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水利建设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治水实践与成就

浮红山

四川省洪旱灾害频繁,历代治蜀者皆以治水为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坚持把治水兴水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谋划部署,经过75年艰苦奋斗,四川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河流水系及水资源情况

(一)河流水系情况

四川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地,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68条,全省辖区面积的96.2%属长江水系,3.8%属黄河水系。主要江河有长江、黄河、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

(二)水资源情况

全省水资源总量256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人均水资源量29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全国人均水平的1.4倍,列全国第9位。全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从时间上看,全年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10月,且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从空间上看,人口耕地集中、生产总值占全省约80%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20%,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成都、德阳、遂宁、资阳、自贡、内江、南充、广安8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其中遂宁、资阳、自贡、内江4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治水历程波澜壮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水利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加快建设、夯实基础阶段(1949—1985年)。坚持大中小微并举、兴利与除害并重、新建与挖潜相结合,掀起以治水、改土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一大批水利工程相继开工,水利建设加快发展,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5万处,总蓄引提水能力203亿立方米,有效灌面3231万亩,建设堤防3930公里。

第二阶段:建管并重、加快发展阶段(1986—201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治水兴蜀”战略方针,四川水利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治水思路,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水法规体系,加快建设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实施大型灌区续建、扩建、整修、配套项目,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水利管理、江河治理和防汛工作,厉行节约用水,大力发展渔业水产,实施“科技兴水”,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到2010年底,四川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3.77万处,总蓄引提水能力达27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830万亩,累计建设堤防427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3万平方公里。

第三阶段:生态优先、提质增效阶段(2011—2020年)。四川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开启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水利改革发展的新里程碑。到2020年底,四川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30.4万处,总蓄引提水能力达347.31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48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744.37万亩,累计建设堤防903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97万平方公里。

第四阶段:系统思维、高质发展阶段(2021年以来)。四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新时期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总体工作思路,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思路不断深化实化。到2023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6.87万处,总蓄引提水能力350.8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491万亩,累计建设堤防护岸1054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6万平方公里。2022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省政府批复了《四川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4年,四川已成功纳入全国水网第三批先导区,全面推进骨干水网规划建设,当前在建水利工程2050多个,总投资规模约2540亿元,创历史之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治水成果惠泽全川

(一)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先后建成具有防洪控制性功能的紫坪铺、武都、亭子口、黄石盘、红鱼洞等水库工程,加快建设固军、土溪口、青峪口等防洪控制性水库,实施嘉陵江、岷江、雅砻江等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防洪治理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以堤防、水库等为主,蓄引提供排泄功能基本完备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成三岔、鲁班、升钟、大桥、小井沟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工程,不断构建完善都江堰灌区,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基本建成武引灌区、升钟灌区,正加快建设亭子口一期、向家坝一期、大桥二期等骨干水网工程。超常规推进引大济岷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长征渠引水、毗河二期灌区、亭子口二期、向家坝二期等骨干水网工程前期工作,初步构建以骨干水网工程为支撑、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水网体系,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跃升,抵御洪旱灾害能力大幅提高。

(二)农村水利事业蓬勃发展

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新建及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铺开新时代县域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水务百县、百乡、百村建设行动,全面完成省管大型灌区一体化管理改革,城乡统筹、普惠共享、保障有力的民生水利格局逐步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从20世纪70年代在川中腹地开展打井试点,到80年代后实施人畜饮水三年大战、农村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再到“十四五”期间实施平原丘区集中连片规模化一体化供水与高原山区分布式水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新农水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新阶段。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5300余万人,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67.3%,自来水普及率达89.5%。

(三)水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全面推进

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长治”工程、国家农发水保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截至2024年7月,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7万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后,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统筹推进节约集约保护转变,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全面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强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建立健全节水法规标准体系,健全用水总量强度双控指标体系。2023年,全省年用水总量252.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4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12.4立方米,88个县(市、区)被水利部命名为达标县(市、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3。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四川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出台《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开发河湖长制“一张图”,建立健全河湖长制体制机制,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近5万名,在全国首创开展河湖长制进驻式督查、首创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创新建立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与相邻7省(市)签订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协议,以“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禁渔”五项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截至2024年7月,四川完成3060条河流、171个满泊管理范围划定,以及262条河流、29个湖泊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1569座小水电完成退出,3000余座电站实施下泄生态流量监管,恢复减脱水河段8000余公里。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浮红山(四川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