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本神社一文之后,接到网友私信,告诉我在儿童公园管理处院内可以看到日本神社遗迹的变迁全貌。于是按网友提示,由武昌路方向进入公园管理处,随即,被“穿上外套”之前的日本神社遗迹的样子,赫然出现在眼中。而之前由于游客中心北侧被封闭在另外一个院落,加之管理处临街办公楼的遮挡,日本神社遗迹北侧和西北侧很难被游客看到。

站在管理处的院内,可以看到日本神社遗址原本呈“吕”字形,在游客中心北侧还有一个小型建筑,二者之间有高廊连接。尽管历经岁月沧桑洗礼,但那座小型建筑仍旧能被一眼识别——正是伪满时期明信片上的神社早期拜殿。令我吃惊的是这座早期拜殿并非砖木结构,而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透过被铁网遮挡的窗口,可以看到小拜殿建造于几根水泥柱支撑的平台上,地下室为普通框架结构的半地下室,并非我之前猜测的防空洞建筑。

仔细观察,这处遗址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建,如小拜殿所在平台向西侧又延伸出一米有余,形成一个外展平台,一个窗子也被改成房门;连廊被改成办公室,西侧修有房门和台阶;原有的窗子或被彻底封死,或被收窄为条窗;透过西侧窗子可以看到地下室东侧出口(或通风窗)确已被红砖封死。所幸整座建筑的总体风格没有变,一眼望去,旧有风貌尚存。不过,这些后期增建部分的建筑质量实难恭维,不仅台阶开裂,而且混凝土风化非常严重。

北侧小拜殿目前仍被当作办公室正常使用,而南侧拜殿遗址除外廊被使用外,本体已基本被废用。联想到南侧拜殿室内房顶漏雨严重,对这座建筑的未来不免生出些许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守则”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