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安岭金河小镇,采秋曾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近年来,上山采秋的人却越来越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河兴起采秋的历史不过短短二十年。在这段时间里,采山的主力军主要是 60 后和 70 后。还记得刚开始采秋的那几年,50 后的一些人也会加入采秋的队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逐渐吃不消钻林爬山的辛苦活,便慢慢退出了。近十余年来,依然是 70 后和 60 后支撑着金河的采秋事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陆续到了退休年龄,退休后多数都离开了金河小镇。每年都有一批人退休离去,这无疑使得采秋的人数逐年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镇上的年轻人似乎对采秋并不感兴趣。他们是怕累还是怕遭罪呢?或许两者皆有。如今的社会,年轻人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诱惑。他们可以选择在城市里寻找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享受便捷的生活和丰富的娱乐活动。而采秋,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还得忍受山林中的艰苦环境。对于习惯了舒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 8 月份,回到金河小镇,到山上去了两趟,明显感觉到上山的人比前些年少了很多。采秋最鼎盛时的年头,进山的公路上摩托车、私家车,自行车,那是络绎不绝;晚上归来时,都收获满满,脸上荡漾着甜美的笑容。收购点是人满为患,排长队销售,那景象真是令人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今年金河的蓝莓不是很多,但收购价格却很高,手摘的每斤23元,用搓子搓的每斤13元。而蔓越莓(红豆)则大丰收,收购价格最高达到了每斤 7 元 6 角。出去一天就有6、7百块的收入,有的两口子每天都能卖 1千多块钱,真的就像捡钱一样。两口子最多的收入达到了4万多,有的一个人也收入1到 2 万元。可惜的是,9 月 15 日秋季防火期封山,不然还能继续采,一直到下雪为止。尽管采秋有着不错的收益,但依然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秋,不仅是一种获取经济收益的方式,更是金河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和依赖。在过去的岁月里,采秋人穿梭在大山里,寻找着大自然的馈赠。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采摘着羊奶子、都柿(蓝莓)、蔓越莓(红豆)、松塔等野果,用这些美味的果实换取收益,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随着采秋人的减少,漫山遍野的林下资源无人问津,只能在山上自生自灭,这着实令人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金河采秋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少。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一传统的活动延续下去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采秋的意义和价值,吸引年轻人加入采秋的队伍。同时,单位也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鼓励职工积极采秋,增加收入,让他们尝到采秋的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河小镇的采山故事,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传统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金河采秋的未来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这片美丽的山林继续为我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欢乐。

来源:金河岁月