系。提升城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支撑城市高效运行的交通系统,系统提升城市供水、燃气、供电等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服务质量和防护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善县城就地城镇化布局上,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支持位于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支持人口城镇化潜力大的县城重点发展,防止生态脆弱等人口流失地区县城目建设。

全面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准。以县城人口规划和城镇化潜力确定县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模。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县城产业集聚发展。尊重自然本底和山水环境,转变开发建设方式,提升县城建设品质。

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构建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三级服务体系,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建设美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