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被认同、被肯定、被尊重,是人性中最真实且普遍的需求。

正如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孩童喜欢听到赞美之词,大人们也同样渴望。

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总是如愿以偿。

有的人可能因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而遭受轻视,而有的人则可能因展现出类似屈原的“高洁”品质而遭遇诋毁与打压。杨绛先生曾深刻指出:“无论你活成何种模样,总会有人对你评头论足。”她给出的宝贵建议是:“保持一颗平和、淡然、快乐的心,珍惜那些值得你珍惜的人,做你热爱的事情,这便是人生最美好的活法。”你们觉得呢?当你不被他人待见时,你应该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不愠不怒,笑对风雨,平生一蓑任逍遥

个体遭遇冷遇之时,目之所及,多为他人之轻视与不屑;耳之所闻,尽是嘲讽讥笑与恶意中伤。境遇方面,更是处处遭遇排挤、打压,乃至无中生有的种种罪名。

心浮气躁者,犹如飞蛾扑火,急于证明自身清白,不惜以弱击强,最终往往以惨败收场,黯然神伤。

而真正的智者,对此淡然处之,随遇而安,恰似蚌壳孕育珍珠,于粗砺环境中不断自我磨砺,终成璀璨夺目之人。

正如大文豪苏东坡,一生三度遭贬,黄州、惠州、儋州,贬所愈远,自然条件愈恶,心理打击更甚。然而,他以此铸就了“平生功业”。

初至黄州,苏轼挥毫写下《卜算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乌台诗案后,劫后余生的苏轼被贬黄州,他“拣尽寒枝不肯栖”,彰显了生命在威胁与侮辱中仍不屈不挠,绝不与世俯仰的坚韧。

为生计所迫,苏轼携家眷开荒耕作,于农耕生活中褪去士大夫的稚嫩,增添了几分农人的沉稳。从此,苏轼化身为苏东坡。

“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他自视为普通百姓,与农夫为伍,乐在其中,享受“自喜渐不为人识”的宁静。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他在寻觅与制作美食中自我疗愈。

“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他心系苍生,与僧侣道友携手,开展救助女婴行动,致力于移风易俗。同时,他发挥所长,兴办诗文教育,以文化人;对劳动者充满同情,于天灾之年写下“但令人饱我愁无”。

无论身处何方,他总能妥善安顿自己,并持续“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历经人生风雨后,他视之为寻常之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语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与小人,实为修为之别,每个人心中皆有其影。目光短浅者,往往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因只见眼前而常感他人亏欠,故生气、愠怒、斗气成为其生活常态。

而当人懂得“风物长宜放眼量”时,便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倾尽一生追求理想自我,不断磨去棱角、傲气与浮华,最终只留下铮铮傲骨与浩然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不懈怠,其九死犹未悔也

不被待见,其缘由纷繁复杂。首要者,莫过于技不如人;次者,或因鹤立鸡群、不愿同流合污;再者,便是德不配位之虞。无论何种情境,欲赢得众人之认可,皆需自警自醒,矢志不渝地朝正确方向迈进。

孔子的高足子路,昔日乃城乡边缘之“闲散之人”,常遭人轻视,被视为“野夫”。《史记》载其:“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此言子路昔日粗犷勇猛,张扬不羁,以公鸡尾羽为冠,佩野猪皮剑饰,横行乡里,甚至曾对孔子不敬。然经孔子礼乐之教,子路终被感化,换上儒服,拜入孔门。

在孔子门下日久,子路虽勇猛依旧,但因其直率果敢,始终伴孔子左右,护其周全,渐与孔子形成亦师亦友之深厚情谊,更以忠勇仁义著称,位列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晚年,面对文化式微、世风日下之现状,深感无力回天,遂萌生退隐之意,并欲带子路同行。子路闻之大喜,然孔子旋即指出其暴躁偏激之弊。此段趣谈,载于史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在孔子悉心教导下,子路逐渐成长为知礼守道之儒者。其文武双全之才,亦吸引卫国权臣、孔子门生孔悝之注意,后成为孔悝家臣。然不幸降临,孔悝卷入政变,众人避之唯恐不及,唯子路孤身返卫平乱,终英勇捐躯,身首异处。

子路之死,有两细节尤为感人:一者,返卫途中遇同窗子羔劝阻,子路答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此言其忠诚不渝;二者,身受重伤之际,仍坚持正冠而死,展现其儒者风范。子路之所以“向死而生”,正冠而亡,实乃其不懈怠于儒家学说之结果,已将孔子教诲奉为信仰,誓死捍卫。

子路之死,令孔子悲痛欲绝,于庭院中涕泪横流。昔日孔子对饮食极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子路亡后,孔子再未尝肉糜,甚至不愿目睹。次年,孔子亦辞世而去。

子路遇孔子,乃其由“野人”蜕变为“文人”之转折点;孔子得子路,则验证了其“有教无类”教育理念之成功。两人初时虽相互不待见,终因各自之坚持而成就生死之交,其人生亦因此绽放出别样光彩。

故当我们遭遇不待见时,应学会自省自励,查找自身不足并努力改进之。以优秀之人为榜样对标提升自我终将使我们在不被待见中蜕变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坚韧不拔,风雨兼程,终见彩虹

人生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面对挫折与困境,有人选择逃避,有人则选择迎难而上。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不拔之志,勇往直前的人,终将见到属于自己的彩虹。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其一生便是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典范。年少时,他因性格直率,不谙世故,常遭人排挤与打压。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在龙场驿的艰苦环境中,他历经磨难,却也正是在这段时光里,他悟出了“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对真理的追求与探索。他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军事、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平定宁王之乱的过程中,王阳明更是展现出了他坚韧不拔、智勇双全的一面。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不畏惧,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最终,他成功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

王阳明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保持坚韧不拔之志,勇于探索与实践,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迎来属于自己的彩虹。

正如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更加坚强与成熟,也才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功与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低谷之时,正是自我提升的黄金机遇。

此刻,与其沉浸在消极情绪中,不如深刻反思,正视自身短板。

随后,以谦逊之心加以改进,向着光明迈进。

人生的华丽转身,往往始于此刻。

你们认同吗?记得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