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晚清时期,封建帝国面临内忧外患。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其他列强也接踵而至。目的是抢夺中国的财富。为了抵抗入侵,政府命令将领展开了数次与外国列强的战争。乱世出英雄,在战争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民族英雄。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落败,自杀殉国的丁汝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汝昌是海军将领,在甲午海战中,中国落败。丁汝昌面对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束手无策,最后选择了一死了之。清政府自知泱泱大国败于蕞尔小国日本之手,面上无光,为了惩罚丁汝昌,命令将其棺木加上三道铁链,并且17年不能下葬。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统治者为何对丁汝昌的惩罚这么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丁汝昌,走进当时的历史现场。

一、丁汝昌是谁,他的官职是什么

丁汝昌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有关于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一名海军名将,高风亮节。有人说他是甲午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都是他才使海战失败。在他为国捐躯后,统治者不仅不念在他效力国家多年,善葬遗体,抚恤他的家人。还下令将他的家产全部充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汝昌的家人只能被迫能在外流浪,居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对待丁汝昌的遗体也显得尤为残忍,统治者不许丁汝昌下葬。他的棺木外还要缠上三道锁链,意为枷锁

丁汝昌生于安徽,是安徽人,和当时的清朝重臣李鸿章是同一个嫡系。奋斗多年后成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他担任的是北洋海军提督,由李鸿章亲自提拔。后来发生甲午海战被逼无奈,只能选择自杀身亡。

也许你会问,丁汝昌作为一个陆军士兵出身,怎么成了海军将领了呢,他不是海军中的门外汉吗?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句话没错。可是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很多人毕业上班以后,所找的工作也不是完全和自己的专业有所对接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个现象,因为学的是一件事,实体实践它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算丁汝昌不是专业学习海军的,还是被李鸿章极力举荐成为了海军提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在朝堂之上,还是会有很多人想尽办法去弹劾丁汝昌。理由无非是他是外来的,不适合做海军士兵的带领官员。但明面上是这样,背地里却有着和李鸿章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李鸿章和丁汝昌是同一个嫡系。所以李鸿章对丁汝昌也多有照顾。李鸿章在极力举荐丁汝昌担任海军提督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控制整个海军。而朝堂之上多分党结派,他们之所以会弹劾丁汝昌就是想把他背后的人给扳倒。这个人就是指李鸿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丁汝昌海军作战的急迫形势

在丁汝昌担任海军提督期间,他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过错。也把海军管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人不是完美的,丁汝昌他也照顾不了很多细节。他手下的海军士兵也会经常性的拉帮结派,很多人会在邻近地区放荡不羁,占百姓的便宜。这些有关于生活作风方面的确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可如果说甲午战败是他这个统帅的过错,那未免也太针对片面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四面受敌,除了投降,那就是全部殉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丁汝昌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他在黄海海战之后的所作所为。具体来说,是丁汝昌命令海军舰队死守威海卫,保持迂回战术。而不是出港再战,或者是寻找军舰海遁,为海军保留希望。可在当时,情势紧急。有舰队出海困难的实际原因,修理技工也因为战争的激烈逃跑了,控船技术不足,船上火炮等材料短缺,还有日本舰队在虎视眈眈。

对于丁汝昌奉行的退缩命令问题,历史上的争议还是很大。一种说法是,说丁汝昌之所以会困守威海卫,是执行的李鸿章的命令。因为丁汝昌作为李鸿章的手下将领,虽然内心强烈地渴望出海血拼,决一死战。可是没有得到领导的同意,自己下令私自出海应战,那就是违抗军令。对于军人来说,服从领导的一切命令才是正确的。所以不管丁汝昌的想法是什么,李鸿章命令他不能出海,他就不会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说法是,李鸿章在海战后期曾多次下令丁汝昌出海应战丁汝昌却畏敌避战,困守刘公岛,没能为北洋海军保留下海军火种,最终全军败亡。

三、丁汝昌当时面对的困难

当敌军占领了炮台,自己没有了武力支撑,要想反败为胜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为了夺回炮台,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可惜最终失败了。在败亡面前,丁汝昌面临着太多的抉择。在他面前跪着前来请愿的百姓和士兵,他们仿佛已经预知了结果。中国扳不回来了,这场战役,输了。一些百姓请求提督不要再打了,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而敌人已经把大炮对准他了,在不久之前,对准自己的大炮还是守护自己的神器。海面上,战火连天,炮声此起彼伏,黑烟滚滚。手里拿着的是一封信,那是日本首领写来的。整封信用文言文写成,字里行间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中国真的比他们弱很多。没有劝降的一丝痕迹,可丁汝昌看后,心情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想着自己也是戴罪之身,此次战役失败。百姓也跟着受苦,倒不如投降,保他们一条生路。自己当然不能苟活,带领战师失败已经是大耻辱了,怎么敢苟活呢?于是他自服鸦片而死。

结语

大清朝统治者,不念及丁汝昌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只是紧抓着因为他投降了,让大清王朝蒙羞了,所以才罪不可恕。不仅把丁汝昌的家产全部充公,还在丁汝昌的棺椁上绑铁链,不许丁汝昌下葬。对于死者,通常都是入土为安的。统治者这样的做法非常的不近人情。讽刺的是,在后来日本敌军还把丁汝昌的遗体送回来了。因为他们觉得,丁汝昌的自杀符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甲午海战失败,并不是丁汝昌一个人的错,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制度老化,统治者太过专横。

小伙伴们,你们对于丁汝昌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呢?清政府这样做是否合乎情理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

《丁汝昌集》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