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是一座了不起的世界级水利工程,不仅工程难度大、地理条件复杂,修建工期也非常长,其中还涉及百万移民工程。

这些问题对工程修建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度极高的综合性考验。

完工后的三峡大坝为国计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各界对大坝的关注有增无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疑问,如果将大坝上游阻断,闸门全部打开,排空大坝水库的水,需要多长时间?

另外,还有一些围绕大坝的不和谐的声音,唱衰大坝的质量,质疑大坝的使用年限等。

那么三峡大坝的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它真的能够抵御,万年一遇的大洪水,百年永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两次流产的三峡梦

中国人修建三峡大坝的梦想,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开始。

1919年孙中山就提出,要在长江上游,修建一处大型的水闸,改良上游河段的水文条件,方便航运和发电。

孙中山的这一构想,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三峡工程的建设计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遗憾的是时代条件不允许,这一梦想只能被暂时搁置。

民国政府统治时期,国家建委还专门派出过勘探队,对三峡河段进行了专业的测量和调查。

最后还撰写了两版水坝修建方案,但最后还是付之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中国专门请来美国专家萨凡奇,对三峡水利工程修建的可行性,进行调研评估。

当时重庆政府准备重建大后方,美国方面提议,可以援助中国共同开发长江水力资源。

水利专家萨凡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到中国的。

进过多轮实地调研,萨凡奇提出了轰动一时的“萨凡奇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份计划中,萨凡奇的选址建议和后来类似,他提出坝高最好在250米左右,水位控制在160米。

在坝体的中间部位,装设钢制水门,下面安装两排泄水管。

水电站房布置在两岸岩石的隧道中,安装的电机总容量为1056万千瓦。

届时蓄水量将会达到617亿立方米,发电量817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长达404页的调研报告,为中国人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三峡梦。

遗憾的是,1947年中国爆发了内战,南京政府宣布停止三峡工程,中国修建大坝的梦想又流产了。

二、大坝修建提上日程,修建过程困难重重

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发生了多次洪灾,沿江人民受灾严重。

为了彻底解决三峡水患的问题,1950年国家成立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专门负责三峡事宜。

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在三峡修建水库,当时水库的蓄水高度初步定位190米。

但修建三峡工程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建大坝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址,当时中苏关系尚未破裂,苏联专家还向我们提供了技术援助。

那么,当年为什么会将三斗坪作为大坝选址呢?

虽然概括起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地质专家们为选址而进行的地质勘探,就花费了24年的时间,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当时的备选对象分别位于三峡的南津关,至石牌13公里的一段河道,以及莲沱至美人沱25公里的河段上。

加起来共15个预备选址,三斗坪就位于美人沱坝区。

1959年三斗坪就成为呼声较高的选址之一,后来又经过了多轮讨论和筛选。

1979年,适宜于修建坝后厂房、地势开阔的三斗坪成功胜出。

三斗坪位于地势低平开阔的河谷地带,这里的岩石基质为坚硬的花岗岩,修建混凝土浇灌的三峡大坝,是最合适不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址定下来以后,后续工作有条不紊地陆续展开。

1989年葛洲坝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这给了三峡工程组非常大的信心。

三峡坝高最终被定位185米,水位175米,同时还初步确定了三峡移民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三峡工程建委成立,进入准备施工阶段。次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首先解决的是沿岸地区移民搬迁和安置问题。

三峡移民可以说是除了三峡工程建设之外,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这次涉及上百万人员的大迁徙,同样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因为工程修建后,坝区上游的水位将会极速上升,届时会淹没沿岸两省20多个县。

按照计划,这场空前壮观的移民工程,必须在2009年之前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听这个数字就知道,百万移民的难度无疑是世界级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修建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工程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验收合格,6月宣布试航。

这标志着我们的建筑者攻克重重难关,圆满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峡大坝的建成,让世界都为之贺彩。

