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董青林扎根田野 耕耘乡村振兴梦

海东日报记者 卫正芳 摄影报道

“来来来,这两天大棚里的甜瓜刚成熟,大家都尝尝,可甜了。”近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东家村村民董青林一边剪下藤蔓上的甜瓜,一边热情招呼着记者。

今年46岁的董青林在东家村承包了22栋温室大棚,他口中所说的甜瓜品种是博洋9号。走进大棚,阵阵瓜香扑面而来,一个个白绿相间的甜瓜在翠绿藤叶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油亮饱满,令人垂涎;大棚外,工人们忙着将摘下来的甜瓜套袋、装箱,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长期与土地打交道,高原强烈的紫外线将董青林的皮肤晒得黝黑。两年来,董青林流转了村集体的2公顷土地,专注于发展设施农业,因为东家村所在的位置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瓜果,所以大棚种出来的甜瓜产量高、糖分足、口感好,品质也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对于甜瓜的种植周期和管理细节,董青林早已了然于胸,说起来头头是道。“刚开始我们也是慢慢学习和摸索,经常跑去山东、河南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从开始栽苗到成熟,一点一点学,经过两年的学习,我们都熟练掌握了种植技术,什么时候授粉,什么时候收瓜,日常管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全都了解了。”董青林说,今年甜瓜的长势比去年好一点,亩产量能达3000公斤,每斤能卖到6块钱,一个棚一年下来收入能达近4万元,他希望通过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

作为村里的创业青年,董青林和他的合作伙伴孙寿山既扮演着乡村振兴“带头人”的角色,又充当着农业产业“智囊团”。为了让优质的甜瓜能够四季采摘,他们尝试着错峰种植。金秋时分,22个大棚里的甜瓜,有的正在出苗、有的正在开花、还有的已经开始挂果和售卖。他们每天都要留意每个阶段瓜秧的长势,做好控温、通风、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错峰成熟的甜瓜,在销售时也带来了更好的收益。

博洋9号的成功种植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样化市场需求,也为丹麻镇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董青林以大棚农业为依托,在原有农家乐的基础上,又流转了村里的几十亩荒地,在大棚旁边打造起集田园观光、农耕体验、采摘研学于一体的露营基地,通过“种”出田园好风景、“游”出乡村慢生活,为远近的城乡居民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高品质的露营基地自然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到来。今年夏天,不少游客在周末、节假日期间携带家人、亲友来到董青林的露营基地,选一处搭好的帐篷,点一桌特色农家美食,摘一盆大棚里的甜瓜,就着董青林自酿的青稞酩馏酒,享受美好生活的惬意时光……

“这里位置离互助城区不远,从平安、乐都过来的游客也方便。”董青林说,遇到周末节假日天气好的时候,露营基地一天最多可以容纳近300人。

农家乐、青稞酒酿造、大棚种植、露营基地……聚焦甜瓜种植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这一目标主线,董青林充分利用东家村业态相通、资源互补的优势,稳定形成了“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村集体流转土地收“租金”、周边农户务工挣“薪金”,将农户与农业、农村联结在产业链上,实现了合作发展、互利共赢。

据董青林介绍,今年,附近村里有10余人在他的餐饮基地和大棚种植产业上务工,农忙时还要临时招工,一年下来为附近农户支出的人工工资达60万元。

“以前许多农户苦于没有稳定的致富产业,只能外出打工,如今我们村里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他们有不少人常年在董青林的大棚、酿酒工坊和农家乐务工,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创收,挣的钱也不比在外打工少。”东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卓麻牛肉说,有了这样一个致富带头人,不仅带动了村民的就业,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村里的产业有了多元化发展。期待能有越来越多像董青林一样的返乡创业者,给乡村振兴增加更多的活力,贡献更多的想法。

说起下一步的计划,董青林信心满满:“明年我想再扩大一下规模,多承包几个大棚,尝试葡萄、蓝莓、猕猴桃、大樱桃之类新的果树种植,再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把产量提上去,为乡村振兴树立新标杆。”

来源: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