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人习惯性认为 “人老了就会变矮”、“会驼背”是很自然的衰老现象,其实不然,这恰恰是骨量严重流失、骨骼承重能力已经支撑不起上半身的结果。

据统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超过8000万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9.2%,男性为6%,女性为32.1%;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高达51.6%;但知晓率仅为7%。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轻微跌倒、颠簸、打喷嚏或突然运动都可能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1.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是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

2.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减少会加快骨量丢失

3.大量饮酒,吸烟,嗜含咖啡因的饮品(咖啡、茶、可乐等)

4.缺少运动及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

5.内分泌代谢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易骨质疏松

6.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铝剂等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怎么检测?

骨密度检查可用于骨质疏松症检测预警、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估,目前公认的骨密度测量“金标准”是双能 X 线吸收检测法(DXA),平躺在仪器上,一会儿就能得到骨密度报告啦。主要测量部位是中轴骨,包括:腰椎、股骨近端。

骨质疏松WHO诊断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被诊断了骨质疏松症后,不仅仅只是补钙。补钙可以帮助我们构建“骨大厦”,但是在破骨细胞的“拆拆拆”下,仅仅补钙是不够的,“骨大厦”还是摇摇欲坠。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不仅是补钙,需要全面的科学干预。

明确诊断的患者在补钙同时,应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长期治疗并定期随访。抗骨松药物可以改善骨质量,增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定期到医院随访,可以让医生帮助您评估疾病进展的同时观察疗效,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您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常见抗骨质疏松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治骨质疏松症同时,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均衡膳食、适度运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跌倒、骨折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张曦予

二审:唐少龙

三审:黄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