如今的三峡水电站,巍峨地矗立在西岭峡谷的三斗坪上。

不仅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兼具防洪、航运等多种社会效益,是造福于民有万世之功的伟大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放光三峡需要多久

完工后的三峡大坝,东端控制的流域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千米。

大坝全长2335米,坝体最高处达到了185米,平均蓄水高度175米,水库总容量393立方米。

根据2024年最新数据,上半年水库来水总量为1479亿立方米,累计补水量204.8亿立方米。

出库流量为每秒7000立方米,6月库区水位为145米。

有人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将三峡作为一道数学题,将大坝所有的闸门全部打开,完全排光库存的水,需要多长时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坝的相关数据。

大坝的泄洪坝共分23段,总长为483米。其中每段上都设计与一个泄洪深孔,共计23个。

在相邻两个坝段之间,都有一个宽8米的表孔,表孔的下面另外还有22个导流底孔,不过这些底孔已经在2003年完全关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2020年三峡泄洪数据,五号洪峰过境时,入库流量达到了每秒75000立方米。

开启11个泄洪口后,下游的泄洪量为每秒49200立方米。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全部放完大坝的蓄水,需要6天左右。

不过这只能是一个理论数据,毕竟即使完全阻断上游来水,中间还有雨水、径流补给等,完全排空水库蓄水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专家回应社会质疑,抵御战争毫无问题

除了类似的数学计算,普通民众更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每年经历如此汹涌的洪水冲击,大坝是否安然无恙?

因为每年网络上都有一些杂音冒出,故意抹黑三峡大坝。

对此专家出面对此做出了辟谣,大坝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这些问题,甚至连万年一遇的大洪水,都纳入了考虑范围。

据水文数据记载,1870年长江地区的洪水,达到了我国有史以来的极值,每秒10.5万立方米。

而大坝设计所能抵御的洪峰水量为12.43万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大坝的坝身结构为混泥土重力坝,完全不怕江水侵蚀,其独特的设计,在水压的作用下反而会越来越结实。

在建成之初,大坝抗压力为25兆帕,到了2020年,已经升到43兆帕了。

加上大坝上的泄洪深孔和表孔,即使遭遇最大洪峰时,都尚未完全开启,这样庞大的泄洪能力,大洪水来袭也能镇定自若。

据工程师介绍,按照大坝目前的使用情况,再过500年,也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大坝在设计时,为了适应洪水的冲击,还专门考虑了坝体的弹性变形。

大坝上还有一整套监测系统,1.2万个检测点,全天候搜集大坝各段的实时数据,任何细小的问题,都会被及时发现。

还有一些过分担心的网友发问,如果遇到战争,大坝是否能够抵抗原子弹的冲击。

专家表示,大坝筹备的年代正是美苏冷战时期。

中国当时也在进行大西南国防建设,所以大坝在设计时,的确考虑过战争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综合研判阶段,工程组进行过多次模拟攻击实验,对预设的化爆命中、核爆命中等军事袭击进行测试。

最终得出结论,大坝非常抗炸,不会垮塌。

即使遭到爆炸袭击,大坝出现了缺口,但整个坝体的稳固性,也不会出现大溃坝,最多损失几个闸门,后期都能够及时修复。

除此之外,围绕三峡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国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三峡工程,为何长江沿线依然洪灾频发呢?

三峡大坝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网络上有人毫无根据地断言,正是三峡的修建,对长江地区的洪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帮倒忙”成为一些人口中三峡最大的罪状。

也许有人还记得1988年的大洪水,给沿江人民带来的灭顶之灾,我们遭受的经济损失,达到了2000多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三峡大坝建好后,长江地区即使遭遇特大洪水,1988年的惨剧也再未重演,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大大减少。

另外,我们说长江水患,除了主要干流外还包括众多支流,而三峡大坝主要负责干流的水量调控

因此很多支流地区发生的洪灾,根本不应该算到大坝头上。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三峡大坝的功过是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座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重要力量,三峡大坝的功劳是谁都不能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