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省政府下发通知,新命名了22个单位为第五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位于武汉市的,包括武汉市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旧址群、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纪念馆、武汉警察博物馆、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中国建筑科技馆)6家场馆。

这6家场馆,从建筑本身来说,有老有新;其中的展示内容,个个都有不少故事可说。这里面,有5家场馆位于中心城区,只有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旧址群稍微偏远一点,在黄陂区,其中的故事不妨简要介绍一下。

叶家田的小木匠

历史上,以李先念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在木兰山一带的革命斗争经历,武汉人或多或少有所知晓,往往简称为“李先念在黄陂打游击”。事实上,在开展武装斗争之前,李先念已经在木兰山区从事了很长时间的革命工作。

1922年,年仅13岁的李先念因家贫来到木兰乡叶家田,跟随表兄袁学福学木匠手艺。在袁学福的带领下,勤奋好学的李先念仅用两三年时间便出师做工。

当时,在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读书的黄陂青年唐际盛,接受革命洗礼,于1921年寒假返乡时在三合店青云小学成立了“乡村改进社”。李先念跟着袁学福在各个山村做木工时,与这批进步青年交上朋友。

1925年,黄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三合店支部”成立,黄安县党组织派人前往木兰乡静山庙一带办夜校宣传革命,李先念经常前来旁听。课后,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向乡亲们宣讲革命道理,大家都亲昵地称他为“小李木匠”。

之后,李先念前往汉口球场街做木工,夜间又常到江边同码头工人搭伙打短工。这一时期,一批中共地下党员深入到汉口的产业工人中,办文化夜校、宣传新思想,李先念因此深受熏陶。

1926年9月7日北伐军占领汉口后,武汉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李先念返回黄安老家,在高桥农民夜校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1927年春,他当选高桥工会主席。

次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李先念常常是白天同袁学福一起以做木工为掩护,向农民宣传革命,夜晚又到各村开会秘密串联群众。由于晚上熬夜,白天干活时李先念常打瞌睡。一次,他不小心将手枪掉在地上,袁学福连忙捡起,低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袁学福为人宽厚,也是贫农出身,又是表兄,李先念只好实话实说,“师傅,莫怪我隐瞒,我参加了共产党,党内有纪律不能外传!”随后,袁学福也加入了革命。

1927年11月,李先念参加黄麻起义。起义失利后,李先念等人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当年冬天,敌人突然前来当地搜查,为了掩护李先念,袁学福的儿子袁成嘴惨遭杀害。

1928年1月,李先念在木兰乡组建了共青团塔耳支部并任书记。他首先发展袁学福为共青团员。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木兰乡一带的八个乡都成立了团支部,团员发展到200余人,仅叶家田就有30多人。“九一八事变”后,李先念率300多名青年加入红军。

武汉抗战第一村

1940年4月,时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的李先念率部与前期到达姚家山地区的陈少敏部会合,边区党委机关和纵队司、政两部相继进驻姚家山,开始在此开辟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领导人合影。左起:陈少敏、郑绍文、朱理治、李先念、刘少卿

姚家山是武汉的西北门户村落,也是大别山余脉腹地。这里山峦环绕、地势险要,距汉口90公里。李先念、陈少敏率部驻扎姚家山后,即以“宪政促进会”的名义,在团山沟召开黄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照共产党、国民党与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选举产生了黄陂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

1941年2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他率新五师转战姚家山一带,经过三天反击作战,击败鄂东顽军程汝怀部、刘梅溪部,控制了大悟山、小悟山,在姚家山站稳脚跟。

1942年9月,国民党桂系军队进攻边区,新四军第五师司政两部决定转移,需炒米粉作行军口粮。民众在得知部队库存粮食不足的内情后,主动将碾好的几千斤白米借给部队。新四军第五师返回后,立即还清了所借粮食。

部队转移时,村里的青壮年都争相报名,自愿组织起来帮助部队运输物资。他们同新四军将士一道跋山涉水,有的人坚持运送物资长达两个月才返回村庄。部队不便携带的笨重物品,则由民众分散收藏。敌人发现村内都是老弱妇孺,便抓住村民严刑拷问。见村民拒不回答,气急败坏,窜入农户家中翻箱倒柜,将财物洗劫一空。

1942年12月,日军万余人兵分14路向大、小悟山逼近。新五师机关部队分路向平汉路西、陂安南地区突围,向敌后穿插,实行战略转移。一批待修的步枪、迫击炮等笨重物品被交给农户保管。村民们连夜把武器埋进村口路边一块水田里,并在上面栽上秧苗,顺利地躲过了日军的搜查。

当地有老人记得,有一次一小股鬼子来村子袭扰,刚到村口,就被埋伏在山上的新四军打死了两个人和一匹军马。作为战利品,村里每户人家都分得了一份马肉。

“那马肉真香啊!”老人说。

在“反扫荡”的艰难日子里,姚家山地区的军民边战斗边生产。在这里,他们创办了边区币厂,成立了贸易公司,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筹建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鄂东公学等,并开设了枪械所、被服厂、医院等。

如今,姚家山村里有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祠堂,正是当年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屋内陈列着多件当年新五师用过的土枪、手摇电话、马灯等器物和武器。

抗战时期,姚家山村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据黄陂区民政局提供的资料,仅在册的烈士就达40人。黄陂当地党史研究专家评价:新四军在姚家山地区开展抗战活动,在武汉北部形成抗日前沿指挥中心,对武汉形成威慑包围之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姚家山堪称“武汉抗战第一村”。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姚家山保存了李先念、陈少敏居住过的房屋,以及当时修建的抗日军政大学分校、鄂豫工农银行、边区印刷厂、司政大礼堂、修械所、医院、造弹厂等革命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陈少敏故居

如今的姚家山,一眼看去,村内传统建筑呈现出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石头墙基,白墙黑瓦,陡峭的屋檐,前厅后院,中间天井,巷道深远。老宅门前多为青石板路,随处可见石墩、石磨、石舂、石臼等古老农具,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

参考资料

《新四军历史文物群保存至今》,长江日报,2007.10.12

《黄陂区姚家山村》,武汉文史资料,2018.07.28

《李先念、徐向前缘何为木兰山泼墨挥毫》,红岩春秋,2021.08.20

《红色堡垒: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机关驻地》,武汉文史资料,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