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叫 “明三” 的网友,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讲了自己在广州闹市区一个很厉害的一家寺庙工作三年的事儿。

明三可能是通过社会招聘进的寺庙,也可能本来就是和尚,反正他觉得当和尚就跟上班一样。工作这三年,他发现了寺庙里的一个怪现象。这么厉害的寺庙,在 2021 年口罩那么严重的时候还能赚 3.5 亿,却几乎没有老年僧人。不管是平时念经做事,还是在吃饭的地方看,基本上都是 90 后的年轻和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哪个家族没有老人,没有哪个国家没有老人呢?按道理,寺庙也应该有老年僧人的。就算僧人在各个寺庙之间流动,一个大寺庙也不可能一直没有老年和尚呀。

年轻的和尚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一天天老去,还有那些原本就已经是中老年的出家人,他们出家后又去了哪里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寺庙仿佛是一片清净之地。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清修之所,也难逃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寺庙的僧人们也要吃饭,庙宇也需要维修,法事活动也需要经费……

那么,寺庙里的收入来自何方呢?

1.香火钱

信众出于对宗教的信仰、对神灵的敬畏、祈求平安幸福等心理,在寺庙中向佛像前的功德箱投放现金等,这些钱就被称为香火钱。

2. 旅游门票

很多知名寺庙其实是景区的一部分。以杭州灵隐寺为例,75元/人(含飞来峰门票和灵隐寺香火券),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简单计算一下,仅门票一项,年收入就可能超过2亿元!当然,这笔收入往往需要与景区管理部门分成,但依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3. 文创产品

近年来,很多寺庙都推出了自己的文创产品线。从莲花茶杯到佛系手机壳,从禅意T恤到佛教主题的文具,这些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产品,让年轻人直呼"真香"。以北京雍和宫为例,其文创店年营业额据说能达到数百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素斋餐厅

很多寺庙都开设了素斋餐厅,既传播素食文化,又能创收。比如,杭州上天竺法喜寺的法喜面,每碗售价50元,每天限量200碗,经常一售而空。仅这一项,每月就能创收30万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禅修课程

这些课程往往价格不菲,动辄上千元。以某知名寺院为例,其七天的禅修课程收费高达9800元,每期限额50人,每年举办多期,收入可观。

6. 佛事活动

像抄经、诵经、放生等活动,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些大型佛事活动,单人费用就高达数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寺庙的房地产以及投资理财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以上的一切,都需要僧人去操作,可想而知,只有年轻的僧人才能担当挣钱的重任,而老和尚非但不能帮寺庙挣钱,还会成为寺庙的负担。

我国共有佛教僧侣22万多人,相较于14亿庞大的国人群体,这22万确实还是相当渺小的。因此,很少有人会去特别留意,这22万僧人当中老和尚们的生存情况。

江苏无锡某寺院曾有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和尚得了癌症,寺院就把他安排到医院医治,在医院里面治了一段时间,身体越来越差。临终前,老和尚提出来想要回到寺院去过世。结果他所在的这个寺院不要他了,不再接受他回到寺院去,就想让他死在医院里。

老和尚临死的时候,他身边有一个僧人和几个居士在,想要帮他临终关怀助念,但在医院的病房还有其他病人住着,并不方便。

于是,他们在老和尚一息尚存的情况下,就把他拉到太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